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暖半个多月后的今天,西安已连续多日的重度污染天气伴随着冷空气的降临,在今日刷新了这座城市对于雾霾的「理解」:
一种从观感式体验,变为浸入式体验的转变。
长期生活在西安的人在近几年对于冬季雾霾已经见怪不怪,「全民口罩」的现象在真实的街道中,其实也没新闻图片上渲染的那么凸显,可在今天走出家门,你却可以亲眼看到,长安民众的防霾意识达到了空前。
于是某些媒体开始蠢蠢欲动:将沿海城市的晴空万里,与关中地区的「寂静岭」做对比,得出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煽动性结论。
那么,穹顶之下的西安,究竟处于何种境地?而作为处于雾霾问题城市的居民,又该以何种态度面对?
今天不煽情,我们讲事实摆数据。
01:西安产业结构与雾霾的关联分析
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分析就是其中一个关键所在,Selden和Song、高宏霞等人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除经济发展这个因素之外,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在这一方面,Antweiler和Copeland、Chow和Lin研究了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经济规模结构、能源结构等结构性因素变化对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可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对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雾霾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达成共识。而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阶段。
回到西安。
通过下述图表中分析得出,与雾霾关联度最大的是工业,其次是第一产业,结合西安市产业目前发展状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仅占西安市生产总值的4%左右,因此,第一产业对当下雾霾的影响是有限的;第三产业对雾霾的影响最小,但结合分析,目前西安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这些行业也会对西安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工业产业与雾霾污染的综合关联程度为0.638,其中工业与雾霾的综合关联度为0.651,高于二三产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工业生产是造成西安市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供暖前后,西安市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西安市2017年供暖前后雾霾污染天气过程分析》文献中的数据为例。
在对PM2.5、PM10、SO2、NO2、CO等空气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供暖后雾霾污染天气过程发生频率明显增大,由其变化趋势分析,显示供暖后PM2.5、PM10、CO浓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供暖前雾霾天气过程中与AQI相关性最高的是PM2.5、供暖后雾霾天气过程中与AQI相关性最高的是PM10,表明供暖前后雾霾污染天气过程有明显的区别。
2018年11月29日,省铁腕治霾工作组第四次工作会议暨清洁取暖专题会议上发布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省财政厅已安排省级铁腕治霾资金12.3亿元,其中,用于散煤治理的相关资金为7.5亿元。这是陕西省雾霾治理方略中,对于重点问题的重点关注。
然而,西安并不是全国关注度最高的雾霾城市。
2013年,北京的雾霾问题在柴静的「刨根问底」下,被推上了关注顶峰,治霾大战开始以极高频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02:雾霾问题爆发更早的北京,如今怎么样了?
在朋友圈晒霾成为了年度标准动作时,也有很多人表示,这些年在北京,虽然提不上好空气,却终于感受到了逐年的变化。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18年1月3日,北京市2017年治霾成绩单新鲜出炉。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年下降20.5%,较2013年的90微克/立方米的数值下降达35.6%,已全面完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下达目标任务。
2017年北京市优良天数226天,比2016年增加28天,其中1级优天数从2013年的41天,增加到2017年的66天,增加了25天;2013-2017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天数(分别为58、47、46、39、23天)五年减少35天,重污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北京市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首次降到个位数(8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同比下降20.0%。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46微克/立方米、84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同比分别下降4.2%、8.7%。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王书肖认为,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大幅改善总体上是“人努力”的结果。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不同月份有不同影响,2017年1-2月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扩散,相同排放量基础上污染物浓度增长了60%以上,但秋冬季气象条件就比较帮忙。
上述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说,2017年1月大气污染扩散条件不利,PM2.5累计浓度高达116微克/立方米,浓度同比反弹超过70%。后期浓度呈现持续下降特征,从9月份开始PM2.5累计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并在秋冬季继续保持下降趋势。2017年全年PM2.5有9个月月均浓度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对于雾霾治理,数据性成绩十分斐然的北京,却也依然在今年冬天以「灰蒙蒙」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朋友圈里。治霾工作,到底还需要持续多久,才能还城市一片蓝天?
03:治理需要多少年?洛杉矶雾霾60年
除了众所周知的1952年英国伦敦大雾霾,在70年前,美国洛杉矶也曾经经历过类似伤痛。
1943年7月26号,洛杉矶的空气中弥漫着浅蓝色的呛人浓雾,矗立的高楼与街边的汽车被全部吞噬,太阳也变得模糊难辨。走在路上的人们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他们看不清方向、认不出景物,很多人把汽车停在路旁擦拭不断流泪的眼睛。
和如今很多深受雾霾折磨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污染“归功于”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同盟国用于制造飞机武器的资金大量流入,成千上万的商人、游客和移民涌入加州,美国人迷上了西海岸。
产业多样化带来了纺织业、轮胎、家具行业等等的迅猛发展。到了1949年,洛杉矶的渔业产出超过了波士顿,汽车产量更已仅次于底特律。
1949年一个炎热的清晨,加州理工大学教授、荷兰化学家阿里·哈根·施密特。经过多个月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雾霾来自于汽车尾气,与阳光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了臭氧以及其他剧毒的物质。
这重大的发现一石激起千层浪,1951年,雾霾甚至有了以他命名的新外号“哈根烟雾(Haagen smog)”。
他曾这样写道:
「在城市的一边,分布着石油工厂,几个精炼厂每天处理成千上万吨石油。另一边,洛杉矶公路上行驶着的近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累计消耗一万两千吨汽油。即使燃烧率高达99%,仍有120吨未燃烧的汽油被释放到大气之中。而洛杉矶东、南、北三面的环山阻止了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流通,高空的暖空气由于轻于密度更大的冷空气,又犹如锅盖使得污染物无法垂直扩散。」
这是洛杉矶人第一次明确意识到,原来给他们带来威胁的雾霾就出自自己心爱的汽车。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早有预感,又不愿承认的事实:每个人自己就是污染源。
而2008年出版的《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作者雅各布,在2015年谈到中国雾霾问题时提出,在中国,对雾霾的种种猜测、争论和抗议,其中一个焦点在于,在保护环境和经济高速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取舍?
