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惊魂夜》是一个套阿加莎壳的全新故事,调性与既往翻拍完全不同,注重气氛烘托和情绪张力,只是推理单薄,没能做到利刃出鞘那般细致。值得注意的不是它被弱化的推理,而是特定历史通过人物情感放置于这栋无论在调度还是剪辑中都尽力使它显得诡异的建筑。影片的文学性十足,年轻人蜂拥而至地奔向对岸,伴随着身后沉没的欧洲。而后百年,又是一场交替,新生如同死亡,超越人的掌控。
影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经典悬疑小说《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威尼斯,一个怪异的万圣节前夜,本已退休的著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将在世界上最迷人的城市威尼斯里过着安静自得的生活,他不情愿地被邀请前往一座破败阴森的宫殿参加聚会。当其中一位来宾被谋杀后,波洛被卷入了一个充满阴影和秘密的险恶世界...
作为阿加莎的小说改编缺少了推理过程,开头基本毫无铺垫,直接开始“惊魂”事件值得肯定。推理过程还算吊人胃口,几个“突发惊吓”确实能吓到人,但最后从推理直接过渡到真相揭晓过于突兀,波洛好像突然成了全知视角般直接破案,不知道布拉纳是急于收尾还是真的编不下去了。恐怖因素固然让人增加了观影体验感,但这对于推理过程这一重要因素来说实在是毫无用处,甚至将推理这种科学严谨的过程变成了与魑魅魍魉混为一谈的迷信。
好久没有过这种沉浸式的侦探瘾了,一开始隐隐约约猜到凶手了,后来随着一些蛛丝马迹印证了我的猜想,反正这种电影,多数情况下最不可能的那个人就是凶手。当然,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那么从事件本身的角度来说,发生命案,先考虑动机后考虑原因。每桩命案都像一幅拼图,要慢慢把一些支离破碎的细节拼凑起来,这个过程对于有侦探瘾的人来说非常享受。至于一些怪力乱神的情节,有,但不多,人比鬼可怕多了。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没看过原著,电影比想象中要精彩,比《尼罗河上的惨案》好多了。万圣节元素让整体剧情更紧张,而且在处理非自然现象时并不只是柯南式的“真相只有一个”,而是留了一笔空间,让大侦探说出,“我不否认每个人身上都有难缠的鬼,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心理层面上的。而我们应该要与他们平静相处”。电影制作和画面挺精良的,也有很多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部分。
拿第一感官来讲,这部电影像是尚未表达完什么东西,就急匆匆的结尾了,但电影惊悚的氛围营造得很好,包括音效和灯光等。看完别人的评论之后我有点明白了,电影开头时波洛做了一个噩梦,表示他在精神上有所困扰,后续的剧情中也多次提到,比如波洛破案时多次出现的幻觉,结尾小男孩莫名的话语。但这种精神上的象征并未表达完全,只是使波洛克服心理障碍,重新回归大侦探的道路。
这部影片可以带给观众非常英式的哲学思考。影片从孤儿院,教堂钟声,瘟疫,饥荒,修女牧师,万圣节前夜,降神会引出看待上帝是否存在的哲学问题,以人类邪恶的所做作为否定神和灵魂的存在。到故事人物的经历,二次大战的血腥屠杀,难民流离失所展现的人间炼狱惨况,到贵族富人靓丽光鲜外表下的邪恶心灵。恶魔在耳边低语?自然不是。鬼祟与邪咒,带节奏的一把利器。灵异元素主导,悬疑衬底,用湖南企发文化李同学的话说,就像是看了一期《走近科学》与《今日说法》的联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