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意外的信,一个久违的故人,一段艰辛的徒步。
寂寥平静的晚年生活,因为一封信而被打乱了。犹豫筹措了良久,还是踏上了路程。莫琳对哈罗德说:“这是不可能的。”哈罗德自己也怀疑,这是不可能的,从来都是按部就班的他,怎么可能徒步走完这么长的路程了?期间种种意外,该如何应付,如何面对。
尽管有诸多顾虑,他还是出发了。有人对他说:“这样,圭妮就可以活下来了。”那一段长长的路途,就靠着这一个信念才支撑下来,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是如此吧!
圭妮的信只是一个起因,而他自己的生活状态才是主因。生活平凡到没有任何意义,永远一样的风景,永远一样的人,没有任何改变,没有任何的新奇。已经太久缩到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安全地带,想要踏出来,却没有勇气。虽然偶尔的想想,但是太久了,久到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突兀的变化反而引起恐慌。
像朝圣者那样徒步一段路程,能救一个人吗?不能,那这段路程承担的所有希望都没有任何意义。哈罗德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了,似乎在做无用功。其实不然,这一段路程更多的是对他以往生命的思考,是对过去的反思,是重新寻找自我的过程。
童年的不快乐,生活的无常,哈罗德封闭了自我,呈现出来了的永远是糟糕的自己。久而久之,在别人的否定中,欲加的恶性循环,变得沉默寡言。没有变得愈来愈好,反而愈来愈糟。时间长了,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曾经的样子,也越来越像别人记忆中的模样。
徒步的过程中,他从一开始的不自信,害怕别人嘲笑他的举动,都后来能够坦然的说出自己的计划。都是一种成长,一种对自己的突破。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也都是趋好避坏的。然而不同的人,应对的方式也不同。有些人,乐观豁达,恶意的嘲笑自动忽略,但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去突破。而有些人,敏感脆弱,不是积极的去应对,而是消极的去封闭自己。明知道这样不好,然而终究摆脱不了阴影,在时光的消耗中,渐渐麻木。
其实,追根到底,还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不一样,有些人洒脱,所以能够放下,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而有些人执着,执着于失去的,执着于放不下的,一遍一遍的追忆,不得解脱。
哈罗德放不下过去,痛苦于现在,想要改变,不得其法。他朝圣的本身挺无聊的,然而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有用才要去做,并不是所有的开始都追求一个结果。
他在朝圣的过程中,明白有的时候放下才是最好的。的确,对于他的生活,把握当下才是最好的,人生本就短暂,悔恨浪费了太多的光阴,是时候捡起遗漏的美好。
于他来讲,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走出固定的生活,徒步过程中见识的各种各样的人,听过他们的故事,倾听内心的声音,反思过往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