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心情一直有点低迷,工作上年底任务越来越重,有种焦虑感;不做事的“邀功精”受到了领导表扬,做多错多的自己却挨了批评,有种委屈感;可能最近缺少锻炼的缘故,下班后精力没有以前充沛了。一句话,很丧的一周。这可能也和自己不能合理、科学地使用大脑有关。
【间歇使用】
某护肤品品牌在介绍其用法时讲到:只能周期使用,不能代替常规的保养品,更不建议长时间持续使用。一般一个周期是28天,给皮肤自我修复和调整的时间,才能充分吸收。长期使用,细胞的反应就不再灵敏,效果也不会明显,歇息一段时间再用,效果会更好。
护肤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一台机器,如果连续24小时不间断地使用,那么它的寿命也不会很长。
就像心脏,虽然它每天不停地跳动,但是它也是有休息时间的。据说人的心脏跳动频率是一般75次/分,心脏收缩时间0.1秒,舒张时间0.7秒,等于有0.6秒的休息时间。所以心脏并不会累,可以每天都跳动,直至生命的终结。
最近自己工作上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妄想一下子把所有的工作做完,没有给大脑一定的休息时间。一整天都紧绷一根绳,大脑自然受不了,所以造成精神疲惫。
都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好好休息,才能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精准预估】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红遍大江南北,我们都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却不知道时间到底用在了哪里。
如果我们不做一个时间预估,我们就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只会在猛然抬头之际,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
001预估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把每一项工作需要花的时间做个估计,会让大脑对时间有所感知。
002 比对 完成一项工作以后,将实际用时与预估的时间进行对比,了解自己的用时情况。可以使用“时间记录”APP来记录时间。
003积累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以后,大脑对时间的感知会越来越灵敏,也能够让我们对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好的管理。
只有对时间进行记录,才能抓住“偷走时间的小偷”,让时间掌控在我们手中。
【涉猎冷门知识】
了解他人不太了解的东西,能够扩宽你的知识版图,快人一步。
这里讲一个关于注意的冷门却有效的知识。
人们是只加工主动注意的信息,还是会初步加工所有信息并由注意选择重要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呢?这涉及注意理论里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按下不表。但其中经典的鸡尾酒会效应不得不提:在嘈杂的酒会中我们会忽略来自周围的很多信息,但某刻不知谁突然提到自己的名字,我们却很可能察觉到。这是因为重要的信息会被赋予更高权重。
这一点可以在我们生活中进行应用:重要的信息容易被注意到、进而引起警觉,这属于重要的生存技能。反过来说,如果希望对某些东西更敏感,那就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权重”吧,比如增多暴露次数、引入奖励与惩罚机制等。
就像我们想让自己坚持每天写晨读感悟,我们就要把它的重要性排在最前面。猫叔说:把读书放在优先位置。那么我们把晨读放在优先位置,也会更有助于我们去完成。
合理使用大脑,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