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殊状况的孩子,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不要视他们为没有任何的能力。完全的需要我们的保护,那样的话,其实反而对他们来说是更大的一个伤害,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本身他就没有这些特殊需要你反而认为他们也是很需要保护,那这个伤害也是特别大的,我知道有很多父母事事包办,就认为孩子好像什么都不行。什么都需要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替他去做好,孩子做的话,妈妈在旁边紧张的盯着。但凡有一点点没做好,立刻跳出来,要么替他做,要么指责他等等,这都对孩子成长相当相当不利。我们自己要反思,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很多问题本身或者说很多事情本身不是问题,我们的过度反应才让它成了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些事情的话,没有关系,有就有,很正常的。只要不是太严重,你都别反应那么大,虽然说我们可能有时候控制不住,但是要尽量的去通过学习保持觉察,让我们自己在这块有变化。慢慢慢的,孩子就能在他的问题里边去探索。去看看怎么样?可以更好的去应对他自己,也就获得了成长,而不是必须由我们来帮他去做什么。
159页我们来看治疗师如何处理受到性虐待的儿童。首先第一句话。所有儿童的优先需求是必须在安全与受到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这是一定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越安全越被爱,那么成长的就会越好。越是不安全,越是没有被很好的爱,他可能性格上就会有很多的缺陷和问题。
再往下这一段的倒数第五行,不论父母受到的是不是不是父母啊,儿童不论儿童受到的是身体虐待或者是性虐待,我们都要强调。所有儿童对于虐待他们的大人有极其复杂的情感,特别是施虐者是家庭成员或者父母的时候。同样反过来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家里边跟你爱人有冲突啊,你爱人言语上去攻击他,否定他吵他,说他训他等等我们也不要一刀切。因为他跟你的爱人也是有非常深的一个情感在里边的。所以有的时候,父子俩,父女俩或者母子母女俩在那吵架斗嘴,我们也不要太过于反应。他俩一有点冲突,你立马就跳出来,也不要这么做。那样的话也不利于他们关系的一个建设。什么时候都显得你厉害,离了你不行也不是那样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发现,尤其是妈妈,有没有发现,虽然你的孩子跟他爸爸之间好像是有一些矛盾,相互看不惯呀,但是遇到事的时候人家俩挺亲的。
大部分的虐待关系都非常复杂,而且对这种情景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很多事情不是说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也没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方案让现状立刻得以改变。都是边走边尝试,看看怎么样可能相对来说更合适,并且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去看一看,从当事人的角度,他觉得怎么样更合适?我们需要做这样的探讨。
下一段我们相信让遭受虐待的儿童离开悲惨的情境是最迅速的解决方法。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一个观点,对吧,因为他那个情境不好,他离开之后确实会好起来,这是理想的状态。但是很多人他没有这样的条件。就像我们常说的,何不食肉糜一样的道理,就很多老百姓快饿死了,那个皇帝就问大臣,他们怎么不吃肉汤呢?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
所以我们作为助人者,也不要去指责任何的父母。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我们作为父母,也不要指责孩子,因为孩子也有孩子的道理,我们要好好的走到他们内心世界去理解和欣赏他们,看看从他们的角度大概什么样的一个情况。以及他们自己认为怎么样对他们可能是有帮助的,我们要去做这样的一些思考和探讨。
第二段整体在说不知道换了这个环境,可能会遇到什么,有时候不好说,可能会更好,但是也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情况。所以更多时候可能不是说一刀切必须立刻就要怎么怎么样,而是看看,当事人的想法以及这个环境下有没有可能去进行修复,试试看。
尽量的不要同情一个人,同情就意味着不平等,意味着你比他站位要高。
最好的做法为何,儿童自有定见?第三行就说到慎重考虑儿童的愿望是治疗师关爱行为的表现。同理,作为父母,你面对孩子的各种情况的时候也是如此啊,比如说孩子在他的现在的学校里边上学遇到困难。家长就想要不给他办休学吧,要不我给他退学吧。你自己别做这样的决定,你要让孩子去慎重考虑他自己的情况,你说他还说不休学,他又不去,一学期学期的学费交着钱浪费了,那也尽量的要听他的。要不然将来他有抱怨,懊悔你的时候,你看着他交了费,他没去,那也是个念想和希望,如果你把这个念想和希望也给他掐了,他整个人生可能他自己真的会觉得就垮。其实他自己一直在筹备,啥时候能去,一直在做努力和尝试,虽然在你看来可能没有效果。
平时经常会遇到家长问我啊,孩子什么什么情况,是不是跟他小时候什么事有关,我不知道的各位。我们不要总是去贴个标签,把他们连到一起,有可能有关,但也可能无关,因为一件事情的产生,他跟很多事情可能都是有关系的。那我们不要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他就是因为怎么怎么着不一定的。
我们要反思一下。有没有什么孩子一直在给我们表达的,但是我们就是听不到的一些声音,那我们根本就听不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啊,孩子吃饭的时候。吃了一些之后,他说他吃饱了,我们可能就听不见,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就说你哪吃饱了,你就吃那一点,你咋会饱,你根本就没有饱,你要多吃。你咋知道人家吃饱没吃饱?人家自己觉得饱了,你就偏偏说人家没饱,生活中这样的情况特别的多
我们总是喜欢在我们的角度去认为他是什么样的,而不能或者很难从他的角度去真正的去听一听他到底在表达什么,并且给予尊重。这个不容易的。当然,从积极正向角度来说,背后是爱。但其实很多时候就会导致很多的冲突,导致关系不良,导致孩子也觉得不被重视,他的声音往往没有被听到,所以他很多事情也就不愿意给父母去讲出来,因为讲出来之后,也没有被听,那我干嘛要讲呢?
