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承》观后感,结合个人练习感受,希望图书和瑜伽的智慧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瑜伽都有热度,但给瑜伽贴的标签却有点偏门,包括凹造型、减肥、塑身、冻龄、气质等。其实,瑜伽给练习者带来的益处更多是向内的,比如理疗(缓解身体的不适)、情绪管理(缓解精神的紧张)、内心平静(让心安静下来)等。
Sharath Jois是Pattabhi Jois的外孙,曾经担任Pattabhi Jois的助教长达19年。他从七岁起便接触瑜伽,十四岁开始正式学习。他现在是麦索阿斯汤加学院的负责人,时常去世界各地教学。
在《传承》里,Sharath描述了瑜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大概六成的西方人都认为瑜伽是体能运动,甚至更多。但是这并非西方才有的现象,印度人也没好到哪去,印度有很多瑜伽老师不照着传统规矩来,只是在练拉筋伸展而已。如果我们只是要练柔软度,那干脆去马戏团就好了。
我的学生太多了,也没办法管每个人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老师只能引导你怎么去Bangalore, 告诉你路怎么走,告诉你那是个美丽的城市,告诉你哪里有哪些有趣的景点…老师会告诉你方向,但是你得自己去Bangalore。我不能陪你去Bangalore,没办法亲自带你参观各个景点。老师跟学生间的互动很重要。我和Pattabhi Jois相处的时间很长,所以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了解他的生活和敬神仪式,我也很敬佩他的思考方式,我一直努力追随他学习的脚步。我们得做好自己的功课,我们得尽到自己的责任。我要学习的还很多,但这一切才刚刚起步而已,而每一步都像是瑜伽练习一样。”
把瑜伽说成一种生活方式,还挺贴切的。平时练习的体式是瑜伽八支里的第三支,练习久了,机缘巧合我们会接触瑜伽八支的概念,而前两支持戒和内制,更多是在行为方面的一些约束,包括非暴力、求真、不偷盗、节制、不贪婪;纯净、满足、热情或克己、自我研习。
如此说来,这些约束很像一种行为准则。如果我们能遵守的话,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也就是把瑜伽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优秀的老师至关重要。毕竟,我们对于瑜伽的认知和体悟是需要有老师指点的。
最初,我们进入瑜伽教室多半是为了缓解身体的不适,但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会有意外的收获,包括注意力的集中,内心的平静等。有时,我们也会走上解锁体式的道路,但这条路怎么走,我们需要慎重。只是以一个又一个体式为目标,那就真把瑜伽练成了杂技的味道。但如果在突破体式时,能对身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这个过程很美好。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在瑜伽课上,老师会带着我们唱诵,也会偶尔提到一些专业词汇,课下跟同学们聊天时,也会讲到瑜伽世界的其他话题。如果我们是有心人,保有一颗好奇的心,我们可能会在瑜伽世界里有更深入的探索。
很多瑜伽馆的重点都是瑜伽体式,但在瑜伽工作坊中,老师们就会涉及更多瑜伽哲学甚至是瑜伽书籍的内容,让人大开眼界。我的雷达貌似很灵敏,一直很庆幸自己捕捉到了《传承》这本书,并且当机立断买了繁体中文版。这本书不太会再版了,市场上流通的正版数量也越来越少了。可惜,又少了一本谈瑜伽感受的书籍,大众对于瑜伽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并不真实的表象上。
这段时间,我还看了《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艾扬格大师的自传和《光耀生命》,都是很经典的作品。在感叹大师们敏锐的视角之余,我的感悟是,众多平平的练习者从日常练习中获得的真实感受,似乎也能拼凑出大师们的很多观点与理念。这应该属于人类智慧在闪光。
在看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我也会有很有疑问,比如《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偏神话,有些瑜伽大师具有各种特异功能,这些是真的吗?这些特异功能又如何解释呢?我还要再查查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因为至今我还没理解上去。等我搞清楚,我会选择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读后感。
《光耀生命》是艾扬格大师的作品,有些概念特别好,好到我忍不住要拍大腿点赞。可是,中文翻译太过拗口,我能感受到翻译老师渊博的佛学背景。纵然我对瑜伽充满着热爱,我读起来和理解起来都有障碍,就更别提初入瑜伽圈的小伙伴了。我在想,有没有可能促成这本书的重译以及再版呢?在体式探索路上疲于奔命的小伙伴,能读一读这本书,也许能停下来,回头重新看看瑜伽。
我的想法有时比较天马行空,所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了。不过,坚持规律地练习,再读一些瑜伽书籍,这种自我学习的过程很有趣,我甚是喜欢。好的内容与想法,我也会定期与大家分享。欢迎随时与我有思想上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