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阴(稍冷了一点点)
【早起】05:00 【睡觉】21:30
【学习】
1、诵读《庄子》齐物论第二(二);
2、读《曾国藩挺经大全集》。
【锻炼】
抡胳膊200个,面壁蹲墙15个。
【日记】
今天早上听罗胖罗缉思维讲《王阳明心学》,其中讲到有名的阳明四句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去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读着这四句偈,我想到了《大学》格、致、诚、正。《大学》是讲儒家内圣外王的学问,如何内圣,就要修身,如何修身,讲到了格物、致辞、诚意、正心。阳明四句能否对应格、致、诚、正呢?
去善去恶是格物,直接对应;知善知恶是良知,对应致知,致良知;有善有恶意之动,对应诚意,诚其意;无善无恶心之体,对应正心,心的本体无善无恶就是中正。
有善有恶意之动,联系到心理学中有个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有这样的故事,大意是这样,有个丈夫经常酗酒,而且还打妻子,两个儿子经常是看在眼里,大儿子觉得男人就应该是这样,长大以后,成了爸爸一样的人,而小儿子看着妈妈受苦,他的认知是我以后一定不能象爸爸这样,我要好好保护妈妈,长大之后,他很爱护自己的妻子和母亲。同样一件事,因为不同的认识,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从情绪ABC理论中,我也想到了正思维,正思维的百度解释是一种世界观,是指积极的、面向目标的、力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既然我们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解释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那我们就选择正思维,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努力去寻找积极的一面,改变认知,积极行动,从而得到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