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日本,日本人尽管是与华人无二之人,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日本人更精神,更文明风范。再参观日本军队,军纪严格,令行禁止。令留学生多为赞叹:不怪乎日本战胜我大清国和沙皇俄国。
陆光熙讲性命之学,重实行,慨念中国之不振,遂东游日本,学武备,与士卒同习兵法。陆光熙自题丙午岁(1906年)日记诗一绝云:
“三十年华一瞬过,云烟尘土两蹉跎,
待当除夕从头数,醉里光阴有几何?”
表达出陆光熙寻报国之路内心的苦闷矣!
适时,驻日公使馆为搜集孙中山煽动革命之证据,以及收集留学生中同盟会成员,妄图打击革命志士等目的,自1905年以来,驻日公使馆派员在留学生中网罗人员,意图进行暗中调查,拟发现可疑的激进分子,适时打击。
陆光熙系达官子弟,是进士出身,又是学务处派日留学生,公使便将陆光熙视为“自己人”而被单独约谈,拟网罗并通过陆光熙能接触留学生的机会,伺机打探更多内部消息。
面对此种约谈,让陆光熙成为什么“内探”,令其成为一个不仁不义之徒,陆光熙感觉厌恶至极,这简直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尽管陆光熙与同期的黄郛交情甚笃,受到黄郛很多的思想启发和影响,也知道一些人以革命之名义而加入了“同盟会”的留学生,但陆光熙从始至终坚决不从公使之意,坚定地回答公使人员曰:“我初来乍到,一切有所不知。”公使又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拟惑陆光熙陷落,但陆光熙只坚持自己的“不为间隙”之道。
受黄郛等先锋思想同学的影响,陆光熙毅然学样剪掉了跟随自己,也栓住了自己的这么多年的“牛尾辫”,整个人似已经脱胎换骨,全然一派新青年斗士。
后来,当黄郛知道公使在暗中调查之事,且陆光熙从未透露任何消息或出卖过任何人时,黄郛盛赞陆光熙“血性忠诚”。
1907年3月,在清廷多次交涉下,日本外务省“礼劝”孙中山离开日本,将孙中山驱逐出境。
话说陆光熙从陆军振武学校毕业后,继入日本陆军联队步兵大队实习,于1907年4月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七期学员。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任务是实施初级军官教育,以培养初级指挥人才为主要目的。待留学生来至陆军士官学校,见校正门朝着南向开,进校园则是一个大的军训操场,坐北为二层办公及教室楼;东二层厢房为学生宿舍,西厢一楼为学生食堂,二楼为宿舍。所有楼房为木质架构并由泥土砌呢而成,防风雨亦防寒。
此所谓宿舍仍为一大间房间,学员们东西相对而卧,而同侧床铺间相隔半米距离;床架为钢架床,四角有滑轮,可折叠,铺为稻草,相对厚实,由床罩覆盖;床铺之上靠墙挂有个人的书柜:一暗门为私品,一敞开柜为日常被褥及洗漱用品,整齐划一。
食堂则是同样大小的几个房间分开而成:木质长桌及长凳在食堂中间排开,一式的进餐用具,学员在房间中间的并排餐桌上比邻而坐,按时按量共同进餐。而食堂前端有一台,台上置一小方桌,供监管师独坐,并监管用餐过程,要求食无言。
每天有早操,列队训练,有晚课,温习当天所学内容。待回至宿舍,学员们才得以放松并畅谈赴日心得。
学校每月有小试,由各兵科教主持。半年一中试,校长出临每科的考试。一年则大试,由日本陆军卿或参谋部长主持。中国留学生初入校时,与日本学生一起上课,但有些课程禁止中国人学习。或许是因为日本有若干秘密,不能让中国学生知道。校方对人数较多的中国学生,曾设“中华队”专门管理。
着装上,中国留学生一式如日本学生一样的陆军或海军的短打扮制服:大檐帽、带肩章黑色军服、腰带外扎、黑皮鞋。这与大清朝船政学堂里大马褂的打扮形成鲜明的对照,也令留学生感觉有趣但确实方便。
一期赴日的留学生们,被二期学员视为老大哥般敬仰,并诸事多求教于学长。陆光熙参与考核学员并与一期老大哥们多有接触,与阎锡山交谈过,也为一期老大哥们的革命志向而备受激励。因其身份,特别是人品善良,故党人、逋客皆与陆光熙往来甚多。
在同盟会基础上,二期的陆军士官生黄郛等众多人士加入革命志向,并由黄郛、李烈钧等在东京组成“铁血丈夫团”,代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之意,鼓吹反清革命。其成员多属同盟会员中留日陆军士官学生。陆光熙有同情革命之思想,但让陆光熙做出加入革命,其仍是无奈。
陆光熙世家从文,从父而略有保守派思想,虽是达官之子,又是个翰林,思想却比较新,还不是个顽固腐朽之人。陆光熙与同盟会人员鲜有接触,或者说是同盟会会员对他不露革命痕迹。陆光熙虽不象同盟会员要推倒满清政府,建立民国,他却想立宪维新,象康梁那样希图改变中国面貌。
陆光熙虽然对大清的贪官污吏很是憎恶,对大清的腐朽没落有些失望,但让他去革皇帝的命就如革他老子的命,他是万千做不得的。陆光熙思想趋向新派,却似受“保皇”及效忠大清思想的禁锢至深,并不希望大清死节。所以并不热衷加入开展革命,而是在寻求某种温和的救国之道。
在日本,接受新事物及新思想,虽然时常受到某种革命召唤,陆光熙心潮澎湃时即披衣而起,冲向屋门,欲投身革命洪流中去。但每每欲推开那扇陈旧之门的一刹那,陆光熙还是犹豫了,慢慢地又退了回来:去革皇帝的命?去革吾老子的命?如何使得?
陆光熙丧气地坐回床板上。无解之思,无可奈何之抉择。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革命?保皇?这个选择与取舍令陆光熙这个被皇权绑架,不敢忤逆了的青年人十分苦闷而不得其解。
苦闷、彷徨。因此,陆光熙更醉心于研究日本文化、医学等,并且进行中日文化对比之研究,寄望于另辟蹊径,找出一条温和的救国之道。
欲知陆光熙在日寻求救国路,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