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就常常听社群的姐妹们说起蒋勋老师将红楼梦解说得很妙,而且可以通过有声书的方式来听取,非常方便。我大概两周前开始尝试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用凤凰FM手机app听取有声书,谁知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已经听到了第十二回(每回分上下两集,每集约75分钟),一方面欣赏蒋勋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方式,另一方面也为《红楼梦》作者的悲悯情怀和“佛心”所感动。忙推荐给好友们,个个都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他们不仅听书,还要看文字、看原著、看电视剧,都为《红楼梦》和蒋勋老师讲解的魅力所倾倒。
尽管《蒋勋说红楼梦》的有声书比文字要冗长一点,也时有重复,甚至偶尔前后不一或者出现小错误。但瑕不掩瑜,如果不是因为蒋勋老师的讲解,我不可能对《红楼梦》有这般完整而细致的了解。同时也是借由蒋勋老师的讲解,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领悟作品和作者的伟大。
不谈“红学”,只讲人性
蒋勋老师开篇即说明,自己不会以“红学”探究的方式来讲解本书,希望更多贴进作品本身,而非纠缠于考据的细节。我听来也觉得蒋勋老师更侧重解读作品的文学性,包括趣味性和知识性,以及其中透露的人性。
最令我动容的是蒋勋老师讲到《红楼梦》作者(暂且认为是曹雪芹:))所表现出的悲悯情怀。作者用全知观点来写作,像一面镜子一般如实地反映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不做价值判断,不表现好恶,不区分“好人”和“坏人”,也没有偏爱的角色。这在世人普遍讨厌甚至唾弃的小人物或者“坏人”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而蒋勋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具有悲悯情怀的人呢。他说文学就是他的救赎。在他被同事的心机和算计折磨得深感痛苦的时候,也忍不住会去恨ta,但他回家会用文学的形式把故事写出来,或许就是通过换位思考去体悟和接近每个人的生活,进而会获得难能可贵的理解和宽恕。
作者的悲悯情怀令人感动,可能与他当时已经历尽人世沧桑有关。当他回看这一大家族从繁华走向落败的过程,恐怕他不免会产生一切皆是幻影的感觉。到那个时候,曾经的孰是孰非、恩怨情仇,又有什么要紧呢?
蒋勋老师又进一步解读说,虽然作者认为一切皆是空幻,但仍然竭力细致地描写每个人物的执着。尽管人生到头来皆是一个“空”字,但走在人生历程上的我们,还是要有所执着。空幻归空幻,执着归执着。
那个青春王国
蒋勋老师反复提到《红楼梦》是一部关于青少年的作品。似乎始终在哭泣的黛玉、顽皮好动的宝玉,甚至劣迹斑斑的薛蟠、情欲缠身的贾瑞,都必须要用青少年的视角去理解,才会明白小儿女们的所作所为和情思愁怨。他们的很多行为和想法在成年人看来似乎都是不可理喻的——而这是因为我们经常忘了自己在青春期时往往也会如此。
蒋勋老师不仅用自己和学生们青春期时的事例来帮助读者理解,也常常会提醒我们,在和孩子们沟通的时候,别忘了经常用他们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世界。这一点在父母育儿时尤其值得注意。
不仅如此,蒋勋老师也将读《红楼梦》所体察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辅以事例来讲解。平等的对话、畅快的沟通和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是教育应该时刻注意体察的。蒋勋老师尤其倡导文学救赎在教育中的意义:如果青春期春心萌动的少年能在书中读到贾瑞被对王熙凤的情欲所折磨时,或许就会感到一些释怀和宽慰,明白自己不是孤独的、自己的所想所为是正常的,从而找到正常宣泄的出口,反而不致酿成恶果。
文笔、语言、构思、细节、辞藻……无一不精彩
蒋勋老师在讲解《红楼梦》具备的这许多人生深意之外,还常常称赞这是一部精彩的小说。时刻提醒我们作者编织和勾连情节的功底不可谓不深厚;时不时穿插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令人拍案称妙;而书中所详细描述的建筑、习俗、饮食、人情、风物则为现代人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提供极佳的百科全书;而书中的赋、诗、曲等,则充分地展示着作者的文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最令人称奇的是,作者仿佛千面人一般,在描写每个人物的时候都能用ta特定的讲话和做事习惯来体现和塑造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时而是讲话文绉绉的黛玉,时而是家长里短的七姑六婆,转眼又成了满口秽语的小厮。甚至作者把家学里的打架场景都描绘得惟妙惟肖。实在令人叹服!
我想,正是这种自如换位的能力,也是作者具备“佛心”的原因之一吧。蒋勋老师也说,他读《红楼梦》的时候会忍不住想,自己身上是不是偶尔会有很多书中人物的影子?尽管不喜欢贾政,可自己做教师的时候是不是偶尔也会化身为他,把学生骂一顿才感到痛快?好的作品就是这般发人深省,同时还能给予知识和趣味,同时充分展示了写作技巧,读来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