很多人一辈子都在与他人打交道,却很少花时间来了解自己。虽然向往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和中意的人,但往往在过了半生之后才能明白,自己的人生一直和理想背道而驰。
因为圈子越来越复杂,生活繁琐且无规律,而身边的人也渐行渐远。
却不知一个活得明白的人,必定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活得明白并不难,它需用智慧来支撑,学识去浇铸,品德扬帆,修养护航,隔着喧嚣,把自我沉到阒寂,懂得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
因为安静平和、低调通透,才是真正的满园春色!
-------《通透的人,大多活得低调》
一个人的自律,绝不只是指外表的自律,更有内心的经营。
《欢乐颂》里的安迪,一直是成功女性的代表,她各方面的自律更是让人惊叹:
每天早上准时起床按逆时针晨跑,工作再忙也坚持锻炼身体;
对高热量的食物敬而远之,日常只喝纯净水;
坚持读书,定期更新书单;
……
自律到骨子里的安迪,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打乱自己的节奏,终于华丽逆袭成众人仰慕的白富美。
诚如康德所言,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安迪的高品质生活,绝对藏着她的高自律。
活得独立强大的女王,都是从一个个健康自律的小习惯做起的。行动起来吧,从每天读一页书开始,从每天跑800米开始,从早到公司10分钟开始,或许自律的过程很辛苦,但一定能让你如愿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自律和不自律的人,短期看来,或许变化不大,但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再回头看,就会发现已经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
安迪的气质里,藏着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那你呢,能否为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燃一次?
-------《世界正在奖励自律的人》
李笑来老师在一次演讲中反复强调一句话:“请记住,自律给你自由,那些有大把时间做自己事情的人,都有着足够的自律能力。”
工作时,时不时看一下手机,到了下班,事情不多,也没做完,只好加班;
看书时,时不时刷一下朋友圈,一整天过去了,一个章节还没看完,典型的无效学习。
背单词时,总是和旁边的人聊天,一个晚上下来,10个单词都没有背会,浪费了时间。
“在做一件事情时,要绝对的心无旁骛,以最高效率完成任务,这就叫自律。”
自律的结果,就是你不仅可以如期完成工作任务,还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所谓“自律给你自由”。
《离歌》中毛北说:“我努力奋斗,依然被瞧不起;我天天熬夜加班,依然只够填饱肚子;我想像全世界证明我,却没有一个人理我。”
努力不能得到他人的赞赏;只有结果才能。
绝大部分的人的努力都很低质量,他们是为了“努力”而努力,营造一个假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奋斗昂扬的青年,然后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在别人眼里,依然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是道理无用,是你无用。
“努力这么久,依然一事无成。”
不是努力无用,是你的努力无用。
摆脱低质量努力,建立高质量的努力方式,才是你人生进阶的第一步。
------《你的这种勤奋,正在毁掉你自己》
有哪些事情是适合睡前做的呢?
