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情绪化”这三个字时,是什么感受?是不是也觉得,它是一个负面的词汇?
在崇尚“克制”的文化中,展露情绪似乎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时常听到有人说:“控制好你的情绪,不要情绪化”。
可是当我们学着不露声色地控制好情绪时会发现,每当焦虑时,不停告诉自己,不要焦虑,焦虑没有用,结果更焦虑了;
每当失眠的时候,越是告诉自己要好好睡觉,越是睡不着……
所以,很多时候,越是让自己控制情绪,越会遭到情绪的反噬。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曾说过:“情绪是我们获得勇气,毅力,幸福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情绪,不仅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也能让我们获益良多。
只是许多人要么选择视而不见,要么将情绪视作绊脚石;
只有真正厉害的人,选择与情绪共处,然后带着情绪向上爬。
01
越抗拒,越容易陷入情绪牢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情绪稳定成为成年人的标签:
我们想方设法地控制情绪,不露声色地隐藏情绪,却始终没有选择撕掉这个标签。
情绪稳定是成年人的人格魅力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当我们越抗拒情绪时,反倒越容易陷入情绪的牢笼。
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深以为然,长时间的情绪压抑,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满是煎熬,令人难以招架。
网友小新曾讲过自己的故事:
曾经的小新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工作中,同事的要求统统揽下,哪怕自己的事情都忙不完;
恋爱时,为了讨好对方,一味忍让;
生活中,一直扮演老好人的角色;
即使情绪低落、委屈难受也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因为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让小新长期失眠,体重暴增,最终只能靠药物控制。
小新这才意识到,忽略情绪,压抑情绪,最终都会烙印成对身心的伤害。
正如《情绪的81张面孔》的作者米歇尔在书中提到:“忽视情绪,远比直面情绪本身要痛苦得多。”
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忽视情绪。
却不知,一味忽略情绪或是抗拒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生活的质量,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身理疾病,甚至是暴力行为。
学会接纳情绪,是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
书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让情绪过程自然发生。
一个女孩总是掌控不住情绪,为此和男友冲突不断。
她约定和男友在餐厅见面,却撞见男友和前任坐在一起,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破口大骂。
在米歇尔的建议下,女孩找了个位置坐下,感知自身情绪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女孩经历了痛苦、嫉妒、愤怒、悲伤的情绪历程。
感知情绪波动的过程中,女孩认识到自己与男友的矛盾,敞开心扉,将内心的想法都告知男友。
当她完整地将情绪流淌,内心的不适反而渐渐平静,与男友的误会也慢慢解开。
情绪的自然发展,让她开始思考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
也如书中提到的:“一旦情绪受阻,负面影响会成倍增加。”
情绪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只会从一个环节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循环中。
一味抗拒情绪,怨天尤人,很容易陷入负能量的旋涡,最终反噬自己。
与其刻意逃避,不妨敞开内心,去接受情绪变化带来的滋养,收获真正的自由。
02
情绪,只是内心的真实反射
生活中的种种情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反射,夹杂着日常细碎的小事,一同构成了我们。
无论是深夜里的无助,还是无能为力时的绝望,亦或是生活奔波的压力。
它们无处不在,又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只是一部分。
就像《非暴力沟通》里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妻一起参加研讨班,讨论的时候,妻子对丈夫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
丈夫听到这句话后,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妻子更加气急败坏:“看!他总是这样,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这时卢森堡博士问她:“你是不是感到孤单,想要丈夫多体贴你呢?”
