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逛历史版块时留意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杨贵妃真实死因。
文章内容大概是讲杨贵妃其实没有死在马嵬驿,而是偷偷被唐玄宗保护起来,让另一名宫女待她受死,之后让杨贵妃东渡日本,最终老死日本。
看完这篇文章以后我特别好奇,我也大概就知道杨贵妃自缢于马嵬驿,多的好像没有去了解,然后去翻了翻《新唐书》和《旧唐书》,大概心里面有了个底,写下这篇文章,是想以后在讨论杨贵妃死因时能够拿出来。
那篇文章里面引用了民国时期一位学者的文章,是红学家俞平伯早在上世纪20年代,在《(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一文中,认为据白居易《长恨歌》内容,玄宗从四川回朝路过马嵬驿时,却找不到杨贵妃的尸骨,说明马嵬驿兵变中被杀的是另外一个人,而非贵妃本人。真正的杨贵妃可能金蝉脱壳,流落到当时的女道士院。
对俞老先生我要提出两点质疑,首先《长恨歌》不是一首纪实诗,我粗略翻了一下,所引用的内容应该是来自于“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一句万不可翻译为找不到杨贵妃的尸骨,最好是定为找不到活着的杨贵妃。其次白居易在后面也写到“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这句话给了人无尽的遐想,无法判断这个一别是生死之别还是空间之别。
有的日本学者也认为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没死,以平息叛兵众怒。而杨贵妃则被护送至海外,逃到日本久谷叮久津。唐玄宗也知贵妃未死,返朝后便遣方士“上穷碧落下黄泉”寻找。
这一个就更加扯了,在古代想去日本不是想去就去的,元朝发兵攻打日本去一次输一次,鉴真东渡更是困难那么大的事情每个几年时间装备不好。而且还有一点,马嵬事件发生在安史之乱时期,那时候的李隆基和他的一大票随从在陕西,东边是安禄山和史斯明的大军,西边是吐蕃大军,杨贵妃如何东渡?退一步来说,收复了东边让杨贵妃跑去日本,那么疑问又来了,安史之乱爆发的“理由(安禄山公布的理由)”是要诛杀杨国忠这个“国贼”及其家人,如果安史之乱平定,就没人会威胁到杨贵妃的生命安全了,又哪来的必要去东渡?
再翻翻新旧唐书的记载,如下:
《旧唐书》: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新唐书》: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约为兄弟……禄山反,以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於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马嵬,陈玄礼等以天下计诛国忠,已死,军不解。帝遣力士问故,曰:“祸本尚在!”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
两本书对于杨贵妃之死记载的出入不大,都是在祠或庙里缢死,但是想要推翻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谣言自然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证明。
在被称为帝王权术之书的《资治通鉴》里是这样记载的: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这本书对高力士劝说(威胁)李隆基的话语更加详细了些,但是其死法又像是高力士将杨贵妃勒死,在上面引用的书里也只对杨贵妃的死法用“缢”这个说法,无法确定是杨贵妃是“自缢”还是“被缢”。
再看看成书于唐朝的《唐国史补》: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翫,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
这一段记载的更是简单,不过在唐朝人看来只是把杨贵妃视为一个政治牺牲品,不会用太多的浪漫主义来表达自己,但是后面还开了个小玩笑,依靠这个还可以致富。
而在《玄宗本纪》里,记载的更是精简,没耐心的直接看最后一句: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奏曰:“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怨。今国步艰阻,乘舆震荡,陛下宜徇群情,为社稷大计,国忠之徒,可置之于法。”会吐蕃使二十一人遮国忠告诉于驿门,众呼曰:“杨国忠连蕃人谋逆!”兵士围驿四合。及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兵犹未解。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那么所举出这些例子,是我所看到的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论证,这一些是历史学界认可度较高的书,我所引用的也只有这些家喻户晓的史书,如果看官对杨贵妃之死有所疑问可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