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By Mcfly @2017/11,重庆
【2017年11月10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3章的阅读-文忠公、眉山、童年与青年
读几本人物传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是首选之一。类似于苏东坡的人物,人间难得有二。作者借本书重述活生生的往事,而非凭借想象力重新创作。
佛教否定人生,儒家正视人生,道家简化人生,在心灵实践中产生了混合的人生观,是其独特的人文气质。
对于国运为害之烈,再没有如庸妄之辈,大权在握、独断专行时之盛。
传记从童年与青年开始,用倒叙的方法,先用文忠公的封号为东坡先生盖棺定论,引出作者生于眉山、幼时学习、家庭关系的背景介绍。
东坡先生的才气特别丰厚,可以说是冲破任何界限而不知其所止,写诗永远清新,不像王安石的诗,偶尔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四川的居民都喜欢耽溺于论争,酷爱雄辩的文章,甚至在中等社会谈话之时都引经据典,附有妙语佳句,外省人看来都觉得充满古雅精美的味道,于口舌之争、辩才无碍,绝不甘拜下风。
【2017年11月11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4-5章的阅读-应试、父与子
苏东坡幼时读《后汉书》范滂记流露出其正直的天性,6岁入学、善诗文,家庭重朴实文风,与弟弟关系交好,有个堂妹是初恋对象,18岁定亲,受欧阳修提拔,后母亡故守孝,然后一家人再度返京,一路三峡之旅著述颇丰,三苏在京城的文学地位日渐升高。
文人好引经据典却不说明原因,使读者产生一种高贵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乐趣,那是一种志趣相投的语文,读者佩服作家能够写得出来,也佩服自己能够了解。成语借重暗示和观念的联想,往往也必不带暗示的直述方法有效得多。
在理想的社会融合之中,18岁到25岁的未婚男女在黑暗森林中盲目匹配,只要社会伦理和社区生活很安定,婚姻幸福的比例还是一样的,男人不管是18岁还是58岁的,仍然以大自然设计的性魅力为基础,很少例外,女人也以同一基础来吸引人,但是不主动挑选,他们更了解明智抉择的企图,光是这一点,就使得在婚姻中不至于完全沦为动物中的交配。父母做主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不浪费时间,而且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范围,一切姻缘都是天定却在地上实行,男女都必须在走进婚姻的殿堂后,才开始建立关系。
很遗憾苏小妹是杜撰的,小时候读《三言两拍》“苏小妹三难新娘”真是一幕好剧。
【2017年11月12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6-7章的阅读-神鬼人、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从凤翔府判官开始任职,与弟弟诗歌互答,同时公务之余游历山川,发生了求雨、中邪等事情,将东坡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苏东坡与新上司相处的不是特别愉快,甚至有相互讽刺的事件发生,但是敬重终归于彼此,相互扶持。三年后述职由于宰相韩琦的反对,未能最终入选翰林,期间妻子死老父病逝,最终续弦。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二年开始变法,他个人于生活品质方面没有追求,政治理念受到苏洵苏轼的反对,被视为奸佞。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受到了大家的反对,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障碍。免役法也没有能够完全落地,变法失败可想而知。
男人一生的心思和精神上,有很多奇特难言的惊险变化,头脑会驰骋于诸多方面,为千千万万的念头想法而难得清闲,时而欣喜雀跃,时而又隐忧剧痛,因此觉得女人的宁静和稳定,反而使人在滔滔岁月之中,进展运行而不息。
【2017年11月13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8章的阅读-拗相公
一场政治风暴终于席卷朝野,以王安石和反对派为双方展开的斗争影响了苏轼的一生,两院、三省、六部都收到波及,神宗重用王安石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大量政见持异者遭受罢官议罪,王安石的国家资本计划过于激进、极端,造成了光辉灿烂的幻想,最后成为浮光泡影。
【2017年11月14日读书计划】
完成《苏东坡传》第9-10章的阅读及笔记。
苏东坡的政治观点包括君权神授、当容清议、监察制度。最终受到皇帝稍微的庇护,任杭州太守。
王安石和司马光政见不同,但是都是洁身自好的人,在金钱和私德上未受过指责,在个人相处上相互尊重,难能可贵,两者位置更替但是都没有对对方进行过打击报复,甚至上书建议“优礼葬之”。
