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年迈, 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常态,而又是人到中年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之一。
这段时间,看到了不少关于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留守老人的新闻,每一篇都令人痛彻心扉,让人扎心不已 。
打开百度,从九旬老人以断食方式结束生命,到白岩松谈养老,再到只见孩子笑,不闻老人哭等等,一系列关于呼吁关爱老人的文字。
刚才又在家庭群里看到老妈转发的一篇文章,来自今日头条的《80岁老人写给四个儿子的遗书》,遗书里写到“谢谢你们照顾我,但我后悔生下了你们”。
读后,震撼有余的同时,似乎也看到了年迈的老人,对子女失望之后的内心写照。
虽说,这篇文章写出了天下所有遭遇子女不孝顺老人的心声,但当老妈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我们看时。感觉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谓,文为心声,那是父母对作为子女--我们的期待和警示。尽管,他们的身体还算健朗,还未到需要我们床前伺候的地步。
中午吃饭时,年迈的婆婆,聊到她们老家那边,有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因为不堪忍受儿子,媳妇的虐待,喝农药自尽了。问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午后,独自坐在电脑边,看着老妈转发的文章,想着婆婆说的这些话,我几乎崩溃。做为女儿和媳妇的双重角色,感到无比的“压力山大”,都说人到中年不如狗。确实啊,到了中年的女人真是连“狗”都不如。
这两天,与女儿谈到新学期,住校每周该给多少生活费的事情,就这个问题给她一些建议,而她却因为觉得不合理,为这事跟我小吵一架。
下班后,工作不顺,心情不畅,回到家中,不想说话,被女儿怀疑无端发脾气,被婆婆怀疑,在摆脸色。
独自回到房间,想让自己自己静一静,未曾走出房间跟老人聊上两句,却被视作态度冷淡。
于是只好,无话找话,匆匆与老人聊两句,幸好婆婆的手机响了,当她接电话的那瞬间,我终于可以回到房间做自己的事情了。
自从公公几年前离开之后,婆婆除了第一年之外,几乎都和我们住在一起,身体也从之前的硬朗到现在的体弱多病。
尤其是上了八十岁以后,更是三天两头的不是吃药,打针,就是住院。肺病,颈椎病把一个曾爽朗而健硕的老人,硬生生的折磨得瘦成一把骨头。
虽说兄弟姊妹五六个,可每每谈起老人照顾的问题,他们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等老人好些就接过去照顾。对此,我和老公已见怪不怪了。
九月一号,顶着炎炎烈日带着刚上高一的女儿去外语学校去报到,从分班到分寝室,再到开家长会,整整折腾到下午五点多钟。
原以为将女儿交给学校就没事情了,谁知道又突然被告知学校放高温假。不得已,又只好重新为女儿补了一张返程票。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累了一天,躺在床上,想着这一整天的经历。虽说送女儿去上学,被告知放高温假,心中有些郁闷,但是收获也不少。
其一,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他们的班主任和其它科的授课老师,感觉每一位都是非常优秀的。不愧是名校,果真有名校老师的风范和气度。将女儿交到这些老师手上,也可谓一百个放心了。
其二,就夫妻关系,有所重新认识。当女儿将我和老公抛之脑后,用百分之五十的激情投入到他们的新学校,再用百分之五十的热情去拥抱新室友时。
我们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父母无论为孩子付出多少,他们迟早会拥有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新天地。渐行渐远,是父母与孩子必然要经历的。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而同样,夫妻间无论有多少关于鸡毛蒜皮的误会,最终还得去面对“不堪”的彼此,走完相互陪伴的一生。
左手孩子,右手老人,中年的我们一路负重前行。明知道未来风雨兼程,可我们仍会为了肩头的责任与心底的爱,去拼搏,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