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互的访谈中,能感觉得到“问题式谈话”和“解决式谈话”对于访谈双方不同的影响。遵循SFBT的专业价值的观点,访问者以积极、尊重、正向、希望的态度,不去深挖被访者的问题根源、不对被访者进行评判、不猜测被访者的语言背后的动机和意义,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尊重、希望以及与之合作的态度,温和的问句语言,引导和提示着被访者以自己适合的、接受的方式探讨改变的可能性征兆。从两个方面的问句也可以体会到:“问题式谈话”的逼问和压力,给人以不太愿意继续甚至抵触的消极感”,而“解决式谈话”恰好相反,让人看到问题解决的方向和希望,以及为探索方向和希望的思考,因为“未来”不曾经历,可能思考的过程会有些难度或停滞,这这些难度和停滞正好就是“有可作为”的征兆。当然,SFBT对于“问题”不是全然放弃,而是在“问题”的描述中找到为“解决”所用的资料和信息,这也是作为SFBT咨询师需要倾听接纳、了解、理解的。
在本章节中,关于SFBT的专业价值共有11条,即:1、尊重人类尊严;2、个别化服务;3、助长当事人的愿景;4、以当事人的优势为基础;5、鼓励当事人参与;6、充分提高当事人的自我决定;7、助长转移性;8、极大化当事人的赋能感;9、保密性;10、促进一般化;11、监测改变。在后来的《尊重与希望》一书中,作者将有些项进行合并,并去掉了“保密性”一项(也许是基于SFBT充分尊重的这个大前提。)共7项。
在此章中还出现了两个概念“读者焦点”和“内文焦点”。个人理解是:“读者焦点”是咨询师“以读者的眼光”阅读“来访者”,会带着自己的感情、经历和情绪,去理解、评判对方,不是一个“放空”的自己,而是一个“丰富”的读者,咨询会投射到来访者,后者成了前者的镜子,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内文焦点”正好相反,来访者的故事是整个咨询的全部,他的信息、语言、理解、知觉、影响等都全部被尊重和运用,咨询师要“空杯”,成为来访者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