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乎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想减肥,却为何一直减不下来?明明阅卷无数,为何却很快忘记看了啥?
为什么自己无法保持高度的自律?为何努力那么久,却收获甚微?想要进步,却为何总是弯路不断?
直到浏览到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文章《我劝你不要轻易离开舒适区》,我才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自己压根不应该跟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比现状,而是要跟原来的自己比。
比超过别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成长效率。比成长效率更重要的,是找到成长的规律。无论是内在的自己,还是外部的世界,都有其成长的规律。能否看清这些规律,本质上是认知能力的问题,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距。
由于想要快速得到改变,于是花心思制定了远超自身水平的学习、训练计划,结果因体验太苦而中途放弃。这何尝不是大多数人无法保持自律的原因呢?总想着同时实现太多、太大的目标,每次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后劲了。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让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只需每次到舒适区的边缘坚持一下,然后回到舒适区停留一下,调整好了再到舒适区边缘······如此反复。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事情,然后在这个区域努力。
而事实上,有件事明白得越早越好,那就是“成长的规律”。既不要原地不动,也别轻易离开。好的成长,就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最差的学习是学“知识”,最好的学习永远都是“带来改变”。 换句话说,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可以化为己用。每个人获得成长的方式,都离不开“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的过程。学习只是手段,改变才是目的。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这就是“成长权重”。
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就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我们会本能地选择更简单的事情。想要真正扩大你的“舒适区边缘”,就必须意识到“成长权重”,将所学的东西进行“内化”。
意识到这一点,扔掉那些思维导图工具。对于阅读,只做一件事,就是寻找触动自己的点。只要真正触动到,并能发生真实的改变。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的内化,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当然,这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有耐心,尤其是对于“自己不能立即变好”这件事。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标的结果。
提升认知能力,不仅会让人在成长的路上事半功倍,也会增加自己感知世界、完善自我的能力。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现在”永远是开始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