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习算起,我在心理热线做志愿者已经一年了。一年来,感触良多,收获颇多。记得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一心记着老师讲的:至少做到认真倾听。于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说的每一个字,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对方所说的话上,完全没有想过对方说的是不是事实。有一次跟另一位老师讨论,她的一句话突然让我清醒过来。她说,那不一定是事实,可能是TA自己编的故事。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心里感觉到了一丝沮丧。如果对方说的根本就不是真话,那我还花那么多时间认真地倾听,岂不是很可笑?
但后来一转念,我又释然了。作为陌生人,出于不信任感或者不安全感,对方讲述的不完全是事实,或者有所隐瞒,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随着谈话的进一步深入和信任感的建立,TA说的真话会越来越多。也不排除存在那种极端情况,从头至尾没有说一句真话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说明TA的心理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更加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真话和假话似乎成为了我们判断一个人品质的金标准。说真话,意味着诚实、善良、正直;说假话,意味着欺骗、隐瞒、阴险。越是对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的这种标准似乎越是严苛。
如果是孩子说了假话,我们会生气、会愤怒,会严厉地训斥他:不诚实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如果是爱人没有对我们说真话或是有所隐瞒,我们更是会疑窦丛生,满心怨恨,双方感情从此出现裂缝,甚至直接提出离婚。
看看下面的场景,是否觉得似曾相识?
场景1:
老婆:怎么回来这么晚?
老公:加班。
老婆:你骗我!我给你单位打过电话了,你没有加班!你身上的酒味我早就闻到了!出去大吃二喝,还骗我!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场景2:
爸爸: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孩子:还没。
爸爸:你撒谎!老师今天给我打电话了!说你成绩又退步了!不好好学
习,还撒谎!看我不收拾你!
上述例子里,说假话是确实存在的。我也并不是要支持这种对家人说假话的行为。我只是想提醒一下:面对最亲近的人,如果我们总是把TA是否说了真话作为最最重要的第一要义,一旦察觉对方说了假话,便怒从心头起,不由分说地一顿指责、咒骂……这样只会给彼此的关系造成裂痕,甚至是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维护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连结,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放下执念,绕开真话或假话这个果,去思考背后的因:TA为什么不说真话?是因为不敢说?不能说?还是不愿意说?只有解决了背后的因,才能让TA无所顾忌地说出真话。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我们所爱的人说假话时的心理动机和状态,及时给予理解和支持,打开TA的心结,让TA能够毫无保留地对你吐露心声。
人选择不说真话,往往是因为心中产生了不安全感,只能通过精心编造谎言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内心。作为最亲近的人,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耐心,给TA足够的包容和支持,消除TA心中的不安全感;让TA相信,即便说出真话,TA自己和别人都不会受到伤害。这样TA才有可能放下顾虑,鼓起勇气说出实话。反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生气、愤怒、怨恨、猜疑,只会让TA更不敢轻松地说出真话,以后说的真话也会越来越少,甚至什么也不说了。
我们都听过“善意的谎言”这句话。有时候,爱你的人不跟你说真话,可能只是不想扫你的兴或让你受到伤害。比如上文的场景一,也许丈夫也是身不由己、不情不愿地去参加饭局。也知道妻子会不高兴,所以想瞒着她,以免得她生气。而如果妻子能够凭着对丈夫的了解与信任,绕开丈夫隐瞒实情这个果,觉察到背后丈夫的身不由己和不希望自己不高兴的爱心,不但不会生气,还会心生柔情与感动,一方面心疼他因为推脱不掉而不得不喝酒伤身,一方面感动于他喝得半醉还记挂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场景一必然会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场景1+:
老婆:怎么回来这么晚?
老公:加班。
老婆:我打电话问过你们单位了,你没加班。唉,又是被谁硬拉去喝酒了吧?
老公:唉,就是啊,就是那个大力,你见过的,说啥也必须去,要不就是不给他面子,那么多年的兄弟情谊就都白费了……真是拿他没辙!
老婆:下回他要再这样,你就拿我当挡箭牌,说我规定你必须回家吃晚饭,要不然就得跪搓板,跪不好还可能离婚。
老公:哈哈,我的好老婆,你不是真想让我跪搓板,还打算离婚吧?对不起,我以后这种酒局能推就推,实在推不掉的,也不瞒着你了。
看,这样的对话是不是更加开心愉快、和谐双赢呢?
亲子之间也是一样,家长若是能摒弃“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以及对考试成绩的过度焦虑,仅仅出于对孩子的爱,冷静地去探究孩子不敢说实话背后的恐惧,跟孩子心平气和地真诚沟通,一定会比上文的场景二效果要好得多:
场景2+:
爸爸: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孩子:还没。
爸爸:老师今天给我打电话了,说考试成绩出来了,你比之前又退步了。你是因为怕爸爸打你才不敢说实话的吧?
孩子:……
爸爸:今天老师也跟我说了,打孩子是不对的。我以前也是打在你身上疼在我心里。以后爸爸保证再也不打你了。但你也要保证不再跟爸爸说假话了,好吗?
孩子:好的,爸爸。
爸爸:还有,每次考完试,不管成绩怎样,都要好好分析自己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多多弥补,争取下次考好。
孩子:我听你的,爸爸。
虽然即便家长跟孩子真诚沟通,孩子的成绩也未必会进步,但至少不会再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说谎;而打骂孩子不但不可能让孩子的成绩进步,还可能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甚至是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那些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可远比孩子说谎要严重得多。
综上,对于我们所爱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伴侣,我们都不必过度纠结于TA的话是真是假,更重要的是给TA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与安全感,这样才有助于消除他们说假话的动因。
除此之外,我们自己也要不断地成长,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睿智与坚强;无论对方说了什么,我们都能做到保持理性,本着信任与理解,妥善地处理问题。只要彼此之间有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能够给予对方足够的支持和力量,那还有什么话是不可以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