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叫我尝试着空空的办法,将手放在键盘上,任思绪流淌,想到什么写什么。
其实,并不是没什么东西写,而是可写的太多了,一是不知道该从何写起,二是写得时候没感觉。怪不得有“间歇性作家”这一说,更何况自己还不是什么作家呢。
每次看雪师的书,最佩服和最令人向往的就是他对细节、环境、心境的描写,就如我说的写空气都可以写出好几吨。这话绝不是吹捧,更没有贬义。要知道那细腻的描写绝非空洞无物,风一吹就烟消云散了,那是深入骨髓,直钻灵魂的文字,深邃而博大,细微而宏远。绝不像我这样词穷意瘪的蹩脚写手,眼光就盯住那一根木头,把木头盯出花来也是根木头。所以我很想对院长说,今天还是专心看书,不写作业了。因为自己肚子里没墨水,灵魂里没升华,再写也写不出《论语》和《道德经》。
但当我翻开疯人院的记录,从1月2日开始执行的每日写作计划,至今已悄悄地进入到第十一天。有个21天法则是院长整天拿来教育我的,说是一个行为只要坚持21天,就可以形成习惯。现在这每日一作不知不觉已经疗程过半,现在半途而废怎么也说不过去。再坚持十天吧,看看那习惯到底会把我咋地了?想到这里还是满心期待的。
写到这里,我就给这篇习作取了“21天法则”的名字。
但这个法则也没什么好写的,不就是要强迫和训练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吗?让这种习惯妄想着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吗?
其实今天想写这天气。湛江终于降温了,伴着毛茸茸的细雨,被利利的海风裹挟着,厚厚的潮湿打在人的脸上、衣服上。马路上车水马龙,张灯结彩,灰蒙蒙的天和湿漉漉的街道,与日渐临近的节日气氛糊成了一片,我印象中的春节几乎都是这样,越糟糕的天气反而会烘托出那浓厚的喜庆。
每当春雨沥沥的季节,人的心情总是灰暗的,但春节则例外。母亲常说,春节不下点雨,不降点温,就不像春节。而我最近的心情比过春节还好,因为从今天起直到春节这段时间里,我总算忙完了今年所有的工作,可以美美地坐在永青堂里写作、看书。哪怕现在窗外寒风冷雨,灰天暗地,我却有来几句诗词的兴致。
回想往年这个时候,不忙到除夕夜,不忙到口吐白沫腿抽筋,就不像个律师。
记得2016年1月,院长问我新年的打算,我摇摇头,只说不想活的太累。院长笑着说,“你完全可以做到的呀,你可以少接些案,多看些书。”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年还真是落入了院长的圈套,才把我现在美的!
上午在办公室一个同事也问了我一个同样的问题:“2017年有什么打算?”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看书!”看来这21天法则不是最近才开始实施的,早在去年这个时候,院长就在我心里种下了这颗种子,不知不觉已经生根发芽。
嘿,我隐约看见那美丽的花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