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
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副将居于左边,主将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理解】
由于帛书《德道经》第七十五章与该篇通行本相差较大,所以写出来作为参考:
第七十五章 貴左(31)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龐爲上
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
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是以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
殺人眾,以悲依立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解释如下:
兵器呀——不祥的東西,萬物都厭惡它,所以作爲尚有欲望而正在修證的人一定要遠離之。君子者樂助人又能謙下,故居於左;用兵者崇尚武力,發號施令,故居於右。
所以吉慶之事喜得相互輔佐幫助而尚左,喪事希望得到上天保佑而講究莊嚴,故尊右。
所以偏將軍(副將,輔佐主將)居於左,上將軍(主將)居於右,這是說以喪禮的順序居位。殺人眾多,以悲哀之心靠立一起默哀;戰勝以喪禮的方式對待,而不是炫耀。
这里主要是通过礼仪的维度,通过居左,居右来表述作为君子应该秉承的一种对待战争的态度,古代的时候征战连连,国家并未统一,所以频繁的爆发战争是经常的事情,但老子对待战争的态度非常的明确:“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一个真正修炼的人要懂得这个道理,战争是作为君子最下下策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要懂得远离让自己后天意识欲望控制的环境,遵从先天自然的规律意识。
这里的左和右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左右,有关联,但更多的是指的内心的态度,左代表着谦卑,因为古人对“左”都是有贬低性质的,例如“旁门左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右”字从口,更多的是指的夸耀,当仁不让,逞强的意思。所以这里的左右说的其实是两种不通的态度,分别代表着谦卑、低调、看轻和逞强、高调、看重。那么老子的哲学观点里面更偏向哪一方呢?柔弱胜刚强,知强守弱,知雄守雌,这从来都是老子所主张的处世观点,左与右不过是处理不通事情的不同态度和方法而已(站位的次序就是具体表现的方法和形式)。所以吉祥喜庆的事情都是崇尚谦虚低调,而丧礼等不好的事情都是崇尚与看重严肃有仪式感,打仗的时候,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副将辅佐主将,所以尊卑有序居于主将左侧,那么主将位于副将右侧,右侧更代表看重,代表着用对待丧礼的仪式感对待战争。战争杀人太多,要以哀痛的心情看待,而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对待死去的人。这其实代表了一种仁爱,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其实是遵循的一种自然规律和法则。
所以老子的哲学无处不体现着道的规律遵从,通过我们对德的把握使用从而达到做人的“圣人”境界。通过这一章也能看出老子的仁爱之心,用于现代很多方面都非常适用,例如家庭,企业,社会等方面的管理,要我们抛弃私欲,少一些个人主义的利己之心,多一些符合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利他之心,有奉献精神。在家为孩子老人妻子丈夫家人无私的付出劳动;在单位为同事、企业发展无私奉献帮助;在社会为不如自己的人和事情提供帮助奉献力量等等,这样才符合个人成长发展的正确规律,才会被众人和社会所接受,那么事情才更容易成功。
其实成功的奠基石就是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符合规律,那么就是“道”,有了道之后,“德”就是围绕这个“道”的规律原则不断的做,通过实践来得到最后成功的结果。不禁感叹一部《道德经》深藏多少功与名,而老子却是“功成身退”,遵循了天之道,内心油然升起一股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