任何政治斗争正人君子必败、小人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小人为权力而正,最后双方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
【2017年11月14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1章的阅读。
苏东坡到了杭州这一第二故乡,杭州有诗人有美景,有名妓有名僧。东坡建苏堤写西湖,游杭州写民生,收获喜爱无数。
宋代民风与歌妓间互赠诗酒是正常的行为,只有严于利己的道学家才特别反对。如朱熹曾写下了一首诗,十年江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苏东坡一生遇有歌妓酒宴,欣然参与,绝不躲避,因此也写下了很多美丽的词句,如,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宋词得以脱离柔靡伤感的滥调要归功于苏东坡,情欲和纯爱在诗中难以划分,正如在现实人生中难以划分一样。诗人词人往往偏爱伤心断肠的悲痛,爱的痛苦,单恋的思念,咏的是少妇怨女的怅然怀念,娇弱无依,芳容憔悴,沉默无言的泪珠,睡昏昏的情思,更有长宵不寐,肝肠寸断,茶饭不思,精神不振,楚楚可怜,显得有诗意美感,苏东坡开豪放之先河。
苏东坡在生活上,做类似于冥想的宗教活动,也细心观察人的身体和内部功能,梳头和沐浴也是生活中的大事。中年到了暗恋的表妹家,也有了狂风落尽深红蕊,绿叶成荫子满枝的哀伤。
【2017年11月15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2章的阅读
苏东坡有写讽刺的诗,有的的是爱情的事,有的轻松愉快的人,也有的辛酸凄苦,令人落泪,可是在嬉笑怒骂之下,有一颗不安、失望、忧伤和恐惧的气氛。他写诗也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苏东坡杭州任期届满之后,调任密州任太守,后又到徐州任太守,因为王安石的去职,吕惠卿的当权,新税法的实施,使人民负担极重。给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却写出了最好的诗,也是苏东坡成熟的标志。在密州时写出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17年11月16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3章的阅读-黄楼
苏东坡40岁进入徐州“黄楼”时期,作为一方主政官员开始施展才华,到任三个月后徐州治水、木材强堤,后关心囚犯、严格治军,苏徐州赢得文坛盟主、夫子之名,深受民间、学术界所爱戴、尊敬、敬仰,黄楼集会,因成盛事。
【2017年11月17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4章的阅读-逮捕与审判
调任湖州后的苏东坡嘲讽当权派,“难以追陪新进”等表奏刺激到朋党之辈,先后受到多名御史的弹劾,苏东坡因而押解入京受审,临行前“今日捉将宫里去 这回断送老头皮”之章惹人唏嘘,朋友家人烧毁了大量手稿,苏东坡坦陈批评新政,两派争论不休,乌台诗案最终让苏东坡削官两级,多人受到牵连。苏东坡积习难改,依旧诗文度日,一方面承认“平生文字为吾累”,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可救药”。苏东坡未获死刑也有赖于仁宗皇后“子孙宰相”之遗言。
【2017年11月20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5章的阅读-东坡居士
苏轼回归民间本相,成为自然之中伟大的顽童,死里逃生的他在黄州思考人生的意义,沉思自己的个性、走向安宁,“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
然而潜藏在他内心的儒道思想,将他拖向另外一个方向,对人类尽其职责义务,对此林语堂评价道,所谓解脱一事,不过是在获得了精神上的和谐后,使基层的人性附属于高层的人性,听其支配而已。对苏轼而言就是“非苟知之亦允蹈之”。
现实生活中,苏轼仍然是耕作的农夫,也移栽树苗、也小麦丰收,研究食谱、也享受衣食足堪自给、劳而有获,与妻子在尘世生活中艰辛且安乐着。此外,苏东坡还成立了救儿会,与陋习做斗争,行的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亦是人道精神。
我想,如果苏东坡生在近代,大抵又是一个富兰克林。
【2017年11月21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6章的阅读-赤壁赋
黄州虽苦,有无限闲暇、风景、美酒、月光与想象,这些元素再加上一个诗人,便催生了黄泥坂词、催生了倚杖听江声、江海寄余生等佳句,解脱自由的生活带来了精神上的舒张,从苛刻、尖锐、紧张、愤怒,走向了温暖、诙谐、淳甜、透彻,前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记应运而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瞬息间的快乐动人、宁静欣喜,信可乐也!
