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61218)读到的这个部分(p.201-p.219)是讲临终中阴到法性中阴如何发展的过程。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临终前外显生命体征渐渐消失和消失后直至心体母光明出现的这一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地水火风识”等五大的次第的分解和最终“最胜空”的出现。我们众生生命的形成是“从自性光明生无明,由无明生空,从空依次生风、火、水、地四大,四大集起色身”(《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以,当我们在临终的时候,神识、气与四大肉身分离是逆出生时的次第而渐次发生,即“地界入水中,水界入火中,火亦入风界,风界入心中,心入于心所,心所入无明,此入光明中,如是三有灭”(《菩提道次第广论》)。
简言之,先是地大消失,然后地大入水大,水大入火大,火大再入风大,风大入识大,这个过程结束之后,接下来时就会分别收入“现、增、得、空”。到了“最胜空”的阶段,就是心体母光明出现的阶段,这也是最殊胜的一种境界,而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就会实现子母光明会。我们的生命有地、水、火、风、识、空等六大(有些经典中只讲五大),在佛教经典中会经常看到关于这六大的阐述:地大代表的是人体中固体的部分,也就是肌肉、骨骼等等;水大则是液体的部分,比如眼泪、唾液、血液等等;火大就是肉体的温度;风大代表着呼吸;识是神识;空,是最后我们所说的“最胜空”。
很有趣的是,在这个逐渐分离的过程中,我们在世间所生的各种分别心会随着这个过程而慢慢消失,比如当水大进入火大,随着这种状态的出现,嗔恨心所生的三十三种分别心会慢慢开始消失;当火大进入风大之后,由愚痴产生的四十种分别心也随之开始消失;由风大进入识大后,阿赖耶识所藏细心的八十种妄心,就会随之消散。“当各种妄心慢慢消失之后,气摄入不坏明点,最细风心就会出现,母光明也会随之出现。”(p.203)。
这里面有很多佛教名词,读过佛经的同修相信对这些名词并不陌生。我是在读了《西藏生死书》之后对这些专有名词有了更多的了解的。在《西藏生死书》中,也对五大的分离和消散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当我在《参透生死》中再次读到这个部分时,当风大进入识大之后,识收入现,随后由这个次第陆续递进直至母光明出现,对我而言,阅读时的感受是非常欢喜的。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个过程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依据书中的描绘和注解,基本上这个过程是这样展开的。当识收入现时能会出现“白道相”,状态是“如无云晴空皎洁月光,新粗分别心灭,初现空境,称为‘所空’,即‘现’”(p.204),这时无分别的觉性开始慢慢出现,嗔心、仇恨心等非常明显的分别心会渐渐消失,我们会渐渐变得平和。随后,现收入增,这个时候是叫做“红道相”,“如无云晴空朝暮时分红黄色日光,细分别心灭,空境增广,称‘大空’,即‘增’”(同上),这时“空”的觉受愈加明显,然而,人的细微的贪心仍然在享受光明。接下来是增收入得,出现“黑道相”,“如无云晴空黄昏时天光,大半傲细分别心息,显现‘胜空’,接近于光明”(同上),这个时候好像黄昏时无云晴空中的天光慢慢昏暗下来,知觉消失,内心世界似乎陷入一片漆黑暗淡。最后是“如黎明晴空相,即如黎明晴空东方曙光,极为眀湛,一切微细分别心息,显露出真正的心地光明”(同上),从无知觉中恢复了清明的觉知,就好像无云晴空中射出青白色的曙光,没有了贪嗔痴,没有了各种烦恼,没有了各种习气,这即是心体母光明,是“最胜空”。
就这个角度而言,我深深地感到,死亡不尽然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它虽然是肉身油尽灯枯逐渐瓦解消散的过程,但实际上这是向另一种生命状态的过渡和转化。我们的肉身随着地水火风识这五大的分解,迎来了“最胜空”的觉性和光明,如果没有这个分解的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实现子母光明会。当然,子母光明会绝不仅仅发生在死亡之后那么短暂的瞬间,对于修行者而言,完全可以在有生之年就达到子母光明会。
读到这里,我感到既殊胜又悲哀。殊胜的是,我更加具体详细的了解到人在临终之后至受生中阴之前的状态,“最胜空”的自性光明令我兴奋甚至有些狂喜,迫不及待地把对这一部分的笔记心得马上记录下来;但同时悲哀的是,毕竟对于很多人而言,我们仍然不知道在往生者临终时,该如何得体的让TA有尊严的、祥和的、没有牵挂的离去。正是由于这种无知,我们为了表达悲痛和不舍的心情,往往以“爱”的名义对临终者做更多伤害他们令他们痛苦的事情,虽然我们并不有心于此。这让我觉察到,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说明我们彼此的心是不了解不相通的。
我记得听过不少关于这样的例子,比如为了要救活亲人,进行切喉插管之类;也听过另外一些例子,如病人临终前恳切地请求亲人让TA有尊严地死去。其实上述这些状况也引发了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的争论,那就是,在亲人临终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待?很多时候,守护在一旁的亲人很清楚,即便做这些挽救的工作也无非是拖延时间而已,是不能够真正的把病人从死神那里拉回来的,但是呢,我们还是想要这样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心安。说到底,我们为的是自己,为自己没有那份内疚感,为了让我们自己感到感受,因为毕竟“我们尽力了”。所以我们会对临终者做一些于事无补,但却可以说是“罪恶滔天”的行为。
也有一些人抱持着另外一种观点,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给予临终者一个尽量安静、舒适、平和的环境让TA心安的离去。对于我而言,在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的训练之后,加之不辍的佛法的修行,我了解了更多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关于死亡的知识,现在的我越来越认同后者的做法。
曾经有一位朋友,由于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没有陪伴在身边,所以懊悔不已,找我倾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他是在求安慰和求关注,而我从佛教的角度入手做了一些事情,也就是在他母亲头七的那一天,为老人家送读了108遍药师佛心咒和108遍往生咒,真诚地送她一程。在诵读的过程当中,我通过观想和感应,了解到老人家生前是笃信佛教的,每天都要拜拜;在诵持往生咒临近尾声的时候,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老人家是在一种非常祥和的心境当中往生的。我想,从这个角度,我给到了这位朋友他真正想要得到的宽慰。
经过这一段的阅读,我认为,我们不管是否为佛教徒或是修行者,都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死亡的智慧,因为它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更智慧地生活,帮助我们更敏感地捕捉到当下正在发生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