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自认有拖延习惯的人,多半会关注一些时间管理、对抗拖延的内容,往往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少采取实际的抗拖行动,或者即便采取了行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陷入了“拖延-行动-懈怠-拖延”的死循环,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于是就有了“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的论调。
2014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这是一本探讨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主导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本书开篇明义,“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由于长期的资源匮乏,穷人的智力、自控能力、行为认知能力和判断力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所做的决策更冲动、更倾向于购买垃圾食品和短期内带来效益的物品,采取短视行为而不是从长计议,延伸到时间短缺的人身上,虽然会有专注红利,但其行为决策会忽略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更倾向于采取短期带来正反馈的行为和决策,导致进一步的失败,以致生活的境况越来越差(详见Kathleen D. Vohs的《The Poor’s Poor Mental Power》)。研究进一步解释,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作者提出即使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利用,这一观点在《贫穷的本质》里也有很详细的例证,在长期贫穷和时间短缺的境况下,人们对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人们几乎全部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人变的更傻或更笨。
一个穷人或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所需,不得不对他手上的一分钱或一分钟精打细算,长此以往,根据习惯养成21天或10000个小时定律,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在稀缺资源下工作和生活的思维模式,大脑的神经突触重新链接,就像抑郁症与大脑的器质性改变有关,长期在稀缺模式下思考的大脑会不会也形成永久的器质性的改变?不得而知,但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的是“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也就是说,即便给一个“极度缺乏时间”的人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一件简单的工作,他可能也会觉得时间不够用。
经济学里有个名词叫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它的性质决定它是由选择产生的,即一定资源被选择做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任何决策,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于是,我们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看电视、上网,也可以读书、进修,也可以工作、会友,当你选择了做这件事,同样的时间段内你放弃做其他事的成本就是你这次选择的机会成本。通常,我们采取拖延处理的事情,往往是时间管理四象限里“不紧急却重要的事”,在deadline到来之前,也许我们感觉不到拖延的机会成本存在,但随着“任务”截止日期的临近,这些“不紧急却重要的事情”会突然变成“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拖拉的机会成本会突然呈现出来,你为了应付这个棘手却不能再拖的事情不得不放弃其他计划,随之而来的还有拖延期间的沮丧、焦虑、抑郁、挫败感、罪恶感等负性情绪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之前的工作任务繁重,属于我私人的时间极度缺乏,陷入了“时间资源严重匮乏”的泥潭里,变成了“时间的穷人”,形成了“稀缺思维模式”,即便现在处在一个时间很宽裕的环境,却仍被“旧习惯”控制,决策时采取的往往都是“忽视未来、无力规划”的短视权衡行为,该书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改变心态,是让大脑自由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斯坦福大学的约翰佩里教授用了15年完成了一本小书《拖拉一点也无妨》,提到了结构化拖延理论,即拖延者不要再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去完成一些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而且不断的调整待办事情清单,甚至可以用一件“艰难的事”逼迫自己去完成另一件“艰难的事”。
也许,我们对“拖延行为”太过关注,以致陷入了“管窥”的困境,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改变稀缺心态和调整任务清单,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