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节研究课,自己反复试讲多次,听别人的公开课2次,而且是市级1次,省级1次,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听到了3位科学教研员老师对本课的深度解读。
这份福利,超过我去上这节课本身。
昨天在省低段教材研讨会上,我把1刷这节课(自己上),2刷(市级听课),3刷(省级又听1次)的一些感悟稍微整理了一下,在大会老师提问环节进行了交流。
以下为交流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刚刚听完2位老师的优质课,学到了很多,在此表示感谢!因为我前段时间,刚好上了一节校级研究课《我们知道的动物》。所以,我想对这节课谈一谈。
《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节课很难,我在执教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反复试讲中一直没有解决,今天在这节优质课里找到了答案。
第一个困惑:学生对什么是特点理解困难
多次的试讲,我发现孩子们对什么是特点,动物有什么特点是不知道的,在今天的课上,执教的刘婕老师用“猜一猜”抓住动物的特点,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动物的特点,对我很有启发。
第二个困惑:学生会把动物身体外形特点和其它特点混着来说
自己执教的时候,我想让孩子把两个分开来上,想了很多办法。今天的课,突然明白尊重孩子的思考起点,让他们在观察第一种动物的时候混着来说,我分着来记录,再在后面的观察活动中把身体特点、其它特点抓出来,分开来梳理。
第三个困惑:一年级孩子怎么观察画动物
受1上《植物》单元影响很大,看见什么画什么的观念深入我心。所以,在最开始试讲中,我让孩子们看见什么画什么,结果一节课,画画都需要15-20分钟,内容根本上不完。
在今天的课上,我明白了画动物和画植物是不一样的。画动物不是画这个动物,而是观察后画这一类的动物,所以用简笔画的方法记录就可以 了。
第四个困惑:讨论和记录怎么并存?
之前的执教中,给一年级的孩子说观察、讨论、记录,三个方面的要求发下去,根本收不回来。孩子们打开活动手册就开始记录,几乎不和同学交流。怎么办?
在今天的课上,我找到了解决办法:先讨论,再记录。先说说观察的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再布置记录的任务。
这样,孩子们每个活动都能很好地完成。
当我发完言,我知道,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这一类的课,理解又进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