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到我姐在家庭群里发出的一段与老师的对话。大意是我小外甥在学校里面被2个调皮的同学欺负了。
小外甥今年7岁二年级,在读的是当地颇有资源的私立学校,环境好当然学费也高。
他被欺负的细节我没有太多的关注,甚至对方是什么人也不重要。因为从我自身经历来看,一个班级里永远有相对捣蛋的人,而在任何一个集体环境里面也永远有我们讨厌的人,也必然有冲突发生。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场景,而是我们如何去建立边界来实现自我保护。
注意这里面我强调的是自己要怎么做,而不是关注对方的反应。本质上我觉得边界感的建立更多是一种主观的体验,而不用在乎外界的反应如何。
只要明确了自我边界的度在哪里,我们就可以去处理具体的事情了。这里还需要一些强有力的辅助,就是愤怒。
愤怒是一种非常好的情绪,我们借助愤怒来表达攻击性,是为了申明主权,保护自我空间的不容侵犯。
愤怒能让我们更有力量
过程中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因为过程中我们不管做再多,这个事情终究还是孩子自己要面对的事情。如果说第一步是树立边界确定标准,第二步就是要引导孩子去正确面对此类事情的发生。
首先我们对这件事的态度需要足够冷静,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如果父母双方当着孩子的面为此事争执,那给到孩子的直接感觉就是,他有错,父母的争吵是因为他而起。
有一种力量叫做温柔地坚定。
我们坚定表达自己的立场,但是我们不必用大吵大闹的方式。
去理解他在这个场景里面的困难,给到孩子坚定的支持,再给他行动上的建议,让他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没有人生来就能处理各种情况,我们要给到孩子试错的空间,告诉他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无条件接受和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