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迦之言
《稀缺》
副标题: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than)和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349-7
版次:2014 年 11 月第4版
作者简介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领域重要领头人。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等人联合创立非营利性组织ideas42,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联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并于2002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出生于印度农村,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99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经济学3个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198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博士学位。古根海姆奖获得者。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认知科学、判断与决策、行为经济学等。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 戴蒙德和著名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开展过“货币幻觉”方面的研究。
推荐语
贫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的体验,可是明明盼望苦难有一天结束,贫穷远离我们,但它不会。究竟是什么区分了穷人和富人?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有什么原因限制了我们摆脱贫穷的速度?
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稀缺对于人们认知的影响,提出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稀缺能带来专注红利,也会带来管窥负担。而资源的稀缺让我们的大脑带宽变窄,这是我们贫穷或者忙碌的根源,并在最后给出了从稀缺走向富足的建议。
引 言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稀缺俘获大脑,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西切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稀缺对人类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无论大脑的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地俘获他的注意力。
稀缺对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和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队周遭世界的认识。
稀缺的感觉来自哪里?对稀缺的感觉,取决于可用的资源和我们自身的体验。拥有的比需要的少,结果很简单:人们会变得不幸福。稀缺会导致不满,甚至抗争。
稀缺心态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加集中,做事情就会更有效率。同时,稀缺会降低我们的心智容量,也就是“带宽”,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减弱我们的控制力。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付迫切需求时,做的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第一部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1章: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稀缺,会迫使人做出选择。所有抽象的事物都会变得具体起来。人们往往会将稀缺与其他可怕的后果联系在一起,可是稀缺也可以令人们收获更大的成就。在手头资源不足、感觉紧迫之时会取得突出的成绩。党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是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而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也叫“隧道视野”,即“管窥”。
第2章: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若仅仅把稀现象视作压力和忧虑的结果,那就是忽视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噪声”干扰了我们的思想,哪些干扰我们、占据我们思想的事物,不一定来自外界,反而常常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带有个人特色,是当事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持续的关注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干扰了我们进行清晰而有序的思考,让我们产生内部干扰。
内源性思考:即便在大脑中重复一连串数字这种小事也会对人的总体认知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前摄干扰:当我们心里想着其他事物时,就会将其置于思想的中心,而产生忽略行为。
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带宽负担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第二部分: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第3章: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把东西装进行李箱,是对资源管理问题的最好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时间箱,要在里面装上工作、休闲和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我们也都有一个金钱箱,要在里面装上住房、服饰和其他所有支出。资源的稀缺和富足,会改变我们装箱的方式。如果没有余闲存在,我们在装箱时就不得不进行权衡。课件,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
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度过每一小时、吃掉的每一份食物的方式。稀缺会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结果,装出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行李箱;大行李箱总是转的随心所欲,还剩不少空间;而小行李箱却总是装得十分谨慎,满满当当。
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
稀缺意味着人们没有失误的空间,也就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稀缺不仅提高了失误的成本,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机会会犯下错误,做出不明智的选择。稀缺状态下,将失去做多做好会变得更加艰难,因为无论是忙碌之人的时间,还是贫穷之人的金钱,都必须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精打细算。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拥有余闲,我们就会拥有充裕的感受。余闲不仅仅意味着低效,更是一种奢侈的心理享受。
第4章: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1美元的价值,在穷人眼中和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富人对1美元的价值判断。当穷人在评估1美元的价值时,会用上大脑中内化的衡量标准,而不会依赖环境进行判断。穷人是金钱价值方面的专家,他们更接近于“经济人”。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衡量是相对的,这是行为经济学中的经典结论。
穷人和富人在对待1美元的态度上差不多,都不需要太多的权衡,可是在对于2000美元的时候,二者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穷人对所支付的金钱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他们不为环境所动,而是会依赖于自身对金钱价值的内化衡量尺度做出判断。
第5章:借用与短视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党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而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这样一来,向前看的能力就很有可能会引管窥负担而丧失。
为讨得生活必需品而不停地艰苦奋战,这样的日子毫无希望而言。若鼓起勇气展望未来,我们能想到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让自己气馁。——雅各布·里斯
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我们需要通过对资源的认知来估测未来的需求,需要利用执行控制力来抵御当下的诱惑。在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会让我们关注当下,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维尼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稀缺,尤其是管窥心态,会让你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第6章: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就如同“杂耍”,太多的“最后关头”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这是管窥所引发的后果。我们可以再当下尽己所能,但这样的做法会给未来带来新的问题。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做突如其来的事件来处理,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生活在稀缺陷阱之中,你所拥有的就会比实际应拥有的更少。
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
阶段性的稀缺会引发一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最终会将我们拖回稀缺陷阱之中。
第7章:穷人为什么穷
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有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只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
第三部分: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第8章: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从稀缺心态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发生在穷人身上的众多失误。这些失误的不可避免,不是因为他们缺少积极性,而是因为缺少带宽。因此,我们要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我们要设计有效的预警机制,让穷人提早为未来做准备。所以,为穷人提供的培训要简单实用——节省带宽的教育方法才是好方法。
第9章: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时间表安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切的截至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
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的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的处理事务。
虽然稀缺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我们依然需要专注于能量管理和带宽培养。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将有效的带宽最大化,而非将工作的小时数最大化。
第10章: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通过外力将人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小小的改变,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的视野,就能缓解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当带宽有限时,让“疏忽”等同于“默许”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因此节约利用带宽是对稀缺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对稀缺,要在富足和带宽充裕时开始行动。更重要的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
方法:
把重要事情拉入“管子”视野
让“疏忽”等同于“默许”
保持警觉
找准关联行动时机
节约利用带宽
在带宽充裕的时候行动
为带宽不足的人提供便利
从富足起步
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