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可以/文
时间不等人,转眼已是中年人。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枸杞难挡岁月催,杯里再加点当归……”
这几句是当下中年人的养生常态,说的好像不包含我似的。
以前,吃的多,动得少,身上的肉肉蹭蹭蹭增长,有了中年肥;现在吃得不多,即使运动,跳起刘耕宏的甩肉操,肉不见掉,故有美名“中年发福”。
女子一白遮百丑。没错,后面还有一句,女子一胖毁所有。
我不追求瘦,但期望穿衣好看,体态怡然,如何维持适宜的体重,是关键。
心血来潮,保重一词,印入眼帘。
对于保重的说法,常见的是离行送别,“您多保重……”是常见的客套话,百度搜索一下,方知道保重的渊源之深。
语出《晋书·夏侯湛传》:“方将保重啬神,独善其身。”
“保重啬神”应该是道家思想的一种体现,讲究无用其身无用其神。
清净无为,不去“劳其筋骨”谓之“保重”;凝心敛神谓之“啬神”。
“保重啬神”应该是道家思想的一种体现,讲究无用其身无用其神。清净无为,不去“劳其筋骨”谓之“保重”;凝心敛神谓之“啬神”。
“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其中的“养形”其实就是“保重”的本意。
原来,只知浅层含义的保重,实际上一深究,古人在日常问候中,就把保持体重上升到爱护身体健康的高度了。
养形,即养护我们的身体。
自我强行把“保重”当做保持体重来看以后,就淡定地误认为,不论是掉肉了,还是长膘了,都不能算是爱护身体健康。
一斤肉加在自己身上,分布在血肉之躯的每个角落,可能无感。去市场割一斤肉回来,放在案板上,那是肉眼可见,实实在在的一块大肉。
减重的时候,提起松垮的裤子,腰瘦了,自己的身体有了可感的变化。身体明显轻盈了许多,走路,麻利的带风。
尤其旋转的时候,感受自重轻、阻力小,自己如同一只蝴蝶。
也许你很奇怪,我是怎么做到的。
回想这人生的近四十年,小时候极其挑食,不爱吃饭,很瘦。用我妈的说,小时候若持续挑食,坟头上估计要长成大树了。那时妈妈为了激励我,吃一块肉可以得一角钱。
为了到学校小卖部买可以零食吃,我是闭着眼睛嫌弃的吃肉。现在想来我这个傻妞,红烧肉多好吃啊,现在的我对红烧肉都是很喜欢的态度。
想起妈妈做的红烧肉,尤其是带皮的红烧肉,一层皮、一层肥,再一层精,俗称三层楼。还有一种,两层肥,两层精的,真香。
继续升学……记得在大学的那几年,对体重仍没有很深的印象,心里就没有这个想法,倒记得当时准备考研的那时,和小姐妹晚上在教学楼自习完,就自发到操场上跑步,跑几圈唠唠嗑,那时的我懵懵懂懂的,笃信锻炼身体,考试顺利。
接着,开始职场的历练,专业、精进,进入一家号称黄埔军校的知名咨询机构,“要为工作注入生命的意义”,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用。
加班是常态,北漂的无根感,工作、考证、加班,全身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忙碌的像一个陀螺,压根儿就不会想体重的事,胖与瘦否没有佐证。
也不爱拍照,翻看到以往的照片,那时的我,胖还是瘦看不出来,体重多少不记得了,有几张那时回家拍的照片,有张穿着白色的羽绒服,紧身的牛仔裤,看那健硕的身形,那时的我应属于超重而不自知吧。
说到真正关注体重,得从我怀孕生娃后开始,生完大宝,身体还有些浮肿,印象130+,回公司上班,被人笑称是不是还没生啊。
电脑里留有我刚休完产假回司上班的照片,外出调研的照片、参加会议的照片……恰临陈董来京讲课,小伙伴争相和大boss合影,我也不例外。
于是,我站在穿着笔挺西服boss(相对中年人,保持的相当好)身旁,那胖硕的身躯如吹鼓鼓的气球,是我产后最胖的时候,也是那段回忆的见证。
后在朱Sir的带动下,我开始跑步,并喜欢上了跑步。通过跑步,体重慢慢恢复正常。奥森的环形跑道、温榆河公园、朝阳公园、双秀公园……都有我的身影,跑的最多的是家附近的小公园。
迎着风、听着歌,看过一次次朝阳与日落,我越发喜欢上跑步,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5公里、十公里、半马,在一次次的跑中,我瘦了下来。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开始知道维持体重,是一个多么有力量的一件事。
在减重的过程中辛不辛苦?
