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摘录认知的概念,大家认识一下。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
你的认知包含着这些吗?看到认知这个概念过程,很多方面自己都是没经历过,甚至是没听说过的。不过有一点每个人都能确认,自己很少去怀疑自己的想法,大多时候是被自己的想法引领着、控制着,这些想法我们可以称之为“认知”。
你的认知其实真的不太靠谱。在它形成的初期就是周围的七嘴八舌填充着你空白的大脑。父母、长辈、老师、媒体……太多的期待、标准、善恶、好坏、是非等等。渐渐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形成了一些评判标准、应该不应该,于是便产生了很多认知、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衡量别人。
在心理工作时,探索心理的冲突大部分都是这些认知的冲突。觉得是“应该”,但做不到“应该”,觉得要“更好”,但做不到“更好”,更冲突的是不能接受“做不到”“不够好”。给自己下了很多评语“我不够好”,“我不值得好”,“我不被爱”,“我不值得被爱”等等。
对于“认知”和“信念”的维护如生命般,这些尤其突显在人际关系,尤其伴侣、亲子这样的近距离关系中,用自己的认知去改变亲人的认知,用自己的拒绝来维护自己的认知。其结果不言而喻。
人的偏执认知非常有耐力,让人看不到对方感受,只为自己建立起来的信念而战斗。现在来说:“你的认知其实不靠谱”,无论在形成的时候还是在固化的时候,这些有限认知在心底(潜意识)都产生了很多限制性的负面力量。每个人在“应该”与“不应该”的左右冲突中不同程度地压抑情绪、否定自我。虽然选取那些褒义词汇让自己喜欢、成为,但那些相应而生的贬义词汇却被打击着、克服着,一直被困扰着。
心理学家荣格称这些为“心理阴影”,这些被压抑的部分也被称为“内在孩童”。当物质基础具备了一定程度,意识开始逐渐觉醒,随即浮出的就是这些感受,就是自我“认知的冲突”。
当我们重新回看自己的认知,如盲人摸象般的片段,如雾里看花般的朦胧,这里有太多的误解、虚妄、幻想。当一个个心理疗愈回到本源,那些以假当真的幻相被拆穿,真如开始“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该重新来检视“认知”的时候了,自我的解放从拆解那些不合理的、限制性的认知开始。这些蒙蔽心灵的黑暗无法消除,只有带着觉知之光才会把它们照亮。觉知的过程是把头脑、感受、眼观、耳听联结在一起,整体的统一和谐将把你重新带进光明。
如上述“认知”的概念,需要带着觉知重新建立起属于你的“认知”才是靠谱的“认知”。目前,你的认知是不靠谱的,愿意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