1、停止思考繁琐问题,让大脑放松下来。
2、调整一下灯光,降低整个房间的亮度。
3、可以看半小时书,或者听听轻音乐,让自己安静下来。
4、可以用热水泡脚,缓解一整天的疲劳,同时有助于睡眠。
5、可以听一些自己听不懂的音频,定好时,听着听着很快就睡着了。
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人不能决定命运,但人能决定习惯,习惯则会决定命运。
成功的人,首先应该是懂得休息,能让自己保持高质量睡眠的人。
------《你必须改掉的3个睡前坏习惯》
在这个知识急剧碎片化的年代该如何学习呢,我主要分享四点:
1. 跟有口碑的牛人学习
这点我们在学生时代就深有体会,看一整页《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习题讲解,也不如问你隔壁那个常考高分的同学,对方三言两语,就能让你豁然开朗,所谓跟牛人学习也是这么回事。
我在本科第三年的寒假曾经回国去北京学GRE,当时我的老师是《就要你命3000》的那本GRE词汇书的作者。
后来考高分,并不是因为我词汇量多么大,也不是因为我多刻苦,仅仅是因为这个老师给我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应对此类考试的方法论,让我在入门后的学习能事半功倍。
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交互网络,而知识存在的真正场景是在牛人的大脑中。
此外,还有一些老道理是颠扑不破的,比如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综合交互式(听别人讲)与非交互式(自己阅读学习)的。学生时代,好学生上台介绍学习经验时,都会说这么一句话:
先自己通过书本预习一遍,再听老师在课上讲一遍,这样所学的知识就能记得比较牢固。
2 . 采用纲举目张式的学习方法记住知识点
各类知识繁复多样,你需要在脑海中自己编织概念的篮子,把不同的知识放到不同的篮子里,这就是所谓的“纲举目张”。
一件东西之所以显得脏而无用,只是因为它放错了地方,比如把饭放在地上那就是“残羹冷炙”,放到碗里就是“美味佳肴”。
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在于要将碎片分门别类,让它碎而不乱。
所以我们在浏览网页时要善于建立各类书签,还要在旁边加一句概念化的备注,这样你当你把书签里的内容再次提取出来时,记忆能够迅速回温。
3. 把所学的新知识缝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新知识最先进入你大脑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蛋黄散开的方式,混沌不清。而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你学到的那些新知识缝合到你的思维树上。
锻炼缝合能力的方法中,最有用的一种是,在学习新知识后,用自己的方法跟别人讲一遍。
举个例子,比如我中学学物理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个哲学迷,他那一天学完“重力势能”这个概念后,对我说过一番话:
重力势能只取决于你初始的高度和最后的高度,至于你走过了怎样的路径,并不重要,人生也是这样。
这句富有哲思的话我当时听得心中一震,记到了今天。
当初学习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时候,有一个爱跳舞的女生说:
协方差就是两人跳舞舞步的协同程度,如果一起朝前或者朝后,协方差就是正数;如果一个朝后一个相反,协方差就是负的。如果各自不动,协方差为0。
相关系数就是标准化的协方差,剔除了两人跳舞时舞步尺寸大小不一致的影响。
结合你自己的经历和爱好,把学习的新知识,用你自己的内行话,跟别人讲一遍。
4. 设立目标
这个算是老生常谈了。但实际上很少人能够很精准地设立自己的目标,很多人往往是立场、感受、意见装一脑子。比如:
我要成为更好的人,最近很多人都在学大数据学编程,我也得去学;
健身练马甲线好酷啊,不行,我也不能落后;
......
而真正把事情做成的,往往是把目标、方法、行动装在脑子里的人。
四个字,就是少想多做。
------《在中国,有两亿人在朋友圈假装学习》
记得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是父母相爱,孩子潜移默化的学什么是爱;
其次,是只有爸爸或者妈妈,孩子没见过好的也没见过差的;
最差的一种是,爸爸和妈妈天天吵架,孩子心头没有爱只有乌云。
父亲是女儿接触的第一个异性,他如何对待母亲,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女儿对感情和婚姻的认知,父亲对女儿婚姻的影响,比母亲所带来的影响要更加深远。
根据研究数据表明,从小缺少父爱或者父女关系不好的女孩,发生高风险性行为的概率,远远高于父女关系良好的女孩。
父亲是女儿情感世界的引路人,许多女性对自己将来的伴侣就是想找一个父亲那样的人,或者是和父亲相反的人,但是不管她怎么选择,都是以她的父亲为模板的。
所以,父亲对女儿婚姻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可怕。
------《父亲对母亲的态度,藏着女儿婚姻的未来》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
过去20年来,北大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上了研究生,当起大学老师。
每个学校都有保安,但为什么这种成群结队的考学行为,在名校发生的概率更大?媒体采访“北大保安第一人张俊成”的报道里,或许就藏着答案。
张俊成说,有次站岗,看到一位老人骑车过来,快到门岗前,老人下车,推车走过。
经过门岗时,老人点头跟他说:“你辛苦了”。
张俊成感到很受宠若惊,他问旁人,“这是谁?怎么这么尊重我们?”
