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指东夷,中原东部的不开化民族的统称。其实,从考古学看,周代东部的民族,基本上是夏商或者更前部落的后裔,也曾有过文明,只是由于战争远离的中原,生产力发展稍微落后了,并不算是真正的“不开化民族”。
狄:指北狄,中原北部的不开化民族的统称。北部基本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不同,由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中原相对灿烂的固定文明,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明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南蛮和西戎。中国中原一代在古代一直认为自己是发达地区,周围地区在文化上全都不开化,便对周围少数民族形成了蔑视的称谓。
夷狄合起来就是指周朝周边的未开化民族。
诸夏:周朝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即从属于周朝的诸侯国的总称,也泛指中原文明发达地区。
亡:同“无”。
以上的解释历来诸家没有任何疑义,关键解释在于“不如”二字,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第一种解释:不如(或有的汉简上“不若”)意为比不上。《论语注疏》、正义、钱穆引、杨伯峻、李泽厚等都依据这一解释,整句话的大意是不开化民族有国君,也比不上诸夏没国君,因为诸夏有礼仪制度。
第二种解释:不如意为不像。宋儒程颐、朱熹、明张居正、当代华杉等都依据这一解释,整句话的意思是不开化的民族都有了国君,有了君臣上下礼仪,不像诸夏,总是僭越礼仪,哪里还有君臣之礼啊!
第三种解释:主要是华夷之辨的内涵,不讲地理位置,而讲礼仪文明,哪里有发达的礼仪,哪里是诸夏,哪里没有发达的礼仪,哪里就是夷狄。到了清代,雍正搞了了《大义觉迷录》,主要是为了抹杀民族仇恨,缓和满汉矛盾,阐释满清的合法性。
我们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孔子再讲这句话的时候,肯定不是有三个意思,而是只有一个意思,不可能孔子左脑想着诸夏的文化自信,而右脑想着诸夏不如夷狄的文化无奈,所以孔子的原意只有一个。但为何有后世这么多解释?就是因为我之前一直提到的《论语》是断章取义的论断,没有经过孔子本人的删定,没有背景,没有前后文,言简而意不赅。
因此,这就要求解读《论语》的人,自己心中要坚定一个概念,不要做模棱两可的解读。中华文明能绵延不绝,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的渗透,这应该是一种文化自信,不管诸夏王朝如何更迭,君王如何变换,城头大旗倒了又立,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尽管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东周时代,但他对周礼的痴迷程度已经无以复加。所以他做梦都希望回复周礼,而这里面谁当君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礼仪制度起作用,即使没有君王,也比有君王要更进步。
这句话的意思解释如下:
夫子曾经说过:“未开化地区即使有君主,也不如文明发达的华夏没有君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