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以前依靠单打独斗可以闯出一片天地,但是现在已经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当今是团队化、模式化的时代。
所以,很多人一上来就直接做管理者,但后来发现基层的问题很多,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困难就是管人,觉得管理这件事是需要天分的。
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管理者如果不懂人性规律是无法做好管理的。
如何懂得人性规律?
靠看书吗?靠算计吗?靠想象吗?
都不是。
关键是要靠实践。
如果你没有在基层呆过,你没有与基层的人打过交道,你根本就没有实际感悟,你有的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象。
所以,作为一名好的管理者,一定是在基层真刀真枪地拼搏过,不然,很可能陷入纸上谈兵,只见表象不见实质的陷阱。
举个例子:
一片水域出现大量水藻,水藻就象征着管理者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
一般的管理思路是遇到什么问题直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集中精力大力度打捞水藻就就行了。
这个方法在短期内的确能起到作用,毕竟水藻全被打捞干净,水变得清澈了。
但是,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水藻又开始生长了起来,所以,不了解问题的实质,管理者只能从表面上解决问题。
如果管理者深入基层就会懂得,产生水藻的原因不在于水藻本身,而在于水质。
水质中某些物质过剩,使其PH值产生了变化,进而适宜了水藻生长。
这里面的水质指的就是基层的实际情况,PH值就是其环境。
所以,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水质着手,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水藻本身上。
所以说,好的管理者并不是天生的,他需要一个成长的历程。
好的管理者需要两次进化:
第一次是:从个人贡献到管理思维的转变。
第二次是:从管理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
一、从个人贡献到管理思维的转变
处于一线基层中,比较优秀的员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这里面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工匠精神。
那么,当一个优秀的员工上升为管理者,最大的改变就是:从依靠自己转变为依靠别人。
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
遇到问题,把问题抽象为具体的目标和指标,然后传达下去,看着别人去做直至问题解决。
有些从基层上去的管理者,他们最大的问题是,自己还会习惯地去做具体的事情,他忘记了自己是管理者应该统筹规划。
原因是,他本身就是优秀员工,实际操作水平比较高,觉得手下员工业务能力不行,所以,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他作为管理者却去做了员工应该做的事。
这里面会出现两个问题:
1.员工的工作被你做了,员工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业务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增加了你自己的管理成本。
2.你作为管理者去做了具体的业务,本应该放在管理层面的精力被分散了,不利于整体的管理把控,你的管理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你即使身心疲惫,仍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管理者管理思维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二、从管理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
当你有了管理思维,只能说你能管好某一块业务,但是要想成就大事,需要系统思维。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同时切实地管理好几个项目。
这时候就需要把依靠经验、热情、号召力解决问题的思路变成,把自己经过验证的经验、方法总结成系统模型,然后通过举一反三,复制这种系统模型到其他项目去,依靠系统去解决问题。
这个层级是认知、格局的提升,需要比较强的思考能力。
这时候的精力要放在全局上,这样才能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整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处在这个层级的管理者,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内心的虚妄,因为你所接触的不再是具体的管理业务,更多的是抽象的内容,抽象就容易引发自己内心虚妄、一厢情愿的问题,所以,你要时刻牢记目标,保持头脑清醒、内心清净,才能在繁杂的事情中看透事物的本质。
古人云:
笃静易明心,安神生慧意。
这句话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
管理者只有经过,个人贡献到管理思维的转变和管理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才能成为一名可以成就大事的顶尖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