【2017年11月22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6章的阅读-瑜伽与炼丹
苏东坡自黄州起钻研佛道思想,研究瑜伽、心灵控制、情绪稳定与身体健康,对长生之术十分着迷,修炼内丹与外丹,开始安定的生活,命运的轮盘又一次开始转动了。
【2017年11月23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7章的阅读-浪迹天涯
苏轼从黄州调任汝州,一个距离京师较近、美丽富有的城市,谢表仍受指责,临别言道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雨蓑,苏轼九江与亲人会合后,与朝云的儿子在南京夭折,随后探望王安石、旅居常州,后皇帝驾崩,新帝允苏轼在太湖边居住,本想安居下去,新的登州太守任命又到,刚抵登州又奉诏进京。
【2017年11月24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19章的阅读-太后恩宠
苏轼受到太后关照颇多,乌台诗案蒙仁宗皇后救命,此次英宗皇后(摄政)拔擢他得势,司马光当政,朝廷改弦更张,苏轼抵京三月、擢升三次,作为翰林草拟诏书,拟写了很多文件,后又任职侍读。
苏轼安家京师,享受生活也照常练习瑜伽和养生之道,朝廷上下也都认同当代学者以人品论,无人能望其项背。朝云说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但是我大爱苏轼作为文人的“嘻笑怒骂 皆成文章”,神仙中人。
【2017年11月27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20章的阅读-国画
苏东坡的墨竹文人画,和米芾共同创造了中国特性与代表风格的中国画,其气韵生动、坚强主观惹人喜爱,一群文人墨客聚集到一起的“西园雅集”深有意趣,林语堂认为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奏的问题,美是运动(美感便是律动感),苏轼取其意气所到,是中国的印象派,是力求刻画无以名之的内在精神,是对照相般精确的反叛。
苏轼主张观察常行、体悟常理,也是其内在哲学的不自觉反应。
【2017年11月28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21章的阅读-国画
苏东坡不是一个好“党”员,不论谁得势都想摆脱政治地位,宋朝帝纲独断、相权不明,容易造成朋党之争,苏轼屡遭弹劾、太后束之高阁,苏东坡因而更为坦诚直言,其主张广开言路、独立思考、无码评论,也批评腐败吏治、冗吏充斥、官官相护。他萌生去朝之志,说到君子如麟凤,难求而不易留养,小人如蛆蝇,好腥膻所在,瞬息千万。
苏轼以其名士本色、坦直无畏的言论,得罪了很多人,他屡次上书想远离中枢,最终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
【2017年11月29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22章的阅读-工程与赈灾
苏轼外放杭州,请求特别拨款实现公共卫生方案、疏通盐道、修建西湖、稳定粮价、救济饥馑,比身在中枢更有存在感。苏东坡关心民生,开设公立医院和修建水库,都获得了好评,苏轼治理杭州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汪西湖。
苏轼进行杭州湾工程未果、粮荒又生时,被调离杭州任翰林学士,反被弹劾夸大灾情,苏东坡眼中的饥荒难民图不为当政者所见,也是悲哀,也预示着来年的、更大的饥荒。
【2017年11月30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23-26章的阅读-百姓之友、二度迫害、仙居
苏轼返京之后批评之声迭起,与苏辙均为高官,屡次恳请外放,最终到颍州、扬州为官,其在颍州期间深切感受到人民丰凶皆病、兴亡皆苦,苏轼屡次上书,也深感朝廷淡漠拖延的态度令人发指,直至三年后朝廷才颁布施行公债予以宽免。
苏东坡妻子、皇太后相继去世,生活和工作上的守护神相继离开让人遗憾,皇太后临终前想消弭与孙子的误会而不可得,东坡在其后得以外放定州为军官,修缮营房、整饬军纪,幼年皇帝受到章惇、蔡氏兄弟等人的离间而含恨抱负,将元佑年间的官员一一处置,期间苏辙、苏轼均遭罢黜。
苏轼先后三次降官贬谪到岭南,一路坎坷却又有如神助,最终抵达惠州,与老友、新朋相处愉悦,自己研制酒类、写酒赋酒颂,期间堂妹去世让苏轼情怀割裂、心如刀割。凭借着与程之怀消弭嫌隙,苏轼在地方上屡有建树,救灾、造桥、告慰亡灵、推广浮马、引泉入城,苏轼自得其乐也造福乡里。
惠州岁月有朝云相伴东坡深得其乐,朝云也有佛道潜质,两人乐于行善、共同修行,苏轼也为不用特赦返京而窃喜,在自行造房,有秀才、酒家为邻,周边环以果树,度过一段安乐时光。随后朝云得瘟疫身亡,苏轼又接到远谪海南的命令。
【2017年11月30日读书结果】
完成《苏东坡传》第27-章的阅读-域外、终了
海南是地处文化藩篱之外,苏轼儿子也因其原因而丢官去职,经济上比较窘迫,与弟弟团聚之后到海南赴任,潮湿、气闷,政治的打击从未中断过,人不堪其忧,苏轼不改其诙谐轻松,与各色人相交愉悦,期间制墨、整理文稿、作五经注,与他仰慕的陶渊明生活渐近。
哲宗去世后弟弟徽宗即位,信赖祖制,朝廷元气已衰,新皇太后特赦苏东坡先后到雷州、永州,最后允其随意居住,苏东坡经广州、汉口、颍州、常州等地,一路吸粉甚多,受到广泛而又热烈的欢迎,苏轼染上肠胃疾病,最终因病而亡,享年64岁。其后历25年,北宋亡。
【后记】
东坡先生的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常怀赤子之心,永远诙谐笑傲人生。
东坡先生不仅有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还有士大夫的精神享受,在生活颠沛起伏中彰显其形态。
东坡先生穷其一生,身怀浩然之气,求仁得仁,岭南万里不改其心,庙堂之高不改其志。
东坡先生的豁达是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园乞儿,梵音可闻处风月亦无边。
人言道,人生缘何少欢乐,只因未读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