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年轻夫妇的故事,尹建莉完美妈妈形象,温尼科特60分妈妈观点,为人父母的本能。
在赶往潍坊的汽车上,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三岁多的男孩。
三岁的孩子,正是非常“好玩”的时候,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思考,去理解这个世界;由于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也更乐于去表达,也敢于去表达。
小夫妻的教育方式,在很多专业人士眼里,都是有问题的。
比如不断的提醒孩子不要说了,烦死了;怎么问那么多问题,或者干脆就不理孩子了;还有各种对孩子的约束、限制,甚至的威胁。
但总的来说,父亲很关照孩子,孩子也许能感受到爸爸的“放纵”,总是隔着妈妈,去向爸爸提问,并且一个劲儿的要求爸爸给他拿吃的,给他看手机,给他水喝......还和爸爸讨论周边街景,以及和老家的差异,并且还谈论了对幼儿班的看法,下车后行程的安排、食宿等等。
各位读者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情景:一个三岁的男孩,在长途大巴上,隔着妈妈,一直和爸爸讨论着各种有趣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年轻的爸爸总是能够耐心的和孩子进行交流,给孩子及时的反馈。
这样的情景,总是让我非常感动。
爸爸对儿子很耐心,和孩子有很好的互动,只是偶尔看手机时,会忽略儿子的问题。
妈妈总是担心儿子,担心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伤到自己;担心声音太大吵到别人。
两个小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虽然没做到完美,更不可能懂得多么深奥的教育理念,甚或是一些浅显的心理学方面知识。但我认为,他们凭借着自己作为父母的本能,在行使着最好的教育,他们各自管自己擅长的事情,妈妈管安全,爸爸管聊天,两个人互不限制,各管一摊,孩子在他们不同的关怀下肆意的成长,也自得其乐。
起初,我并没有完美父母的概念,可自从有了孩子,自从开始看大量的育儿书籍后,我再一路被所谓专家带着跑,总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这也要注意,那也要考虑,把自己整的像个惊弓之鸟一样,时时刻刻都很担心。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担心自己一言一行,那句说的不好就影响到了孩子,还对别人尤其是妻子各种要求.......
在教育的路上,我做过很多糊涂的事情。
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女儿在天安门广场体验爬栏杆,而同行的亲戚因为急着参观,强行将孩子们拖拽走,为此尹建莉老师至今还耿耿于怀。
读到这个故事还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就感觉,尹老师对培养孩子可真用心,非常的佩服,也在以后的教育中一直试图模仿。
可现在再看这个例子时,我的佩服就变成了不解,如果每个父母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儿,就对自己的教育耿耿于怀,真的能培养出一个大气的孩子吗?这样的父母本身就不够大气,他们太低估孩子的韧性,也太高估自己的影响了。
这样的教育方式,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因为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每个人在成为家长前都是臭毛病一大堆,专家们却试图让他们在成为人父/人母之后就变成圣人,实在是太不现实。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还是更推崇英国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的观点,做“足够好的妈妈”。
这里的足够好并不是指完美,而是说就你本人的能力做到足够好就行,国内心理学家曾奇峰将其翻译为60分妈妈,也许更便于大家的理解。
温尼科特一辈子从事幼儿的心理研究工作,一生中观察过6万对父母,他认为:每个父母虽然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父母,尤其是妈妈天生就能成为一个照顾孩子的好妈妈,这是动物的本能,就如同老虎妈妈照顾小老虎一样,是流淌在母性中的本能。
只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太过快速,人们开始摒弃本能,太依赖于所谓的研究,或者是一些个别案例的推广。
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父母的学习,鼓励大家依靠自己的本能去抚养孩子,因为更现实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在变化,并且还变化的很快,而这些并不能体现在我们的遗传基因里。
我们这么说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不要试图成为完美父母,那样的想法很危险,因为本身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的努力只会毁了我们;二是不要太依赖所谓的专家,不要忘记自己的本能,很多专家的观点,只是自己孩子经验的总结,并不具普遍性,况且写在文字里、传递在思想里的东西,常常很片面。
我是石头聊家庭教育,持续更文,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