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中,最为著名的,应属李香君。其他七人,亦各有千秋。我读孔尚任的《桃花扇》,都觉南明王朝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竟因秦淮八艳而变得温润潮湿。于寒冷的春夜中漫步秦淮河畔,去寻访这些绝代佳丽的故迹时。马湘兰就如兰花一样,在发黄的史志中,款款走来。低首回眸间,依旧散着淡淡的香。只是,我始终想不明白,金陵细细的春色与秦淮名妓的气节,又如何承载南明王朝风雨飘摇的颓势。
马湘兰,南京人,工诗画。论容貌,马湘兰算不上是绝色美人。然而自幼沦落风尘的马湘兰为人旷达,常挥金以助老弱贫困、落第才子,行事颇有侠义之风。马湘兰博古通今,以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出类拔萃的才华在佳丽如云的秦淮河畔独树一帜。
名妓的生活,飘若浮萍,终究繁华而落寞。在马湘兰二十四岁的时候,认识了落魄秀才王穉登。当时王穉登因不能受朝廷重用,心灰意冷。整日流连于风月场中,放荡形骸。在于马湘兰数次交谈之后,惺惺相惜,深交之下,都叹相见太晚。马湘兰钟情王穉登,意欲以身相许。但又怕王穉登把她看成是水性杨花的女子,所以特地画了一幅兰花图并题诗相赠: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诗中委婉的表达了自己虽居风尘之中,但宁愿孤守清芳以待有情人,也绝不趋于流俗的心志。王穉登四岁能作对,十岁便呤诗作赋,何等聪明,又岂能不明白马湘兰一腔真情。然而王穉登顾虑重重,觉得自己已经三十七岁,无职无位,前途渺茫,终究无法给马湘兰带来呵护与幸福。只好随意收画,很客气的表示谢意。马湘兰敏感细腻,伤心不已。两人都恐伤害对方,但一念之间,竟成千古恨事。
两人互相吸引,无法忘记,此后虽密切交往,但始终未涉及嫁娶之事。
不久,王穉登受召参加编修国史,自以为人生峰回路转,意气风发地准备登舟北上。打算在京城稳定了之后,再与马湘兰结为秦晋之好。马湘兰悲喜交集,辞行时即席赋诗,最后两句却是: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迟。
一片深情,无限爱意,尽在笔端。郎啊,红颜易老,青春易逝,奴家盼你早日衣锦荣归!
不料王穉登进京后数受宰辅徐阶及众人排挤,仕途黯淡,终至铩羽而归。王穉登觉得无颜面对痴情以待的马湘兰,索性搬家到了姑苏,以绝马湘兰相守终生的念头。
然而马湘兰始终一往情深,知道王穉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去姑苏安慰。也许是双方相爱太深,也许是双方唯恐伤害对方,王穉登与马湘兰最终都无法成为夫妻。此后,马湘兰每隔一段日子,总会去姑苏看看王穉登,畅谈宴饮,但没有过份之举,以致于姑苏人都以为他们是兄妹之情。
时光就在马湘兰寂寞诗篇与夜航船欸乃的桨声中流水一样逝去。不知不觉,三十多年过去了。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展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回首前尘,欢爱如梦,王穉登再一次老泪纵横。而马湘兰回到金陵以后,一病不起,就这样悄悄的走完了她五十七年的人生。
马湘兰与王穉登的感情历程,让人扼腕叹惜。我读马湘兰的相关资料,亦曾涕泪俱下。王穉登一生未曾显赫,但马湘兰真情不改,贫贱之中,更知感情珍贵,所以仍不失为一段佳话。而西汉朱买臣,后来虽官至九卿。但贫困之际竟受结发之妻凌辱,不能不让人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朱买臣,西汉会稽吴人。家穷,喜欢读书,经常以砍柴卖来维持生计。朱买臣担柴的时候,边走边大声读书。他的妻子觉得跟着这样的丈夫非常羞耻,就提出要离他而去。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以后一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了。你跟着我辛苦了这么多年,我以后会报答你的。”妻子觉得好笑,就耻笑他说:“像你这样的人,不饿死在沟壑里就不错了,还能富贵?”朱买臣也不挽留,任凭妻子离去。过了几年,朱买臣的同乡严助在朝中为官。一个偶然的机会,严助向汉武帝推荐朱买臣。召见之后,汉武帝觉得朱买臣是个人材,就让他做会稽的太守。会稽的官员听说新太守就要到任,征发百姓清扫道路,县里的官员都去迎接,浩浩荡荡有一百多辆车。朱买臣进入吴县境内,恰好看到他的前妻与丈夫正在修路,于是就让随从载上他们夫妻。把他们安排居住在太守府的后园,供给财物。过了一个月,前妻觉得愧对朱买臣,上吊自杀。
朱买臣在《汉书》中有传,最后死于与御史大夫张汤的政治斗争中。仕途险恶,人生坎坷,远不是我写的如此简单。但朱买臣勤奋好学,一直为后世传诵。《三字经》中“如负薪”一句,就是指朱买臣边挑柴连读书的事迹。
行文至此,无端感慨。马湘兰与朱买臣事隔千年,但相较之下,结发之妻竟不如秦淮名妓。而人生之路,何其漫长;爱恨荣辱,又何其纠墨。固知男女之交,有情者众,有义者寡。至若有情有义者,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