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场愉悦的体验,很多人乐于享受其中。本是好事一件,但随着享受这头小怪兽的成长得愈发张扬与蓬勃,便生出了许多不好来。“家里屯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思密达”“放在桌子上的那本书居然落了薄薄一层灰,天呐”。没办法,这就是我们的读书现状,以“享受”为名,“阅读”为号,最终与起始的初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是不解,也是悲伤。
田志刚老师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中一直提到一个概念叫分析获取知识的成本。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说,在时间固定的情况下,要学会判断知识学习方式的价值,就是说要提高“价值/时间”的值。通俗点说就是要在最快的时间内看完最多自己要看的书,看完同时还必须要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理解与记忆)。
有人说,这样看书也太功利了吧。先肯定的回答,看书就是功利事一件。你看书为了“修身养性”功利否?他看书为了学习生存技能功利否?我看书为了升职加薪功利否?带着目的出发,谁都是功利人,又何必“功利”分个三五九等,各看各书,各取所需就好。
说到阅读,不得不提两个大伙熟悉的人。简书一哥彭小六一年阅读超过300本书,在简书写了一百多篇文章,不到六个月从0开始出版了自己的书籍,毫无疑问,正是因为他大量的知识储备,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战隼曾经379天看了419本书,写了378篇简评,46篇读书笔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知识的输入,就没有高质多产的输出!看得出来,这两人都具备同一个超高技能,即一天看完一本书或几本书。要做到如此,也唯有潜心修炼神出鬼没的“快速阅读”技了。
“快速阅读”应该是现代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求知技能。它不是走过场,也不是花拳绣腿的赚吆喝。快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汲取信息,并将其尽可能完整地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通过研究发现,加快速度非但不会影响阅读效果,反而能促进对文章的理解。绝大多数人在阅读的同时都喜欢在脑子里一字一向地跟着默念,我把这种做法叫作“念书”。这样一来,不仅阅读的整体速度会受默念速度的限制,阅读还会变成鹦鹉学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说,脑子里却还是空空的,半点儿收获都没有。要知道,孤立的字词是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的。在默念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在读音上面,真正能够传递信息、帮助理解的语义单元反而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从根本上来讲,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要强化视觉渠道,彻底改掉“听觉阅读”的习惯,把“看”书和“念”书变成真正的“读”书。
我们经常嘴巴里念叨着阅读能力,那啥叫阅读能力呢?简单说一是速度,二是理解程度。刚才提到目前大多数小伙伴读书的习惯都是“逐字阅读”。此读书法看似逍遥自在,文艺满怀,但其危害确实不小。
严重降低阅读速度
很多人越是碰到难读的文章就越是一字一旬地慢慢啃,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阅读的大忌。首先,逐字阅读会影响整体速度。科学研究表明,眼球对焦一次的时间大概是114秒,从一个焦点跳到另一个焦点却只需干分之几秒,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阅读每个单词所需的时间就约等于114秒。换算一下,就相当于每秒阅读4个单词,阅读速度约为240个单词/分钟。据统计,德国人的平均阅读速度为215个单词/分钟,略低于我们计算得出的理论值。
阻碍阅读理解和掌握
当你看书时,你的眼球看到"一个“这个词,一个孤立的词显然无法传递出任何整体的信息。1/4秒以后,你的视线跳到了下一个”小“上。这时,大脑会自动把这两条信息叠加在一起。但显而易见,我们还是没能得出结果。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叠加步骤,大脑完成这个运算需要发生上百万个不同的化学反应,只可惜如此复杂的运算工作还没换来任何有用的信息。接下来再看一个字——”青“。现在,我们的大脑一共读入了3条信息——”一个小青”,完成了两次叠加运算,但仍然没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其实原理也不复杂:人的左脑负责线性思维和数字化的分析工作,右脑则需要完整的图像信息才能形成理解。刚在的现象里右脑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不仅浪费了半个大脑的资源,还会阻碍左右脑的协同效应,加大理解的难度。图像是大脑的自然语言,文字只是人造的符号系统。右脑缺少图像信息支持,相当于整个大脑正在阅读外语,自然吃力。
我们可以做个这样的想象实验:怎样像非洲土著人(从不下雪)解释“下雪”这个词? 即使你懂他们的语言,可能你也没办法让对方理解下雪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如果你用语言+图片+冰箱的方式,调用除视觉之外的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那么信息摄入就相当全面,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我们的大脑除了信息叠加读入,完成运算还要随时记忆。所以经常出现的现象是:狗熊掰棒子,读完最后一个词,却把已经句子的开头忘得一干二净。对,这就是我们的大脑。
分散你的注意力
回忆一下自己的读书场景,在读书馆在家里书房,下定决心好好看书,结果呢?思绪九霄云外。
科学研究,人类思维速度至少能达到600字/分钟,但一般人的语速却只有150字/分钟左右。空间预留大,有了可乘之机。
从神经学角度,人脑每秒有意识处理的信息量约为126个神经比特,潜意识的工作速度甚至高达10亿个神经比特/秒。如果以200字/分钟的平均阅读速度,相当于每秒钟处理40个神经比特信息,着就意味着大脑每秒钟有高达80个神经比特空间未被利用。在加上人脑是一台异常勤奋的计算机,一旦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它就会在后台自动调用空闲的资源来处理其他信息,于是“白日梦来了”。如果你的阅读速度跟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后果你懂的。
所以,改变现状,立即停止“逐字阅读”的默念行为势在必行,学习“快速阅读”也就显得更加迫切。
学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就好比登山。尽管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登顶,但在起程之前,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还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会带领大家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起始位置然后,仰望一下山顶,也就是郡些已经能够快速读取信息、深度理解并吸收的阅读高手,以此预测攀登的难度最后,我们还要回顾一下自己从小到大已经走过的阅读之路。
登山之旅,马上开始,下一篇全实操,全演练“快速阅读“”干货奉上,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