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在微信朋友圈里,见到本家鼎年会长的美食约稿启示。于是,就和同处一室的几个兄弟们,闲聊起写吃的话题来……广东仔阿文兴奋地说:“初中上语文课时,那篇写鸭蛋的文章,那个鸭蛋用筷子头一戳,吱的一声红油就冒出来了!让我在语文课上跟着全班的同学一齐,咽了好大一口口水呢。”经他这样一说,我也一下子想起来了汪曾祺先生的那篇文章《端午的鸭蛋》: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我之前也有读过台湾作家舒国治的《台北小吃札记》,也有看过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里对美食的描述,还有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园》里对陕西美食的书写。在写“吃”的名家中,几位都是顶厉害的,绝对称得上翘楚。要说起吃,咱们中国人很会吃,大伙儿的谈论慢慢的随着夜色漾开了,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皆可一谈。
在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里,突然勾起了我的一段记忆。我是一名打工仔,在打工的日子,天南海北的去过很多地方。偶尔,也会趁着放假的间隙,邀上两三位耍得好的工友,去逛逛当地的名胜古迹,然后AA制去奢侈品尝下当地的特色美食。这是一段曾在江阴的打工记忆。提及江阴的大名,许多人都知道这是徐霞客和刘半农的故里,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江阴,别称叫澄江,这是用浩浩长江水滋润过的土地,用千年江南烟雨浸透过的城,更是唐诗宋词里N多次描写过的地方。我印象颇深的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的诗句;还有王安石的“黄田港口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的诗篇。这些诗句大概就是对当时江阴的绝美风情及繁荣富庶的真实写照吧。
只是令我意外的是,江阴城很小,远没有想象中的大,但却很精巧、别致。人文景点星罗棋布,像雄伟的兴国寺塔、著名的晴山堂石刻、肃穆的文庙,都是不错的去处。漫步街头,也许就在你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些幽静的民居,巍峨的庙宇、别致的祠堂若隐若现在高楼大厦间,为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增添了一抹古老的神韵。江阴的绿,绿得让人陶醉,绿得让人遐思。垂柳依依、江风习习,仿佛到处飘蕴着青草的芳香,空气中弥散出惬意的清新,沁人心脾,在粼粼波光的煜映下,在吴音侬语里,在江南的风月中,如诗如画,那江南水乡的灵秀就被和盘托出了。
江阴,有着许许多多的美食名菜,我记忆尤新的还是过桥膳和刀鱼面。问过度娘后,更加的了解了它们的前史今身。
过桥鳝,是以江阴水产品黄鳝为原料烹制出来的鳝鱼菜。其烹饪方法:将黄鳝宰杀后去骨,洗净,擦干,使其成为鳝片。将鳝片平摊于砧板上,划斜十字刀花成斜形大块。然后,将成大块的鳝片置于盆内,加入适量的黄酒,酱油,葱姜腌渍30分钟后,沥去汁水待用。将砂锅上火,加油,待烧至八成热时投入鳝段,卷曲时捞起,待油温升高后再复炸。如此反复地炸上几次,待溢出香味,表面结壳时沥油。炒锅再上火,加上熟油50克,投入葱段,姜片,蒜泥,待炸黄后捞出,下冬笋煸炒,放入鳝,加高汤,白糖,酱油烧沸,移至小火焖酥,再转旺火收汁,淋少许麻油后起锅,装盆。上桌前,在其表面撒上些白胡椒粉,则味更香,更鲜。过桥鳝,色泽深红,酥烂醇香,咸甜相融,形似拱桥,别具一番特色,不失为一道美味佳肴,更为历代的江阴名菜之一,至今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据说,过桥鳝为清代乾隆年间江阴知县蔡澍的家厨所创,其起因,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蔡澍出身于书香世家,处处尊孔子为先师,每逢祭孔大典,恭敬虔诚,以示不忘圣训。那年,其家厨设想在蔡澍祭孔之时,做道特别的菜肴来给主人和来宾助兴。苦思冥想中,他在花园中看到了玲珑剔透的假山和灵巧雅致的小桥,受其启发,便以鳝片为主料,经爆炸,焖酥后,将其烹制成形似拱桥的菜点,以寓意至江阴孔庙礼拜,必先过桥之意。此菜上桌后,因其形美香浓,鲜酥无匹,食用主宾无不拍案叫绝。后经历代厨师加工,提炼,升华而成。从此,过桥鳝一菜便闻名于世,流传至今。
另外,在江阴流传有一句土话:“面汤甩到眼瞠,宁打耳光不放”,这个宁受耳光也要吃的面就是刀鱼面。刀鱼面属于江苏菜,是江苏江阴汉族传统小吃。该小吃味道鲜美,和中开胃,对润泽皮肤有好处。刀鱼面面条由新鲜刀鱼茸、蛋清、上等面粉加水搅拌,手工擀制而成。汤则由老母鸡、猪肉糜、筒子骨、刀鱼头尾、猪骨煲成,煮熟的刀鱼面洁白细腻,久煮不烂,既耐咬嚼,又鲜美无比,如再配上火腿丝、蛋皮丝、撒些蒜叶末,更是让人未食生津,堪称一绝。其制作方法:把刀鱼去鳞、腮,掏出肠洗净沥干后切成块,烧热锅放熟猪油随后把刀鱼入锅炒干成鱼松状时取出,装入布袋扎紧口仍投入锅中,加鸡肉、猪骨、淋入绍酒,加冷鲜汤,用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煮烂。待鱼肉全部溶化,汤稠浓呈白色时滤去骨刺,剩下1000克左右汤,最后把剩下的鲜汤回锅加精盐20克,绍酒10克,各味料适量,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即成刀鱼汁盛起。用这种汁适量下面条即成可口的刀鱼面。
相传在清代,衙署设在江阴的江苏学政大人孙葆元嗜食面条,家厨想尽办法投其所好。农历二月初六,值其五十大寿,正是长江刀鱼上市之时,家厨便用“刀鱼面”上桌庆贺,主人与宾客食后个个赞不绝口。后来,刀鱼面逐步由官吏、乡绅传至各家菜馆、饭店,平民百姓也得以尝鲜。为提高刀鱼面的鲜美度,江阴的厨师也多有改进。
我聊写亲身经历吃过的美食,只是一种宣扬而已。但读名家写食文章,大多言在此而意在彼,食物的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东西,则更多的是在传达着生活的情趣和书写食物背后的“共情”。我们以前怎么吃,现在怎么吃;北方的怎么吃,南方的怎么吃;汉族的怎么吃,蒙古族的怎么吃,写那些我们吃着却不知道从哪儿来,因什么而发展至此甚至叫什么的食物。写味道,写做法,写吃的感觉,写吃的环境,写吃的感情。为我们绘制导航了一幅活生生的“美食地图”。看名家写食文章,可以窥见天南地北的人的饮食、食俗,甚至各地的风俗。那么饮食文化,无疑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与情感的最好载体。种养食物、烹饪食物、品尝食物,其过程贯穿我们一生,记忆着每一个时刻,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我们应对自己的食物充满敬意,不仅因为它们供给我们营养,给予我们生命,还因为食物中凝结了一个民族最本质的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最深刻隽永的共生关系。食物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远古的历史相连,又将延续至未来。品名家们写吃,浅言片语间,总是能读出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情感饱含着人们或哭或笑,或哀伤或欢欣,但都是那么的深厚、朴质。这些情感,真挚、自然,因为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对一片土地的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