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原书链接在此:戳我去看书
这本书是一份来自美国学习科学发展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汇总了近些年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学科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值得每一个从事教学相关的人浏览一下。
顺便吐槽一下华师大的翻译。英文好的建议去看原版。不过幸好,这还不是我看过的翻译最烂的华师大出的书——那本书我会择日写文。(好像挖了一个坑)
正文
本书循环往复、啰里啰嗦、唧唧歪歪地阐述了三个主要观点:
0. 元认知
1. 前概念
2. 理解性学习
(咦,编号为什么不是从1开始?为了逼死强迫症,恩。)
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这也是从分析专家学习的行为模式中总结而来。实验对比了两位历史专家和一些师范生的研究,让他们解读一些关于林肯的资料。一位历史专家是研究林肯的,而另一位的研究领域不是。在遭遇到研究困难的时候,那位不是林肯专家的历史学家与师范生的反应是相同的,但历史学家能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了与林肯专家一致的研究结果,而相反,那些师范生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这说明了在面临新问题的时候,人对自我认知的调节能力是相当重要的。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反思、修正、改进,从而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元认知能力是区别教学大师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志:每次遇到的新问题,到底是重复过去的解决方案,还是能视其为一个全新的开始,尝试去打破框架、设计出不一样的东西?
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使其值得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所以教师的职责被拓宽了(或者说本应如此),老师不仅要精通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教学生怎么学,进而成为能自己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学习的自主学习者。
前概念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具体内容之前就已经拥有的概念,包括但不仅限于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概念,与学习行为有关的概念,与社会文化有关的概念。
比如有次上课我跟一个意大利学生聊起“花园”。她说她的花园有很多花,朋友经常来花园里聚餐(前方高能预警!!!),还能打网球、游泳、踢足球。当时我就呵呵了,心想吹,接着吹。后来她发了照片给我看,我关于(中国式私人住宅)花园的概念崩溃了:尼玛这是花园吗?这简直就是个私人公园好吗!(╯‵□′)╯︵┻━┻
所以没有一个学生是“一张白纸”,即使婴儿也不是。有个实验是给3~4个月大的婴儿看一个滚入黑幕后面的球,如果黑幕拿开,球还在那里,那么婴儿不会有特别的反应,如果黑幕拿开的时候球不见了,婴儿会特别惊讶。(详细见《心智的构建》)这说明即使是婴儿,也有物体连续存在的概念,也是主动、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发展者。
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各种“前概念”。(比如进教室之前老师在学生脑中的形象也许是一条会喷火的龙......)对教学来说,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前概念是最重要的。因为前概念会引出一个新的关于学习的概念:迁移。
迁移
迁移是指学生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转移到新情境的能力。从教学的评测角度来说,迁移是唯二重要的两个教学目标之一(另一个是保持,参见《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对原来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初始学习的情境
3. 学习时长
4. 学习动机
5. 理解性学习
这其中与前概念联系的是第一个因素——对原来内容的掌握程度。“所有的学习都涉及到原有经验的迁移。”(原书第60页)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教学之前分析学生的前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就与做产品之前要做用户画像是一个道理。学生会带着什么样的概念进入学习?这个概念会对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些影响是积极的、可利用的(所谓的正迁移)?哪些负面的、需要排除的(所谓的负迁移)?我们常常惊叹于有经验的老师信手拈来的比喻让我们在学习困难的时候茅“厕”顿开,其背后的原理就是利用了我们的前概念去建立新的概念。
另外一个迁移的重要因素就是情境的相似程度(第二个因素)。研究人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家庭主妇们在课堂内的数学课上往往表现不佳,但在超市里买菜时则个个精于计算。可见初始学习的情境如果相差过大,也会对迁移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老师们在教过一个知识点之后,往往需要设计一个“不同于、但又不是非常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些许迁移,然后逐步加大情境的差异程度。这一点,也许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相符的——老师需要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梯子。
第三个对迁移有影响的就是学习时长。披头士的一万个小时理论已经深入人心,不过这个理论容易造成误解,详细的理解请看此文。毋庸置疑,学生必须在获得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但绝对不是1万小时.....)才能进行知识、技能的迁移。记得初中的时候突然宣布要考计算机,每人发了一本教科书,一周内看完就上机考试去了。由此可见当时的老师们对我们班级的迁移能力绝对信心爆表╭(╯^╰)╮。
至于学习动机,这个过于复杂的概念绝对需要另写一篇才能说清楚。(又挖了一个坑。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下面来看看第五点:
理解性学习
书中以比较“专家与新手”的角度入手,介绍了一个国际象棋的实验:给国际象棋大师、高手、新手看同一盘棋,然后撤走棋盘,要求他们写下棋局。三类人写下的正确数目分别是:16,8,4。研究表明专家能够记忆更多的信息是因为信息对于专家们来说是能够识别的、有意义的信息。这种有意义的信息组织是建立在组织良好的知识结构里的。
“所有的(国际象棋)棋手都清楚,棋子在数量上是相等的:象和马等于三个兵,车等于五个兵,后等于九个兵。初学者会用手指或心里默默计算自己和对手之间的数量上的变化。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不会再数了。这些棋子会构成一个流动性和完整性更强的体系。……以前被认为是数学方面的难题,现在成了一种直觉。”(来自一本论述非常流畅精彩的书:《学习之道》第61页<===这才是植入式软广告,比蒙牛伊利之流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从以上描述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也是与本书的结论一致:
1. 专家的知识是围绕核心概念的知识结构
2. 应该从学科的基础开始学习
事实上得知专家知识是围绕核心概念的、组织良好的知识结构,很容易想到要以“专家的知识理解”去教学。而这是错误的做法。理由就是前概念的限制:学生已知的决定了他接下来能学什么,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这也是理解性学习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了基础性内容之后,围绕这些基础概念进行深层次的扩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书中批评了一种美国的教育现象值得天朝反思:所谓的“一英寸深一英尺宽”的课程,就是教学内容的堆砌,而不把知识以良好的结构组织起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记忆知识,而不是在理解知识。当他们出了课堂,一切又都回到了原样。(多么眼熟,看来教育的问题在各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专家能否胜任老师的角色?答案是不能,至少需要培训。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之外,一位教师还需要具备关于教学的知识。这也是外人普遍存在的误区,想想看铺天盖地的名校大学生家教吧。还有关于学习、关于学生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总体而言,关于如何教学的知识是优先的。
在制作课程的时候,书中介绍的方法就是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进行合作。在线教育产品的开发模式就应该是“产品人员+教学专家+学科专家”,“产品人员+教学专家+学科专家”,“产品人员+教学专家+学科专家”,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当然如果有人集三者于一身必然是极好的)
所以一个课堂,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前概念、没有组织良好的学科知识、前后教学的知识模块脱节严重、老师只有浅薄的专业知识而没有教学知识,那么这距离一个合格的课堂至少还差1400光年吧。
在线教育产品也是一样。
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前概念、理解性学习、元认知),书中的后半部分提出了一个(坑爹的)高大上的学习环境框架。午夜已过,且听下文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