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把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意思就是对大势的预测和对应的趋利避害。微观的能力是指一个人回到具体情境和当下,从自我出发,做选择的能力。
宏观能力重要吗?当然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局势观,难以看的高,看得远,难以得出不同于乌合之众的结论和观点。宏观能力更像是一种方向选择的能力。
但相对而言微观能力更为重要,因为不论多么伟大的想法和创新,最终都要回到具体情境中。这时想法会转换为一个个具体的,琐碎的小问题。只有一步步解决这些小问题,积累相对应的各种能力,才能用时间积累出一个伟大的创新和成功,或者对平凡人而言的相对成功。
想起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故事,小时候经常拆散家里的东西再拼起来。甚至连摩托车也敢拆,为此没少挨父亲的打。拆的久了,拆的多了,从一个个零件拼接中锻炼的微观能力也就不断加强。以至于后来萌发的造汽车的想法,甚至无畏的说出:汽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把两辆摩托车焊在一起吗?
因为他在反复锻炼微观能力,面临的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把一个个零件拼接成组件,再把一个个重要组件连接成机动车。他的眼中并不是一整辆汽车的虚幻和一套完美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零件的拼接和琐碎的小问题。
但在那些有宏观视角的高级工程师看来,造汽车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他们可以列出一系列的难题:发动机,底盘,轴承等等等等。这些难题固然存在,汽车也远非摩托车焊在一起那么简单。但李书福从具体情境中慢慢研究,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不去考虑太多宏观上的事,造车就变成了一种希望的正向积累,变成一件可能的事。工程师却因为这些宏观视角束缚了自己,在脑海中不断的自证预言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结果造汽车就真的变成了一种幻想。
如果我们醉心于宏观猜测,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精力和注意力就会被占据,去预测那些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问题。可悲的是所谓的理性预测,由于逻辑漏洞和掌握的有效信息的匮乏,本质上只是我们拍脑袋的结果。猜对了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聪慧,猜错了则会归咎于大环境的不好。这些情绪久而久之会蒙蔽双眼,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就失去了弥补欠缺能力的机会。
更进一步说,宏观能力固然重要,但有可能让我们陷入到加强宏观能力并非为了提高自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预测,期待得到正反馈的陷阱中。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人学习知识是着落于自身,今天的人学习知识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相对而言,宏观能力像是今之学者,微观能力更像是古之学者。
然而大环境并非我们能左右的,也难以预测。对个人而言,最明智的办法或许是效仿古之学者。放弃那些自以为是的揣摩,放弃正反馈带来的安全感。把自己置于具体的情况中,不断思考,判断,修正,提升。
用自己认知的提升来应对复杂的世界和不断变化的环境。有基于自己的稳固价值观,同时随着环境而改变,不固化。一切的稳固都是基于自己的判断,不被外界所影响,一切的变化也是也是基于自己的判断,不固守一隅。这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筛选信息,严密逻辑,持续行动试错。自己做决策并能提出相应依据,同时为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
想清楚了这些,不仅个人认知有了提升,生活中的一些困扰也有了答案。比如拒绝的艺术。有时别人的请求虽然我们内心不想答应,但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拒绝。表面上你是一个好人,其实你只是一个烂好人。帮助别人并非出于你的真心,同时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你本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些更有意义的事,这些事能提升你,让你积累出更多的能力,更有效的帮助更多的人。在那些你不好意思拒绝的背后,也是一种类似于今之古人的做法:我希望通过这件事,让别人高兴,得到别人的认可,认为我是一个好人。而本质上你是不是好人,并不由这件事决定。你不会因为为别人做了一件事就变成真正的好人,也不会因为拒绝这件事就变成不好的人。
因为作为一个好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会照顾自己并且爱护自己,也就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牺牲自己取悦他人。
所以,像一个古之学者一样更自私一点,把修行着落于自身而非外界的反馈,在具体问题中学习和积累更多的微观能力。摒弃对宏观的不切实际的预测,还有责任道德那种假大空。首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好人,一个独立的不依赖的人,才是迈出有能力和担当的第一步。
熊逸说的好:所谓人格修行的目标,是从一只必须和人亲近的狗,变成一只可以适当孤独的猫。
自身独立,可协作。这或许才是成熟的真正标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