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前世今生丨《你好,焦虑分子!》
疫情从2020年一直持续至2022年,还没有回转之象,我们时时处在封城、抢菜、密接,甚至失业这类字眼之下,试问一句,你焦虑了吗?
焦虑,一个乍一看十分负能量的词汇,我们人人与之相伴,焦虑感的存在也常常使得我们困惑不已,更有甚者,犹如接受酷刑般备受其折磨。
莫泊桑说过:“真正令人害怕的只有无法理解之物。”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焦虑”背后的故事,追根溯源,对症下药。
作者简介
《你好,焦虑分子!》一书的作者为法国知名精神分析师阿兰·布拉克尼耶,他不仅有着扎实的专业素养,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有《情绪的性别》、《青少年指南》等。讲解问题全面、系统,表述生动、清晰,文本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内容梗概
本书共400余页,第一部分,通过12把钥匙,如你的想象力是否过于丰富、你是否有难以释怀的倾向等等问题,做出针对焦虑性格的诊断,打开焦虑者的深宅大门。
第二部分,按照三个不同的标准进行描述,区分出几大类焦虑者的类型。
1.按照焦虑的强度可以区分“有点焦虑”和“极度焦虑”的人。
2.按照对主体日常生活的影响,区分出好胜型焦虑者,创造性焦虑者,自省型焦虑者。
3.按照社交行为,区分外倾型焦虑者,内倾型焦虑者,以及时而外倾、时而内倾的外倾-内倾型焦虑者。
此外,还有悲观型,奉献型,嫉妒型等。可以了解到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强迫症、焦虑抑郁症等情况。在这一部分的第十章还特别提出了儿童的分离焦虑症,并进行了分析。综上,还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焦虑分子”。
第三部分,讲述了焦虑的作用及“好处”。
如:好的焦虑能够让人随机应变,催生好奇心、创造力、知觉和智慧等。
第四部分,追根溯源。焦虑性格发生的原因、方式,描述了对人类焦虑的两大原初支柱,抑制气质和“不安全的”依恋。
第五部分,既自助也助人,从而缓解焦虑,以应对生活的压力,继而帮助每个人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如有必要,还可以改变自己。
启发
1.焦虑不可怕,接纳它,与它和平共处!
正如书籍封面所言:“焦虑有一副多变的面孔,我们可以令其成为盟友而非死敌。”
焦虑也是有好处的,并不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大多数人都承认焦虑的存在,在生活中也能够对焦虑加以管理,不让它成为情绪的附庸。这也正是作者文中提出的典型的“有点焦虑”的人。
①.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焦虑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就像耶斯基-多德森定律一样,呈现为一个倒U型的曲线。意思是:当你不焦虑或焦虑程度很低的时候,工作效率也很低,当你焦虑程度很高的时候,工作效率同样很低。但是当你焦虑程度适中的时候,工作效率就会最高。
②.歌德在75岁时觉得自己就像少年维特一样满怀激情,他爱上了一位17岁的少女并向其求婚,但遭到了拒绝。为了应对这个新的焦虑事件,歌德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
可见,适度焦虑有益而无害,不止体现在以上两个方面,好的焦虑还可以启动其防御机制:随机应变、升华、无私、幽默、置身事外。
2.自助
如果你陷入极度焦虑状态,又渴望摆脱它的负面效应,应当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可以去接触性情平和的人,从而安抚情绪。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如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将个人烦恼转移到书中人物身上;通过写作,掌控焦虑,驱散疑虑,看到内心的纷乱;调整心态,将威胁转化为挑战。
再次,更好地运用调整策略,转移注意力。可以是认知的替代或行为的替代等,如游戏、收集、艺术,体育活动、休闲活动,还有一种不太适用之法,如适量饮酒、服用药物(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等。
另外,书中按照挂虑者,焦心者或忧惧者的区分,也有其分别适合采取的策略。
最后,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体。如:在合理的时间就寝,不要失眠;保持饮食的平衡,不要暴饮暴食;加强体育锻炼,释放身体压力;水疗法也可以一试。
3.助人
首先,焦虑者需要感到被爱,这就需要我们有共情的能力,又称“同理心”。学会倾听对方,毕竟焦虑也需要与人分享。
其次,鼓励。尝试帮助其有所行动,从容易的事情入手,长期的自我准备,积极地暗示。
再次,如有必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会给予相关的心理治疗等。
小结
焦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绪,我们可以与其共处。而焦虑者在面对自己的焦虑时,往往会觉得是在孤军奋战,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焦虑”,了解焦虑人格的成因和应对方式,既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又可以了解身边之人,进而与焦虑和平共处,最终有效缓解焦虑的负面影响。从这本书中,你一定可以在适度焦虑与极度焦虑之间,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