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目前状况就是很糟糕,认为你的孩子就是无法解决问题,就是无法面对当前的困境,那么他就是这样的。家长的嘴是开过光的啊,说啥来啥?过度担心是诅咒。最终要调整好自己,保持淡定的状态特别重要。
我们除了关心孩子的状况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去思考自己以及关心爱人。如果你只是被孩子的问题所困住,那么不但对改变现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限制。所以格外要注意回归自身,让自己的状态得以改善,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稳定淡定,修通自己。可以通过听课,可以通过做咨询,中级班的老师们大量的去做来访者。你来访者的时候,不要老是聊孩子应该怎么办,怎么解决,聊怎么样去回归自身,你变了孩子自然就会变,爱人自然就会变。
162页,如何处理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
对于孩子整天挑刺挑错控制呵斥哪哪都看不惯,说话很难听等等,这样的父母并不是他们不爱孩子。而是他们只会这样爱。他们在用他们会的方式在爱孩子,他们曾经也是被这么爱的。他们以为这就是爱。
在没有人帮助我们的同时,我们要自己去帮助自己,我们要更好的去帮助自己成长自己。让自己有变化。让自己的卡点越来越少。卡点是指所有的那些你遇到事儿以后会有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的,大多数人一般没有这么大的反应,而你反应特别强烈,这些可能都是你的卡点。都需要反复的去聊去看,慢慢慢的这一点就修通了。
忽略和虐待区别,实际上忽略对人的伤害更大,更难治疗。比如说,婚姻中两口子天天吵架,甚至打架,都比冷战可能还要好一点。那种冷暴力对人伤害是最大的。
奇迹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是比较喜欢用奇迹问句里面的假设问句。
假如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么可能会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假如你想要的实现了,那么可能会与现在相比有哪些不同啊?等等。我们自己也可以用,用假如假设可以从当前的困境里边跳出来,我们可能就会注意到。更多更多的面向和角度。因为遇到事情以后啊,我们的智慧其实就下来了,因为我们稳不住嘛,被问题困住了,智慧可能也就下降了,甚至没有了。但是一旦进到那个假设的,未来已经改变之后的情境里边去,我们的智慧就会产生,我们就会有很多方法应对当前的困境,跳出来去看很重要哦。
应对问句,这么不容易,你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么难,你是怎么撑过来的?在这么难的处境下,你是怎么让状况一点一点好转起来的?你做了什么让状况没有更糟糕的等等啊,通过应对问题,我们就可以找出很多的资源,成功经验,然后很多的力量能力信心希望方法等等可能都会出来,通过探讨发现,原来我自己还真的很不错。我怎么做到的?哪怕是很微小的成功,其实都是很了不起,哪怕是早上准时起床,这都是值得我们大加鼓舞的。去欣赏的。没有应该只有难得,用难得之心去看很多的变化,那么更多的不一样就会出现。
就是关系问句用重要原因来影。从重要他人的视角来去看,就像我们有时候觉得我们很委屈啊,觉得我们通过学习有改变。那我要问你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在这问问他妈妈通过学习有变化吗?他会怎么看妈妈的学习?他会希望妈妈在什么地方有不一样?通过这样的问句来思考,在思考就可以在孩子角,孩子的角度去看到更多的面向,当我们看到更多面向以后,我们会发现啊,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的只是我们觉得的。根本就不是孩子的觉得。
当事人有能力去面对巨大的障碍,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有能力去自己照顾自己。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要好好的去探讨怎么做到的?
一旦发现父母不会去吵他说他。孩子就会愿意去敞开,讲出来更多的信息,所以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嘴,少说少评价,少打断,少指导,少建议,我们要管住自己的手,少替孩子做,我们要反应慢一些。
165页如何处理极端挑剔孩子的父母。
挑剔父母的背后,是对孩子的期和看重,当然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他们有很多的挫折,很深的挫折,所以才会用言语去攻击。我们要看到这些,就像如果你的孩子在你这极度的抱怨一样的道理,孩子极度抱怨的背后是什么什么。是他们对于事情的看重。和在意对于人的看重和在意,但是他们又得得不到,所以他们才会去抱怨。所以第一段的第五行啊,就说用负面态度彼此对抗,并非解决之道,反而对孩子更加不利。所以我们要学着去欣赏到挑剔孩子的父母,就像我们要学会欣赏到不断抱怨问题的孩子一样的道理,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容易陷入对抗之中。
孩子抱怨的时候,如果我们去侮辱他斥责他,他可能就会非常的愤怒这个。这对改变现状没有更多的帮助,他们可能也没有了自我反省的机会。
家长通常会喜欢猜测孩子的动机。孩子的动机啊,然后并且表现的煞有其事,好像自己分析的头头是道都自以为是,其实都是智子疑邻。那就我们所所说的一人托付。当你觉得他偷了你的斧头的时候,你咋看都像,但后来发现没有偷你斧头的时候,你咋看都不像一样的意思。当你觉得孩子是啥样的时候,你咋分析都是朝着你,你希望的那个方向去分析的。这个时候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也是我们认为的那些东西。另外的一些信息,我们自动就会给他筛查掉,就没了啊,所以不要去做很多无谓的分析
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询问孩子,了解真相,如果他感觉安全那么他会愿意给你讲的
重要的不是去鉴别让他说的事情的真伪,而是要去找到他到底在乎什么,想要什么,希望现状有什么不一样,他拥有什么资源优势和方法,最后可以去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