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诺不离
梁漱溟老先生曾说过,人一辈子要解决好三层关系: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马斯洛先生也告诉我们,人类有五大需求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我眼里,这两位中外学者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说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一步步活出更好的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呢?我觉得,做好生命中的加减乘除非常重要。
一、年轻的时候,多做加法
老张年轻时曾在一个高强度的综合部门工作,由于人少事多,晚上和周末加班是常事,不加班反而是例外。后来,他调任到工作相对轻松的另一部门工作,却听到那里的同事不时抱怨现在的工作要求高、强度大。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不可思议:这点工作强度,也值得抱怨?
后来他终于明白了,原来人们总是通过纵向比较来高估自己的付出,而喜欢通过横向比较来低估自己的得到。对于老张来说,因为有前面高强度的工作经历作铺垫,如今的工作相比之下就轻松多了。而对于老张现在的同事来讲,原先的工作要求和强度比现在更低,所以他们就觉得现在的工作强度太大了。
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想找“钱多、事少、人轻松”的工作岗位,可事实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呢?就算你运气好,碰巧遇到这样的好事,其实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样的岗位人人都想要,除非你有十分强硬的背景和过硬的本领,否则,被人替代是分分钟的事。
有句话说得好,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在该努力奋斗的年纪里,千万不要贪图安乐。
年轻的时候,多做一点不会死。当领导布置你额外工作时,你要把它当作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而不是一件需要加班的苦差事,推托抱怨。当别人下班后开始吃喝玩乐享受时,你要尽可能利用晚上8点到10点的时间抓紧充电。
年轻时最值得投资的一件事,就是不断地投资自己。比如,多学一些跟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多培养一项自己真正热爱的一技之长,或者多打磨一项通用本领,多注意身心健康和锻炼,等等。请相信,这些投资的回报是潜移默化的,一天两天看不出,一年两年就有变化,五年十年以后,你会发现复利效应开始显现:无论在学识、技能上,还是在健康、财富上,你都已经超越大部分人。
二、年长的时候,多做减法
有一次,随朋友走访一对老人。推开门,老人家里的场景让我小吃一惊。只见整个客厅里还有卧室过道上,满眼都是各种废旧报纸和杂志,一摞摞堆得足有一人多高;客厅桌子上、柜子里也是塞满了各种纸盒和瓶瓶罐罐,甚至连椅子上都堆满了各种杂物。
老人见有人来访,非常高兴地请我们落座。当发现客厅里的每个椅子上都堆满了杂物时,他和老伴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们俩年纪大了,东西都整理不动了,只好就这么堆放着。
我和朋友一边说“没关系”,一边动手把椅子上的杂物往边上挪了挪,腾出点空间坐下来,和两位老人唠起了家常。但从此以后,老人说的那番话和他们家里的场景,却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成为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也许,那些堆积如山的、在旁人看来毫无用处的废旧杂物,在老人眼里可能都是宝贝。如果两位老人真心想做整理,只要一个电话,就会有家政服务人员上门帮助清理(政府给高龄老人免费配置有一键通和服务券)。我猜测,老人只所以放任东西这么堆着,关键在于他们在内心里舍不得这些旧物,认为有朝一日可能还用得着,所以一直留着、留着,结果越积越多。当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哪怕真想做整理,也无从着手了,除非一狠心直接扔掉。
这给了我极大的警醒!因为我发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也开始出现囤积的倾向:从文件资料到衣服书籍,各种物品越积越多,想要的东西却常常找不到。记得以前先生可是叫我“电脑”的啊,因为每当他要找什么东西,只要问我一下,我就能立即说出这件物品放在某个柜子或某个抽屉的某个地方。可如今,我自己竟然也开始为找不到物品而苦恼了。
所以最近两年,我开始有意识地做减法:首先是精简生活目标,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其次是精简各类物品,可有可无的坚决不要,只留下真正喜欢和有用的东西。第三是精简社交活动。除非工作需要或者特别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其他的都婉言谢绝。线上的各类活动,除非极个别感兴趣的,一般也不参与。
虽然减法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但二八法则告诉我们,80%的贡献往往来自20%的投入。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我们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三、掌握人生方程式,做好乘法
现年80多岁的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的传奇。1959年,他赤手空拳创立了京瓷公司,1984年又创立了KDDI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他又临危受命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在80余年的人生中,他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一个人应有的生活态度,写成了畅销全球的《活法》一书。
在书中,稻盛和夫多次提到一个“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上述方程式的三个要素中,热情和能力的分值在0~100分之间,而思维方式则有正负之分,它的分值在-100~+100之间。
这个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它用乘法。比如,某人头脑聪明,能力可得90分,但此人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热情只发挥30分,两者乘积不过2700分。
相反,另一个人才能平庸只够60分,但他有自知之明以勤补拙,以90分的饱满热情投身工作,结果乘积为5400,比那位有才能无干劲的人高出整整一倍。
然后,在这之上还要乘上“思维方式”这个要素,而前面讲过,“思维方式”是有方向性的,也就是有正负之分。如果思维方式错了,那么,热情和能力的分值越高,则错得越离谱,甚至会产生社会危害性。
而思维方式又是跟“三观”密切相联的,所以学会正确做人是如何正确做事的前提。而所谓成功,无非是“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做事”的有机结合罢了。
四、时不时地,要学会做除法
有人说,人性本恶;也有人说,人性本善。而我觉得,人性本来就是个多面体,善恶皆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学会除恶扬善。
美国学者大卫·R·霍金斯在其所著的《意念力》一书中,明确告诉我们,各种思想、情感和意念只不过是不同频度的能量而已,而且这种能量是真实可测的。那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宁静、喜悦、仁爱、理性、接纳、包容、谦逊、感恩等都带有极强的能量场,而那些消极的思想和情感,比如骄傲、愤怒、恐惧、忧伤、冷漠、内疚、羞耻等的能量,则呈指数级渐次下降。长期处于低能量级水平,会对健康带来损害。
科学研究也表明,我们的大脑和我们的身体是高度关联的,很多疾病是与某些情绪和态度相关的。李笑来在其《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一书中,提到了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一组长达8年的关于压力是否有害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有害健康的观念。对于那些不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尽管也遭遇了同样大的压力,却实际上没受到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些人反而是整个受调查人群中死亡率最低的。换句话说,许多人其实是被自己的观念慢慢吓死的。
正因为消极的观念和情绪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所以我们对人性中恶的一面一定要时时保持警醒,一旦发现自己有骄傲、妒忌、焦虑、悲观、抱怨等负能量的情绪和行为,就要有意识地加以疏导并去除,防止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害人害己。
结语:做好生命中的加减乘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际上,它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愿我们在人生路上且走且修行,用心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