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意味着天气将越来越热。小暑之后就进入三伏天,所谓〝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人的生命活动要顺应天时变化,生活才能安康祥和。那么小暑时节,天地万物,气候自然有哪些特点呢?
中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是《诗经·七月》中对描述蟋蟀的描写。文中所说的八月就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藏到人们的庭院墙角下来避暑热;而老鹰呢,也因为地面气温太高,会到清凉的高空中飞翔盘旋。
这个时候,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民以食为天,这个季节对农作物会有哪些影响呢?
小暑前后,北方的农田一地金黄,东北与西北地区开始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
而南方的田垄则绿意盎然。,这时候的早稻处于灌浆后期,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雷雨,热带风暴或颱风带来的降水,对水稻等作物生长非常有利。
不过有的年份,在小暑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倒黄梅”天气。
什么是“倒黄梅”呢?
就是雨带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是因为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
前面,我们了解了小暑时节自然界的一些气象特征,那么对生活在天地间的人来说,小暑会对我们人的身心健康,起居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4个小暑养生调养原则~
1、精神调养
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养心静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坐,可以平衡体内阴阳,清理杂念,平和心绪。
2、起居调养
小暑暑湿交蒸,要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
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多开窗通风,保持居住环境的凉爽和干燥。
3、运动调养
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同时,要适当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4、饮食调养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切忌任性进食寒冷食物、不知饥饱。
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可多喝热米汤、热粥,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