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最初见梁武帝,不投机,失去统治者的支持,就在少林寺面壁,后传法慧可后,禅宗就到了安徽,从安徽沿着潜山、太湖、宿松、黄梅一直到广东北部的韶关,然后折返江西湖南,到晚唐又传播到福建。传播路线大致如此,当然还有些支线,比如河北、陕西与河南。
江西、湖南的祖庭,某甲基本上都去过了,大致观览一下而已,时间精力有限,也没有深入停留。至少知道了禅宗祖师们当年的根据地,留下一个地理上的直观印象,当中自然有一些感触领悟,不足为外人道也。
某甲去安徽的动机一直不强烈,大概因为几年前到过天柱山下的三祖寺门前,虽然没有进去,总算是知道那个地方。同时,对于二祖寺,某甲一向是持怀疑态度的,为何呢?达摩,慧可和僧璨,某甲觉得当时并没有寺庙的,只是隐居的一个山洞。所谓二祖寺,是后人弄出来,有点纪念意义而已。
但是,心中放不下,是因为对白云守端禅师的景仰。白云山的海会寺是守端晚年栖息之所,应当在他甩掉九江圆通寺住持之后。守端出场,禅风激扬,颇得当时老禅师们的欣赏,要不然,圆通居讷怎会让住持的位子给他呢?
守端年纪不大,是名符其实的少年长老。当年法演求学到浮山法远那里,法远推荐说:守端虽然是个后生,也未谋面,但我看他关于临济的偈颂,有过人处,我老了,教不了你,你到他那里去吧。
法演到守端那里,请教云际参南泉的公案,被守端大声呵斥,法演当下领悟,于是献投机偈: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但此时,法演还没有彻悟,等到法演放下各种知见时,一路奔跑来见守端,守端为他手舞足蹈。
海会寺在太湖县的小池镇,坐太湖到小池的公交,到国道路边的海会寺大牌坊下,往牌坊通往山里的路走就可以了。大概3公里的样子。快到时,只见道路右边下的金黄的麦浪,农人正在田间收割脱粒,看来,“山前一片闲田地”是即景的。当然,这个偈子中闲田地指的是心地,本地风光。
海会寺如今是尼众寺院,寺院后山是白云祖师塔,据介绍,年代久远,只剩塔基,现在的塔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修建的。塔下围坡有块照壁,照壁上书写的偈子很有名: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如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个偈子守端念给杨岐方会听之后,方会笑笑,不发一言,然后就走了,守端就懵圈了。这可是守端的剃度师,茶陵郁山主的成名偈啊。有什么问题吗?一晚上想这个问题,方会禅师为何发笑呢?不得解。
第二天忍不住问方会,方会就说:你昨天看傩戏了没?守端说见到了。方会说:你比不上那些演傩戏的?守端很惊讶,为什么呀?方会说:他们喜欢人笑,你却怕人笑。守端一听,言下大悟。
杨岐方会实际上是平地起波浪,故意设疑。知见透彻,心地很稳的人根本不会上套,而且会反击,守端迷闷了一晚上,面对方会这样的权威角色,貌似在否定,心地就不稳了。待到方会透露意图,守端就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知道怎么承担悟境。
弥陀经中,佛陀是说念佛是世间难信之法,这个难,就难在念六个字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利益呢?得阿鞞跋致不退转。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其实,禅宗一法也是难信之法。因为对本心的领悟和承担,是不容易的。
难信本来面目,人人具有,难信从来未曾失去,即便有所领悟,但如同婴儿,没有大的功用,也不会相信不疑。世人的习惯,从来相信看得见摸得着,有大功能的东西,对这样无形无相无法言说的东西,的确很难相信,更何况承担起来。
古代禅师,首先是盲信,相信这个明眼宗师,带着自己,必然亲历本来。或者通过修证,直接亲历,方才相信古圣先贤,所言不虚。因为亲历,从而承担不再疑惑,此后笃定,信仰变成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