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吃饭了!老妈老妈!”
耳边好像是儿子在喊我吃饭,这声音很近,也很远。我机械的说哦,哦哦,马上马上,手里的事却没有停下来。准确的说,是根本停不下来。
过一会儿子又开始嚷嚷。来了来了。这次是真来了。手里的事终于大功告成,幸福感满满的吃饭了。
我在做什么大事业呢?
其实,只是在刷我的小白鞋,哈哈哈。但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刷鞋,而刷出了新高度,新纪录。
平时也刷鞋,一般一边和别人说话,或者一边听着什么微课,把表面刷干净就好了。
这次是专注的刷,一边刷还一边思考,还得出了三个结论:
一是穿鞋带的孔是金属的,会在鞋帮上留下黑色印迹,刷不干净。设计上来说应该更换其他材料。
二是鞋底和鞋面之间的接缝处,特别容易藏灰尘。特别要注意。
三是在走路过程中若有小颗粒掉入鞋内,里面也需要及时清理,不然里面会慢慢发黑。
当我把鞋子刷得和新的一样一尘不染的时候,竟然感觉到幸福感,内心无比的欣喜。
刷鞋这么小的事,也可以让我投入其中获得快乐。殊不知竟然刷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这是自己的其中一个小小的心流体验。
什么是心流: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感觉到内心的秩序与安宁,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悄悄地潜入了你的心,让你快乐。
心流可以存在于各种场景,小到做家务,吃饭,大到工作、创作等等。还有啪啪啪,看起来很简单,但又不容易。
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有很多的事要去完成。
和家人吃饭的时候想着等会要给孩子辅导作文;
给孩子辅导作文时又不停看着手机;
好朋友想和你聊天时又想着今天的学习任务还没完成:
学习的时候又想着今天的衣服房间还没有收;
啪啪的时候想着明早还要起来早起赶飞机……
如此这般。我们每天看上去都做了很多事,但可能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没有在当下去享受。
我们不停忙碌追逐,当我们完成一个心愿时,又会有新的欲望。可能因为和他人的对比,我们那种刚刚达成愿望的幸福感很快又丧失。
当我们月入三四千的时候,感觉不快乐;月入到了一两万了,还是不快乐。追求幸福似乎成了人类永恒的话题,但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人们仿佛永远在追逐,又好像永远也追不到。
正如爱默生所言:“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这些感受都源于我们内在秩序的缺失,它是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
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此刻当下,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
心流,让我们的内心成长得更有次序,是让自己更幸福的源泉。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做,会有不同的结果。
例如读一本书,有些人计划一周读完。按目标每天一章,共七章。的确他读完了,但最终也只是读完了,在读的过程中是在完成它,也没有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启发,也没有感受到这本书带来了愉悦和启发。
那你呢,也计划花一周读这本书,但很专注的读完了,同时有很多感悟和思考,并且总结了如何在生活中去运用这些知识,并且整个过程中达到了身心合一,并且感受到了通过读这本书后自己的成长。内心喜悦而幸福。
还有些时候,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时候做,自己也会有不同的体验。
例如运动。
有时候你带着手机开着记步APP,听着音乐出去跑步了。路上看到花很漂亮,拍个照;跑步怎么可以少了自拍,再自拍几张;看到路上两只小狗打架,停下来看看;如此这般,跑跑停停,跑了两公里就跑不动了。发个朋友圈,收获无数点赞,跑步结束。
但有的时候,你没有停下来拍照,心里只想着跑步。感觉内心一股有洪荒之力,犹如离离弦之箭。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臀部的肌肉在收紧,腰间的脂肪在震动,感受到细细密密的汗珠从毛孔里往外涌。筋骨舒展,畅快淋漓,毫无压力的就突破了自己的最高纪录。此刻,你有没有感受到很幸福。
樊登老师在讲“心流”这本书时也提到,他经常给别人演讲,但在和不在心流状态的表现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区别可能别人感觉不明显,而自己却非常清楚。
在心流状态的时候,犹如行云流水,直抒胸臆,大快朵颐。觉得自己就是为演讲而生的,演讲水平成长到新高度,内心也满满的幸福。
不在心流状态的时候,总是会刻意去记忆一些内容,然后中间不停的看表,心想,怎么还没到时间,再不停的去找内容来拼凑。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幸福的感觉,就需要让我们更多的时间都在心流的状态里。
如何获得心流
心流并非易事,但几乎每个人都能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只要训练得当,你也可以在走路、吃饭、运动、游戏、阅读、工作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得心流。
一是参加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例如你喜欢打羽毛球。如果对手太弱或太强都不足以达到心流状态。太弱只是耐着性子陪别人玩,不利于激发自己的潜能,也不能够全神贯注。那么你可以找一些实力相当的对手,或者比你厉害一点点。
同时可以考虑团队分组,进行竞技比赛。当有了一个共同目标,并且不断分析战略战术努力去达成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达到心流状态,使自己的技能和心灵合二为一。
如果只是个人的活动也是一样,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有挑战性。如果知道是自己很容易达成的,那就毫无意义,一定是要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
你一直觉得自己跑步跑二公里就喘,但你定了一个三公里的目标,并且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突破了自己,并且感知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你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件事,让自己培养这个好习惯。
二是知行合一并且全神贯注
当我们习惯了分心以后,专注就变得越来越难。但只要我们想要改变,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如果我们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写作而写作,却没有去深度思考书中所讲的内容,也没有去想自己要写什么,对自己和他人有何价值,对自己的行动有何指引。只是草草完成这个动作,对我们是全然没有价值的,过程中毫无成长获取知识的感觉。
找个时间,提前远离手机,静下来。读一本喜欢的书,在全神贯注中找到那股洪荒之力,从而不自觉的牵扯着我们的身心,享受其中。
一旦全神贯注,你就会处于心流之中,会把生活中的琐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时侯你的心灵,完全没有容纳不相干资讯的余地。
一旦全神贯注,一切动作都不假思索,几乎完全自动自发;他们的知觉甚至泯灭,人与行动完全合一。
这时候,你的自我成长速度,可能超级你的想象。
然而,这种貌似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还是需要消耗大量体能,或经过严格的心灵训练;需要高超的技巧,只要注意力一放松,就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是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人,和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人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外在因素的综合和个人对这些因素的阐释,也就是由他把挑战视为威胁或行动的契机所造成的。培养这样一个自我的规则很简单,直接源于心流的构成要素,可以简略地归纳成以下几点:
1、确立目标。要体验心流,先得有一个清楚的奋斗目标。
如以运动来说,你的目标是减重还是减脂,还是希望自己的身材更匀称。不同的目标要注重的点是不一样的,要选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是需要跑步还是瑜伽、游泳或者核心训练。
读书是为了吸取知识,如果再是设定目标,就是把这些知识分享给团队成员,提升团队成员的学习力和思考力。是不是就会更有动力了。
2、避免过于自我。
一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谋私利的人,自我或许觉得很安全,但是跟一个愿意为了互动而投入周遭活动的人相比,前者的自我显得非常贫瘠。
自得其乐,不是特立独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关系也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一切自我也需要在和周边的人保持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享受和他人的沟通和谈话,理解他人同时展示自我。
3、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能控制心灵就能使周遭发生的事情成为乐趣的来源。
有人可以钓鱼坐上一天,有人可以写文章写上一天。只要有一颗愿意体验善于发现乐趣的心,你就可以养成自得其乐的性格
成长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难。
幸福没那么远,就在你的身边。
享受当下在做的事,让自己人生更多的时间都处在心流状态里,在成长中幸福。
推荐延展阅读:当下的力量,身心合一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