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报告:五问反思
总体要求:读《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目的是展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能够抓取要点,并能够学到SOLO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的能力。
(一)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作答要求:展示一个新知识点,标明出处)
敏锐地观察的方式是利用你全部的五种感官
来阻止你的头脑漫无目的地游荡。人们的观察往往是不敏锐的,因为他们太关注自身——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了;
当你看杂志、报纸或电视时,会探寻事情的意义,考虑思想之间甚至是明显没有联系的思想之间的关联。
(源自《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p200-201)
(二)我之前是怎样想的?(作答要求:调出自己的旧知识)
敏锐地观察即是能做到第一时间通过感官找到更为重要的、能为己所用的信息。
头脑不在漫无目的地游荡时即是在注意正在发生的重要的事。
(三)我原来的想法怎么样?(作答要求:找出新旧知识间的不一致,更新自己的认识)
以往的观点只关注到了敏锐观察的做法,没能深入看到敏锐地观察的目的;
只看到了敏锐观察时在做什么,没看到不敏锐时在做什么;
没有想到大部分状况下的观察是不敏锐的。
(四)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作答要求:展示你能关联到的一切,可解释现象、可关联其他知识、现象、议题、事实等,可比较、可分类、可找因果等)
注意力是有限的,频繁转换注意力会使其大量消耗;
敏锐地观察是为了使自己的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避免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观察一定是不敏锐的,观察不敏锐时,往往是在关注自身而忽略了周围的事;
回想上课时意识到自己走神的状况,自己往往是通过课堂上收获的知识出发,由自身的理解开始向外发散,观察便渐渐不敏锐,只关注于自我的思维,在想不通或是拥有答案后便回过神来,却也无从得知走神时遗漏的内容能否解决自身的疑惑。
而在课堂上根据上课内容思考如何书写反思报告的过程,我是在探寻这个知识点对于我的意义,考虑它对于我学习生活的关联和意义,尽量向着抽象拓展层次贴近。
在寻找关联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因为太过集中思考而忽略课堂上此时正在讲授的知识,我难以通过预期价值公式去衡量哪一个更有价值。我认为将自己的敏锐观察到的东西及时记录,留到空余时间去发散思维找寻关联,而在重要场合仍然保持敏锐地观察,统筹安排会收益更高。
(五)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作答要求:优化自己的决策,详细展示情景,参考5W2H: who, where, why, what, when, how, how much)
将自己的思考和感觉留到进行敏锐地观察之后:上课产生的疑问尽量做到不要立刻发散,而是留到课后,在课上做到敏锐地观察,以更大面积接触周围环境,获得更多。
记录的重要性:将通过敏锐观察到的重要的事记录下来,以供空余时间联想思考,而记忆常会出现偏差。
譬如在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中监控注意力,是否有走神,如果走神,那是从何时开始的、思维去了哪、何时回来的,没有走神时又学到了什么。在课堂上讲到判断依据及其检验方法时,认为其能够成为写反思报告的内容,于是在知识与自身实例中努力建立联系、构思报告,并在老师的讲解中不断更新观念,在大致掌握各依据的分类及检验方式后,我想到了自身做大创的经历,并发散到经验分享会中他们分享的方法是否有依据,运用SOLO分析我对该知识掌握已能到达关联结构层次并努力向抽象拓展靠近,但老师所讲的其他信息我就有所遗漏,无法判断得失的我在与老师交流后,找出了及时记录重要知识,放到课后思考的方法,既最大程度保留了敏锐观察得到的结果,又避免了仅仅受其结果的桎梏。
从尊重的角度出发,做到敏锐地观察:想着尊重他人的体力脑力劳动成果,认真聆听,敏锐地观察谈话、会议、课堂、讲座等场合能获得的信息,迫使自己做到观察周围而非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