伦敦治理雾霾走了30年,洛杉矶走了60年。
相较于「先发展再治理」的西方国家,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走这条路。「边发展边治理」是我们的现状,也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而在这条路上,不得不「忐忑行走」的公民,又该做好怎样的准备,为自己夺回曾经的那片蓝天?
04:除了编着段子笑雾霾,我们还能怎么办?
我能影响谁?而谁又能影响我?
就个体而言,当2013年柴静的《穹顶之下》造成全国范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意识觉醒后,今天的媒体们似乎又恢复了初始冷漠。编着段子笑雾霾、吃肉开车享受各种科技成果却骂现代社会污染严重,并不会让百姓走出家门时就不会受到雾霾的「洗礼」。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的过程。城市化越发展,人口越集中,工业生产也就越集中。就个人而言,我们绝不可轻视雾霾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要过分恐惧,而是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和应对。
有很多争论点在于:
既然早知道会污染,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生产?
事实是,只要工业生产到达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会有大规模污染。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日均生活费在1美元以下的人群,他们希望的可是「邻村的XX去城里赚钱了,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还招人」。
要治理雾霾,光靠微博和朋友圈的情怀转发和段子调笑是没有用的,需要付出实打实的代价。这个代价也许是你的出行方便受到限制,也许是你的菜价高涨,也许是暂时失去你的工作,也许是失去GDP增长的业绩。
不管是什么成本,只有两种情况下雾霾才会得到真正治理:一是雾霾的危害巨大,大到不治理就无法生活或生存;二是经济高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准高度提升,治理雾霾所要承担的成本对生活水准的降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人们(包括需要业绩的人们)愿意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来治理雾霾的时候,空气中的霾才会散去。只不过,做出这个“愿意付出”的决策,依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实在是有些困难,需要共同努力和耐心等待。
等待,并不是反对治理雾霾。
相反,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天空每天都是“阅兵蓝”。只不过希望在感性的诉求之外,增加些许的理性思考,或者去发现事情的另一种可能性。雾霾治理是个复杂问题,切勿让雾霾治理成为简单的政治正确。
再说回个人。
其实,商品购买、交通出行、家庭能耗都构成了个人对环境影响的主要部分。商品购买中的运输能耗和尾气排放,同样对雾霾有贡献。而商品制造过程及其原料供应链,都在对环境产生影响。家庭电器的持续能源消耗更难以忽视。
在欧洲,许多商品都有绿色标识(Ecolabel),帮助消费者进行绿色选择。消费者选择进一步影响商品制造者注重环保。
中国有绿色标识吗?
其实有的,但你会注意吗?我想也许很少。起码有一种标识是国家强制的,那就是能效标识,详见官网(http://www.energylabel.gov.cn/)
现如今除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也深受雾霾之苦。对于新兴国家而言,治理雾霾要做好长期准备,而这个长期准备对于公民而言,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浅尝辄止,而是每个公民都必须意识到的现状。
每个人都必须呼吸,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有影响力的先行者带动,依赖于社会对环境的重视,依赖于每一个人,对于改变的支持。
而行动的改变,在于每个居民落实于日常的环境保护,在于社会个体对「小恶」的自我规范,在于公民对政府治理态度的信任和配合,更在于对美好结果与暂时痛苦的自我平衡。
参考文献:
[1]郑权, 田晨. 美国洛杉矶雾霾之战的经验和启示[J]. 中国财政, 2013(11):70-71.
[2]马瑞华, 王亮亮, 刘梦雷, et al. 经济发展中的中国雾霾现状和防治 ——基于陕西省西安市雾霾近况的调研[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4):24-26.
[3]冯晓莉, 李超. 西安产业结构与雾霾的灰色关联分析[J]. 北方经贸, 2017(1):70-73.
[4]吴涛, 张康平. 西安市2017年供暖前后雾霾污染天气过程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6):42-43.
[5]潘媛. “雾霾天气”对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J]. 现代企业, 2014(2):44-45.
[6]何枫, 马栋栋. 雾霾与工业化发展的关联研究--中国74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5(6):110-114.
[7]王旭光.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探究[J]. 经济视角旬刊, 2013(8):24-25.
[8]董瑞强.北京2017年治霾成绩:PM2.5降至58微克/立方米,完成大气十条[N].经济观察报,2018-01-04(3).
Key Word 1 / 《大气十条》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耗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等。
Key Word 2 /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
本书通过纪实小说般的语言,并配以珍贵的历史照片,描述了作为“烟雾之都”的美国洛杉矶市60多年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形成、发展和防治等历史细节。
作者 | 幺幺
出品 | 城市客Citykey
图片 | 幺幺·部分来自网络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欢迎转发至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