这个过程苦不苦,当然苦。说实话,减重没有不苦的。
但是,当一个人能享受其间,感受运动过后的自由和汗水,以及察觉身体上的变化,也就不能称之为苦了。
所谓的自律,其实是延迟满足的乐趣。
口腹之欲当下满足当下快乐,减重之乐,日复一日,积累很多之后才能满足——可是那种快乐,相比口腹之欲,持久而高级。
其实,减重就是在与身体的代谢和口腹之欲、以及自己身上那些懒惰与勤快的此消彼长中博弈。
这一点,尤其在我生完二宝那段时间得到印证,生完孩子,依旧身上的肉一斤没掉。感觉自己生了个可爱的宝宝,留下了寂寞,身上的肉一点都舍不得离开我。
悲催,满身是肉的经历又要循环一回。
站在镜前,拜拜肉、松弛的肚子、腰间的肉褶子、手臂、大腿上嘟嘟的肥肉,让我再次感受产后肥胖的压力。
此时不比往日,疫情的到来,三年的时间,席卷全球的疫情,死亡离我们那么近,对未知的恐惧,让每个人惶惶而又不知所终。
网络、电视、远方的亲戚、身边的友人,爆发出的病痛伤亡事件,人们仿佛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
在生死面前,其余都是一件小事。封闭、核酸、团购是那时的代名词,保护我们自己及身边的人是第一要务。
这期间,吃的多,运动的少,吸收的远多于消耗。对于跑步,我也怠慢的许多,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给自己找一个懒惰的理由,基本就不怎么运动。
疫情消散后,重拾跑步,自重大,一跑就喘,没跑多久就累,每次跑步都要做一段思想斗争。
心里一边想着,好累啊,跑不下去;一边自我激励,不要停,慢点跑,再坚持一公里……
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上,需置办的xl号。记得大冬天的那件黑色大羽绒服,披上身如同隐形了一般。
产后复工后,哺乳期里连续的加班与职场暗轨让我更加敦实。加班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付出却没有任何回报,职场上的业务变动又给了我一个意外重压。
女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吗?因为臃肿的身体,穿着宽松的衣服,无所抱负,内心夹杂失意与愤懑,荒凉的走完余生。
不可以,我不失败,且我不认输。我接受过去的自己,但在这一刻,要从重拾自己开始。
如果说五年前的减重是出于对美丽的向往,现在的我对于减重,是重新开始的坚毅。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我在乎我的体重。按照我的身高,适宜的体重是多少,心里谨记那是一个标杆;看了很多书,逐渐让自己接受平和;刷了很多视频,让自己了解怎么健康的去减重并实践。
接下来的日子,关注怎么吃更健康,结合食物的输入多少,以灵动的运动消耗作平衡。
当心里生出这般意志,在食物面前、在惰意面前,就会对自己狠一些。不吃或少吃,对口腹之欲没有那么强烈。
吃饭或吃零食时,看看配料表,脂肪含量,反式脂肪酸、含糖量……
早在《素问·瘦论》中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饮食过饱,肠胃负担过重,也很容易诱发多种疾病,随着年龄都增长,易患三高、心血管疾病等。
少食,准时限量,六七分饱,才是刚刚好。
每人都一张口、一个身体,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食物。
除了少食,我推崇运动和饮食相结合,毕竟代谢缓慢,少吃多动,控制饮食为主,也需运动为辅,加快代谢。
慢慢拾起运动的习惯,走路开始,跑不动,我就慢慢走,再快快走,继而慢跑、快跑……
当少食多动慢慢的形成一种习惯,继而成为一种生活。在减重过程中,设定不同阶段的短期目标,循序渐进推进,避免反弹。
告诫自己,每体验一种高级的快乐,你就会不自觉看淡一种低级的欲望。
减重就是长期做到一件事:让吃下去的能量,少于每天消耗的能量。重要的不是体重指标,而是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对应着一个体重。
所以,要想长期保持健康体重,不反弹,并长期维持动态平衡,最好的办法是把生活切换到一个更健康的状态。
正如曾听说的一句话
“简单的欲望,只需要放纵就可以实现,而高级的欲望,放纵是实现不了的,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
看着收紧的腰围,我能清楚地感知身体的变化,仿佛在和它对话,这也是一种乐趣。
村上春树说过,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既然肉体是灵魂的殿堂,不好好保重,灵魂如何安稳度日?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没有一个销魂的身体,如何支撑你强悍的灵魂?
