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年秋九月朔四日,与湖广黄陂周鉴三为寓于山西吉州旅舍,话至夜分。三为年二十六岁,天资直实,有志向道。
三为问“格物”之《补传》。予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足下照这四句➊字字体认,自见。”三为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有此心,自有此知。”曰:“那两句!”三为沉思。予曰:“不要这样想!”三为即应曰:“我晓得了。我才着想,几乎又与往尝所见同,得先生说‘不要想’,我即一下截住那里,就活现现进裂出来。既说‘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是吾心本有此知,则吾心必本有此理。只该说‘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人心莫不有理。即心即理,即理即物,即心即知。穷吾心之理,致吾心之知,这格物何等了截!”喜曰:“足下恁么伶俐!”三为曰:“得先生一提,我才不去想,不然我又摩在一边去了。”予曰:“虽是我教足下莫想,然足下就能斩然入想,此非大勇不能。一念斩不住,千念万念从此攀缘而起矣。”
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页,“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由此可知,此处四句指“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四句。
薛文清见花草茂盛,曰:“此即‘显诸仁’。”愧庵曰:“花草茂盛,即‘显诸仁’,即‘藏诸用’。人只知体是藏,不知用正是藏;人知用是显,不知体正是显。此理真是体用一源,显藏无间。”黄陂周三为云云。
又与三为论小德、大德。三为曰:“‘敦化’即是‘川流’,‘川流’即是‘敦化’。”又与之论《鹤鸣》。予曰:“‘鱼潜在渊,或在于渚’,言微之显也;‘鱼在于渚,或潜在渊’,显而微也。此所谓‘显微无间’也。《诗》善言性哉!”三为曰:“潜渊底就在渚,在渚底就潜渊。”
愧庵又曰:“当时只知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谁能洞此显微之机?若果洞得,则张丽华便是韩擒虎。‘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丽华安能沼陈哉!”
秋九月初八日,在吉署与乡宁卢石功论《春秋》不著事应。石功曰:“这就是夫子所云‘邱➊之祷久’底意思。”予深喜其言,曰“‘救天之命,惟时惟几’,就是此意。”与之论《格物补传》,所见与三为同。又与论三为“鱼潜”语,石功曰:“所以圣人说‘显诸仁藏诸用’,仁在内倒谓显,用在外倒谓藏。”予曰:“此理无一息不照着,无一息不密绒,真无端倪可寻。流行皆未发,翕聚即散舒,寤寐总是这个造化人身,显微无间。”石功叹曰:“非天下之至精,不能与于此;非天下之至神,不能与于此。”
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页、“丘之祷久”。由此可知,“邱”字疑为“丘”字。
予别家擎天三十年矣。擎天判会安,八年,转吉州牧;天资真诚,淡泊清操,有古人风。每思念先人忠孝节烈,辄泫然泣下。乙亥九月朔五日,予至署,每晚坐至夜分。尝曰:“夙夕凛凛自捡,惟恐有一事拂乎民心,负不忠、不孝、不仁之大罪。”以故居官十五年,穷约皆所弗恤。吉人肖象尸祝,称为“杨青天”(即杨应魁,今升吏部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