别人告知,老人是北大校长。
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说,“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
但他却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热心帮助,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才开始重新读书学习。
《精进》一书中谈到:
“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而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
名校的光环,是一种优秀的传递
当别人无法深入接触你时,你的头衔,外表等外在表现,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你的看法。
大学生如同韭菜,收完一茬又会有一茬,已经不怎么新鲜了,在这种情况下,“名校”就是一道招牌。
稍微想一想就不难理解,亲戚家有孩子考上名校,周围人会口口相传,“谁家的孩子,上XX学校了!了不起!”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都要掰扯清楚,好像有了这层关系,自己的身价也能水涨船高。
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终就不一般,它的声望是由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人才输入和输出才形成的。所以HR选择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成本无疑是最低的。
在他们看来,出身名校,起码意味着有智商或者有毅力。
说到第一学历,古人也非常重视。
满清重臣左宗棠,举人出身,终其一生没也考中进士,这成了他永远的痛,甚至让他在宦海中饱受侮辱和曲折,后来他成了正一品,还不忘给自己弄一个荣誉进士的称号。
到了现在,国内大公司招聘时,几乎都会明确地写明岗位的学历要求,有些岗位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
有人说这是“歧视”。
关于“第一学历”,某社区曾发起过一次探讨,参与者各抒己见,其中被点赞最多的留言是这么说的:
国家队为什么要从省队里选运动员?我是全村跑步最快的为什么不能参加奥运会?
第一学历不好有两个重要隐患,1、过高地估计自己努力的价值和自身水平;2、过低地估计科学研究的困难程度和世界的大小。
第一学历不能决定人一辈子,文凭也证明不了人的能力,但一些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有这张纸的人。
人脉的扩张,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好大学能带给你接触更广泛圈子的机会,人脉的扩张,也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有次和一位在创业的学长聊天,他说他现在的团队,基本是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并且导师觉得他的项目前景不错,主动帮他做宣传。
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以卖猪肉为生,全国哗然。
别人只看到才子卖猪肉的不光鲜,但陆的校友陈生却注意到: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只能卖1.2头猪,陆步轩却能卖出12头,简直太牛逼了。
陈生邀请他做品牌顾问,两人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养殖土猪,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陈生身家也过百亿。
不光是创业上的资源,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错的工作?
除了本身能力问题,校友的作用也很明显。
比如前辈在大型企业上班,那你进入他的圈子实习和求职的机会,一定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
薪酬待遇
更功利性一些,如果你以赚更多钱为目标,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在薪资这件事上,国内外都保持了一致。
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等岗位,都有硬性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
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对学历的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有294个,占职位总数的54.55%;而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职位只有1个。
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通过嫁娶来改变命运越来越难
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同和相近文化程度的婚姻匹配比例显著提高。
“男高女低”的异质婚配模式减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加难以通过婚姻实现社会流动,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在比自己仅仅高一个层次的梯度中选择,也就是现在鸡汤文常说的“你是谁,就会嫁给谁”。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男性,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上了985、211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认知一旦固化,智力就会停滞。
纵然是学富五车,也只会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上世纪80年代,纽约的一家老牌饭店,想要安装电梯,老板斥重金,请来了一大群专家,开会讨论。
专家一致认为,安装电梯,是个大工程,所以饭店必须要停业一年。
停业一年?老板感觉不对:我可是开饭店的,如果停业一年……
必须要停业,这事没商量!专家斩钉截铁,一锤定音。
可是……老板说不出反对意见,但知道停业不是好事。只好暂时休会,让他再想一想。
出了会议室,助理悄悄在老板耳边说:老板,电梯是必须要安装的。
老板:废话!
助理:电梯要安,但饭店未必一定要歇业。
老板:……哦?
助理:可以把电梯安装在大楼外边,再起个名字……嗯,就叫观光电梯好啦。
老板:……好,你现在是饭店的副总经理,全面负责观光电梯安装事宜。
——认知固化的人,总会把事情弄到非此即彼,非活即死的地步。只有放开认知,拓宽边界,才知道在两难之间,始终有着第三条路。
--------《你的智力,不是爹妈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