亦舒师太也说过,想要优雅老去,“勤力洗洁护理肉身,不烟不酒勿沾毒药,睡眠充足,还有,不可吃饱,常带三分饥。”还有“多享受异性陪伴,勿奢望对方仆心仆命。
在过去的几十年,人生一瞬,犹如水上的浮萍,随波逐流,忙忙碌碌却不知为何而活。
在未来的生命里,减重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种生出的坚强,爱护我们的神殿、强健我们的体魄、庇护我们所爱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减重养生融入生活。
保持生动,葆有真诚,不去强求什么,把减重成为一种习惯,也让一切顺其自然的发生,“天空允许,一切可能”。
对此,说到减重,我有以下三个心得:
一.关于心态上:
1.不要让自己胖太久,脂肪也有记忆,当它牢牢记住自己的住址,怎肯轻易搬离?
2.减重理念要对,吃透一些道理,端正理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减重方式,再去实践,身体会跟着心走。
3.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非专业人员指导的自行减重,平均每周下降不超过0.5~1千克,避免反弹。
4.到瓶颈期,或者停滞期,这个时候总是需要一点耐心,不要摆烂、认怂,下一个进步,转弯就是。
5.偶尔的放纵不要紧,适度尊重人性惰性的部分,但一定记得:消耗一定要比输入多,第二天继续,这才叫坚持。
6.减重的确需要时间和精气神,如果工作已经让人筋疲力竭,那就让计划暂缓,蓄势待减!
二.关于饮食上
1.日常饮食三餐,不暴饮暴食,过晚不食,做不到规律进食,保持个人饮食节奏亦可。
2.少油、少盐,每顿饭吃到七分饱即可,吃饭按照“先吃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的顺序。
3.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一口主食至少嚼5下,不要汤泡饭,待有饱腹感后就放下筷子。
4.不吃高糖食物,比如含糖饮料、甜品、奶茶等,少吃甜度高的水果等,以花生、核桃等坚果作为奖励零食。若放纵,用运动消耗补回来。
5.记住身体不需要那么多热量,尤其人到中年,代谢慢下来,更不需要太多食物,记住那种饥饿的感觉。
三.关于运动上
1.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息,生命不止,培养一种运动爱好,形式不限,在不断重复中形成一种习惯,你将受益终身。
2.从最简单的运动走起,走路,跑步或跳绳的某一种开始,或健身房爬坡走,再慢慢加大运动量,比昨天努力一点点。
3.平常能站别坐着,能走别站着。在工作和生活间隙,保持运动的习惯,动动手、抬抬腿,怎么方便怎么来。
4.充分利用外界的媒介和工具,一个好用的运动app、或参加的某次活动、运动搭子,形成一次次正向反馈,更有动力去坚持。
5.过程中你吃过的苦、挥洒过的汗水,思考过的问题,真的都会沉淀在你的精气神中。
最终,未来得你会感谢今天一直努力得你。共勉
插图来自插画家JB Han,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