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重在亲子关系,因为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因为自己改变了才能改变别人,这就要求从家长自身做起。
千头万绪,从何做起呢?
有句话这么说的,“善良没有智慧,生活又苦又累。善良又有智慧,生活有滋有味”,因此,做好家长就要从理解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智慧开始。
通俗解释,善良是本能爱的意思,而智慧是“急中生智,定能生慧”,决定如何爱的问题,以及爱的方向。
“善良没有智慧”,也就是只有本能的爱,却不会爱,因此才出现“生活又苦又累”,典型情况有两种。
一种是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经磨难不成人,不打不成才,需要严格教育,因此对学龄前孩子慈爱有加,一旦孩子上学了就川剧变脸,完全成为霸道家长。
这就是专制型家长,自己是不是?周围有没有典型例子?
这种类型家长好不好,我们无法评论,毕竟因人而异,但是可以思考那些出现严重行为问题孩子,乃至严重如上海那个从家长车子跳下高架桥的孩子,家长是否负有一些责任?
再一种是坚信“再苦不能苦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最好的都给了孩子,一切听孩子的,唯恐伤了孩子自尊心。
这就是溺爱型家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如,见过最夸张的一个家长,孩子从小到大,以至于都上了初中,家长还在一个劲的追着孩子喂饭。有些家长溺爱到什么程度呢,孩子早就成家了立业了,孩子家里一切家务,包括下一代完全包干。
我们也不好评价这类家长,毕竟不问不说,不求不帮,不过那些“巨婴”后面是否都有溺爱家长的身影呢?
我从自身体验以及观察周围,得出家庭教育一个基本结论,优秀孩子基本不是家长功劳,主要是先天优势加后天自己勤奋的结果,而糟糕孩子基本都是家长导致的,因为正态分布曲线告诉我们,大部分孩子应该是中等水平,如果某个孩子不是由于智商问题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必然有家长教育起到反作用的结果。
更加直白说吧,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多么优秀,而是为了避免孩子出现最差情形,因此说糟糕孩子的出现,必然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产品。
那么,那些“善良又有智慧”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如何做到“生活有滋有味”?
那就是在本能爱的基础上,不能用“打击”“控制”,也不能用“傻帽”“死板”,权威性家长,有这几个特点:原则、灵活、兜底、尊重、边界、示弱。
举例子吧。
1、原则、灵活。孩子迟到了,作业偷懒了,家长坚决不包办,要求孩子自己面对处理,不被孩子央求所打动而无原则,同时做好与老师沟通,做好安全保障。再比如孩子玩游戏,温柔的坚持,做好时间管理沟通。再如,领着孩子看望老人长辈,也不是强制要求陪伴多久,体会到家长在以身作则就好。
再比如,学业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帮助,多提高练习意识。
2、兜底、尊重。孩子玩耍破坏了东西,家长要承担处理责任,不怪罪孩子。孩子搞砸了事情,如小羊事件,家长来处理。孩子不愿参加活动,不强制还得理解。
3、边界、示弱。世博园示弱让孩子当导游,尊重孩子建议,进孩子房间敲门,遇事征求孩子看法,放手孩子与同学外出方特、学校、户外等。
简单小结下,专制型家长善于攻击打击,是疯子,溺爱型家长善于软弱服从,是傻子,只有权威性家长是恩威并施,智慧多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