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由秋叶大叔亲自录制的课程,真人出镜倍感亲切,临场感强。本节课向我们表达的核心很明确: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的精华并有效输出。
开头的一句话就吸引了我:清单化思维,结构化获取信息。这不是与自己平时工作和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习惯很相近吗?比如备课时喜欢先列知识清单、课堂环节,形成逻辑和框架,接着会用PPT去做课堂结构图。由此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继续往下看。
我们通常拿到一本新书都会看看封面,大致翻一下,但是很少有人会认真去解读目录、前言等,觉着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你也这么想就错了,快速阅读不可遗漏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一定要让自己对整本书有个全面的了解,怎么做呢?
首先得读目录。目录通常代表了作者对本书内容编排时的结构框架,更体现了其中蕴含的逻辑顺序,仔细阅读方能建立起整体认知。
其次得读序言、前言、后记。为什么写本书、写书宗旨、创作背景、全书内容概要、能解决什么问题、适合谁读、该怎么阅读等众多信息均体现在这三个部分。
最后快速阅读全书。大致了解每章的主要内容,明确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确立自己的阅读框架甚至直接选读对自己有启发的部分。
秋叶大叔提醒“不是每本书都值得你看,不是每本好书都适合现在的你看”,市面上所谓的好书千千万万,我们确实应该学会去寻找适合自己现阶段读的书。
对于阅读前的这些准备工作,我自己平时的做法估计时刚好能打个及格分的。懂得看目录、前言、后记等,也会粗粗翻阅一遍,了解章节概要,不合格的地方在于看了没有形成系统,了解后并未产生指导意义,可归结为读而未用。
对整本书有大致印象且确定适合自己后就开始进入真正的阅读环节了。在该过程中,我们须要做的就是学会边做记录边进行辩证性的思考。读书不是一件跟谁比拼速度的事情,而是自我享受的过程。可以用笔记、笔迹形式提取书中精华,摘录重难点,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思考、疑问和评价,再者可以画出思维导图,这些都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其中内容。当然,前面提到的几个做法,我们可以及时发微博、朋友圈等,与他人分享、同他人探讨。
反观自己在这一步骤中,做得实在不足:会拿起笔圈圈点点,偶尔做个旁批,精华部分摘抄到APP上记录,但就是缺少停下来思考、质疑、总结、评价等这些需要“耗脑”的环节,实在是一直在“浅看”而非“深读”。
接下来就是我认为整堂课最精彩的部分:阅读后如何梳理框架、转化输出,最终应用到实践。
怎么去有条理地梳理框架呢?课堂中向我们呈现了四种提炼结构的方法。
提炼结构1:观点——问题——例证。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首先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其次知道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列出作者用来佐证其核心观点的精彩例子。
提炼结构2:问题——自答——升华。总结这本书解决了哪个问题,在看这本书之前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书中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最后可以将书中内容以清单形式呈现。
提炼结构3:描述——他答——自答。这本书想要解释哪个问题,书中答案是什么,自己对此有何不同的看法。
提炼结构4:背景——目的——原因——结果。这个结构也比较容易理解,即这是谁的书(背景)、他想做什么(目的)、他为何这么做(原因)、他最后达到了什么成就(结果),落脚点可以是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启发。
第一次看到有人将输出总结得如此条理,还针对不同类书籍特地归纳了四种方法。秋叶大叔针对每一种方法都用自己平时的案例进行了解说,可见这些精华都是他自己在日常实践中总结积累起来的,实用性很强,是我们在理解后可以直接套用的,不得不说看完就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输出。框架梳理出来后,我们就要学会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现出来,与他人分享,分享内容包括一句话书评、短书评、读书心得、读书笔记PPT、模仿作者思维写的相似文章等。现在的分享平台有很多,可按照自己输出的内容的类别灵活选择,例如读书笔记可发到朋友圈、豆瓣,视觉笔记可发到微博、知乎,思维导图可发到公众号、小红书,手账手绘可发到头条等。
很感谢秋叶给我们指引了这么多分享途径,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固定在几个平台上分享,每个平台上分享的内容须有连贯性,不要说这个平台只发个书本简介,而把读书心得发到另一个平台上,如此会造成观众所看内容断节,最终效果不佳。
输出分享结束后,并不意味着阅读的彻底终结,还需要注意知识的应用,让它们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可不必刻意去寻找、套用使用场景,只要读得够精够深,让书中精华牢牢躺在记忆里,等到合适的场合,自然就用得上了。当然,如果自己遇到与书本内容特别契合的难题,就可以马上学以致用,有不懂或者遗忘的再次翻开书本寻求答案,这也是读书的一大成就吧。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故读书须多思考、多质疑,输出属于自己的认知。
202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