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二十多年前得了糖尿病,这本身很正常。人生在世吃五谷杂粮,得了病也不奇怪。
可是婆婆却不这样想,她整天想的就是:别人都好好的,为什么偏偏生病的人是我,我怎么这么倒霉,老天对我不公平。
今天学习了拆书稿《少有人走的路》,才知道原来我婆婆的这种怨天忧人其实是一种不敢面对、不愿接受的一种认知偏差。
这篇拆书稿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层层递进,举的例子仿佛就发生在我身边,解了我心中好多关于心理问题的疑惑,
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变得成熟呢?文中答案就是两个字:自律,通过调整心态,承受痛苦,积极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书中提到了自律有四个原则,分别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
作者用详细的案例分别讲解了这四个原则。我最有感触的是“推迟满足感”。
我曾经和老公探讨过类似的问题:给你几个苹果,有好有坏,先吃好苹果还是先吃坏苹果?
我的选择是先吃坏的再吃好的(我一贯的思维),理由是,越到后面感觉越好。
老公的选择是先吃好的,否则都坏了,一个好的都没吃到,太亏了。
我的选择应该属于推迟满足感,这样的选择能说明我比老公更成熟吗?
承担责任这个原则让我想起多年前儿子上高中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寒假期末考试,刚好遇上了大雪天,为安全起见,县一中(高中)、两个初中,还有所有的小学都取消了期末考试,提前放假。
只有儿子读的二中照常进行考试。他心里极度不平衡,然后考试时每门课都是过了三十分钟就交卷,结果显而易见,成绩一塌糊涂。
事后,他不怪自己不好好考,而是怪学校下大雪不放假。
学了这篇拆书稿,我才知道儿子的这种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是典型的心智不成熟。
接着书中继续讲了自律的源原动力—爱。真正的爱是关注和倾听,是付出和奉献。
关心一个人,爱一个人,是要看对方缺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想给什么。
然而生活中,我们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爱别人,从来也没有去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结果成了虚假的爱、过分依赖的爱,反而给对方造成了精神上的负担。
漫漫人生路,苦难重重多。既然选择了自律和爱,前途就是光明的,幸福和快乐就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