若是我们只关注表面的情况,便会觉得妻子满是抱怨,问题可能出在她身上。
但事实上却是内心的孤独在作祟,抱怨只是妻子保护自己的手段。
可谁也不是我们内心的蛔虫,抱怨并不能让其他人留意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反倒会躲得更远,而我们的情绪也始终无法得到理解和改善。
忠于内心,直接表明自己的需求,可能才是更好的方法。
所以,我们要明白每一次情绪体验的经历,背后都有原因的,它们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反射;
例如,焦虑,不安,抱怨等,都在提醒着我们关注当下的状态。
李雪琴在北大求学时,因为周围的人太过优秀,她的内心变得焦虑,压力大到无法排解,开始抗拒学习,可她仍旧对这些情绪不管不顾,埋头苦学。
到最后,成绩虽然提高了,但是却患上了抑郁症,她被折磨得坠入深渊。
挣扎了很久,她才终于发现,情绪背后内心最真实的反射:她是因为环境,逼着自己学习的。
捋清原因后,她慢慢获得平复,环境太卷,那就逃离这个环境,于是她选择休学。
不再逼着自己学习之后,她心态逐渐变好,一点点从深渊中走了出来。
从这之后,遇到新的事物时,她总是会第一个去学习,现在的她遵从自己的本心,既快乐又满足。
由此可见,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像是一个信号一样,反射出内心的真实需求,然后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所以,当我们认为的焦虑,不安,抱怨等等情绪给生活造成困扰时,也不要急着压抑和抗拒;
而是认清它们,接纳它们,然后忠于自己的感受,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03
真正的成长,源于和情绪共处
知乎上有网友问:“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成长?”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只有和情绪共处,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的确如此,情绪不同于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越是想要解决掉,越是束手无策。
而最好的方式,便是将情绪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和情绪共处,只有这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 觉察情绪
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只有看到情绪正在发生,才可能不被情绪控制。
例如,当愤怒升起的时候,试着和自己说:"我正在愤怒"。
不要小看这样一句话,看见和关注具有很大的力量。
◆ 接纳情绪
当觉察到情绪之后,接纳自己出现的所有情绪,尤其是负面的部分。
任何情绪的发生都是有理由的,所有的情绪也都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太经常做的就是告诉自己"我不该……",而忘了给情绪一个理解。
能够和情绪静静的待一会,我们会发现它会自然的放缓。
事实上,负面情绪是非常好的信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 释放情绪
找到属于自己的释放情绪方法。
唱歌、洗衣服、购物、运动、倾诉等。
如果条件不允许,不能及时释放,也记得给自己一些时间释放积压的情绪。
◆ 转化情绪
情绪背后的原因也正反应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过往创伤等。
当释放情绪后,可以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去自省,也可以去找专业心理工作者,帮助自己慢慢转化。
其实情绪像一张网,错综复杂。如何产生,怎样消散,并非简单的起心动念一瞬间的事。
所以,我们要做情绪的管理者,觉察它,接纳它,释放它,转化它,带着它向上爬,一同成长,探索生命更广阔的一面。
就像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的:
“任何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天然产生的,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在指引我们走向好的成长之路。”
压抑情绪,无异于自己选择停止成长。
而厉害的成年人,早已卸下对情绪的防备,和它们和平共处,更在情绪的力量中逐渐成长,带着它们一步步向上攀登。
真正的情绪管理,不是情绪稳定,而是情绪自由
米歇尔在《情绪的82张面孔》中指出:人类的情绪复杂多样,但没有一种可以称之为绝对的“好”或“坏”。 盲目追求稳定,反而会让自己与幸福背道而驰。因为很多人以为的情绪稳定是需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将内心的波动深藏不露,而自己,却在淤积中的情绪中慢慢崩溃。
真正的情绪管理是在能够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基础上,给情绪一个合理的出口,就像洪水爆发的时候给它一个疏导,让它自然健康地涌泄;而不是一味地加高大坝,或者任由它泛滥肆虐。
所以,从今天起,不做盲目追求情绪稳定的大人,而是做一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允许心情高低起伏,允许苦乐自然流淌,以更自如自洽的姿态,过更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彩虹之门疗愈空间,色彩心理疗愈师会引导我们通过“看见—释放—转化”疗愈三部曲,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实现情绪自由。首先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到自己真实的情绪,看到情绪背后的内心冲突和根源;
然后运用舞蹈、色彩瑜伽、茶花香道、美食等疗愈技术为情绪找到合适的出口,当感受到情绪时,也不再压抑,不再隐藏,而是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让情绪自然流动,这样它会在我们的允许的状态下,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
低频情绪转化为高频情绪,我们的内心也重回平和、喜悦的状态,这样我们不会再因为情绪的波动而感到自责或羞耻,而是打破原有与情绪相处的模式,以一种健康、积极的方式面对情绪,并用它们为自己带来成长和自我认知的机会,收获越来越好的自己。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