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阻碍我写作的理由
先对自己的状态做个界定,我其实是没有过几次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体验的,为数不多的几次输出也都是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做的写作,所以阻碍我写作的一个最大障碍是我从来没有把写作看作是工作生活的必需,或者说没有真正意识到写作对自己的意义。
今天的文章应该算作是两次作业的集合,我必须先想清楚写作到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从工作角度看,出于工作需要每年都得写一两篇完成任务的论文,虽然是应付差事,但仔细想想其中的收获还是有的,至少会像师北宸老师所说的那样倒逼自己输入。在做论文时,我至少得读上十来篇相关论文,还要好好检索自己的工作经历整理出可用的案例来充实自己的论文,这个过程无形中是在提升自己,只是以前出于应付工作没有仔细想过其中的意义。
从生活角度看,我出于自发去写作的时间就更少了,但最近的一次写作让我认识到写作其实可以通过梳理思绪和自己对话,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省和自我成长的方法。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我去写作呢?
首先是懒惰。一开始我以为是缺乏输入导致没有写作素材,因而迟迟无法下笔,但仔细追究根源还在“懒”上。
缺乏耐心去阅读是一大原因,尤其是工作方面的专业论文、书籍总觉得枯燥乏味,因而懒得去读,也因为没有专业理论的提升,自己的认识一直处于较浅层次也就没有办法总结输出新内容。
懒于思考。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让自己困惑,当时虽然找到了一些方法应对,效果有时并不尽人意,但因为懒得深究也就得过且过,现在想想如果自己再深究一步,无论是找专业论文、著作或是请教前辈等等,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解决就可以形成很多有价值的输出。
其次是习惯拖延。这一点我也必须认真反思自己。因为从上学开始这个拖延症就一直伴随着我,但也许是一直以来对我的影响不至于那么“致命”,所以虽然意识到要改正可是一直在拖延中,连改正拖延的行动也在拖延中想想自己有多可笑。这么看来有些作家的写作怪癖也许就是自己行动的开启按钮,触碰它就开启了自己的写作模式,所以我也应该想想有什么样的方式给自己设定一个行动按钮。
再次是缺乏观察,昨晚听师北宸老师讲到他观察主持人言行举止时,我才意识到参与活动或者往大了说在工作生活中,你不仅是一个参与者你也可以是一个观察者,跳出一种视角看问题同时细致感知其中的细微变化,做那个见微知著的人,这不就是我一直知道可就是欠缺别人用言行警醒我应该行动去做的事情吗。同时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行事习惯,有这种认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习惯让自己去这样行动。有了这种习惯也就有了捕捉灵感的工具,它就像给自己织起一张网一样,当我们在与人沟通、行为处事时,打开观察者的视角,就能洞见自己和他人的细微感受和变化,而不至于让这些细节随时间一起溜走,此外观察者视角在事后反思回顾时也更能从客观、全局的视角来复盘整个过程,这样的反思、总结或许更有意义。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总结输出的过程,我的认识也许还很浅层,行动的动力也不会被触发。所以写作本身就是促使自己思考、重塑思想进而影响行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