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一篇《牛蛙战争》刷爆朋友圈。
作者是68岁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的退休教授,坐标上海。他6岁的外孙,自3岁开始为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做准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不幸的是,孩子幼升小并不顺利:
1、孩子面试时,因为过度紧张,哭了;
2、最后一轮面试时,孩子有挤眉弄眼、耸肩等症状,学校拒收;
3、另一家民办院校再次拒绝接收孩子,理由是孩子与外公生活在一起,这是他们家庭的瑕疵。
总之,外公说:“受了这么多苦,讲了这么多理,牺牲了一个儿童最珍贵的三年,应该得到一个该有的回报吧?”
然而现实很赤裸,竞争很残酷。
最后,全家人决定教育规划移民到西班牙。“终于可以让他去另一个健康、放松的环境中……所以,再见了大上海,你给我一片星辰大海,都不如给我一个能慢点长大的小孩。”
二
外公的文章轰动了朋友圈,大家纷纷为“牛蛙外公”点赞,并一起痛斥如今的国内教育,可怜现在的孩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外公的目的达到了,他求而不得的东西,得不到就是不好,写文“揭发”痛斥,这事就这么被找到平衡了。
什么“逼子”老师,什么街坊邻居攀比,什么邻居的鄙视链,大上海的星辰大海都不要了,我们要移民了,你们上了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有什么了不起,你们不收,我们还上不了呢,我们开始去追求一个慢点长大的孩子了。
通篇看下来,“牛蛙外公”看似有理有据还有家学情怀,可是我还是要禁不住要问:
如果孩子顺利进了“四大”,孩子牺牲儿童最珍贵的三年,受的苦,讲的理,都得到了回报,您还会如此痛斥当下的教育吗?您还会放弃大上海的星辰大海,去找寻那个慢点长大的孩子吗?
“牛蛙外公”,您不会的。
挤眉弄眼、耸肩的症状,面试学校提出前,已有症状,但全家人都没放在心上。孩子被诊断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并不是您痛苦的源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孩子被顺利录取,他继续挤眉弄眼、耸肩、乱蹬腿,您依然不会在意。
您在意的,是原本以为会得到回报,会得到一个“不可爱,可憎,但不能可贱”的孩子,原本以为自己处在邻居鄙视链上端的您,突然发现地位大反转。
您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罢了。
外公,我可以说您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吗?您这样如此一番,痛斥了教育,救赎了自己,却贬斥了那些顺利进入“四大”的孩子,并挑逗了我们这些没有资本进“四大”的“可贱”的人的情绪。
三
几代同堂,固然是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传统美好。
但是,在“牛蛙外公”自己的叙述中,这个家庭的“那一点瑕疵”,还是明显得晃眼。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外孙的教育问题上,我选择站在女儿这一边。”
不管老人家出于何种考虑,孩子教育问题,首先是孩子父母商量的问题。一边是孩子的爸,一边是孩子的妈,从人数上是均衡的。可是,老人家站在女儿一边,夫妻商议的砝码失衡了。
2、孩子不想去培训班装病,"别给我妈打电话,给我外公打。"外公带他在外面溜达并吃冰棒。
“牛蛙外公”在教育问题上,一边“站在女儿一边”,又跟女儿的行事截然不同。孩子妈妈不能通融的事情,外公会通融。孩子妈妈明知道孩子假装,都不允许的事情,外公却能有权力去做。
孩子病了,老师打电话的人选里,除了妈妈,第二人选是不是应该是爸爸呢?如果外公真的站在女儿一边,外孙怎么会很笃定得打给外公呢?
3、“孩子他爸竟然当着我们3个家长对我女儿拍了一下桌子让她闭嘴……”
外公是不能接受女婿这样的态度对自己女儿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但是,当初女婿提出对孩子的不同教育理念时,“女儿一听就炸了,立马反驳……我知道她的担忧所在……”,外公并没有觉得女儿对女婿的言行做得有什么不妥,还表示对女儿的理解。
孩子是父母的,夫妻是平等的,但父亲与母亲的话语权和感情不均衡的情况下,必然有一方是压抑和克制的。
在这样的感情有偏重的环境下,我终于理解女婿最初的“不置可否”和后来的“拍桌子让她闭嘴”了。
4、"退休后唯一一件工作就是陪外孙成长"、‘“我还是过不了感情这一关。移民?……虽然我会极大概率的支持他们移民……”
“牛蛙外公”在外孙的家庭中,角色是否太突出了呢?
5、“牛蛙外公”写这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是否经过女儿女婿以及外孙的同意了呢?这样的文章,会对女儿的家庭有什么影响呢?
外公,在女儿女婿外孙的家庭,话语权真的太大了。
这个家庭,真的是“中国传统美好的几世同堂的家庭”吗?
我开始理解并支持那所学校所说的这个家庭的“这么一点瑕疵”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四
让“牛蛙外公”不满的还有那些可恶的邻居——“最令孩子他妈崩溃的是,邻居家的孩子几乎和我们一起开始‘牛蛙战争’的,他们家的孩子顺利进入了‘四大家族’其中之一……中国式攀比往往不来自阶级,而来自街坊邻居。我们家一直都要比他们家优越,这次反倒让他们压了一头,受到了嘲讽与看不起,这个气让我们难以下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鄙视链在哪个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但是,这是大人在乎的,“女儿崩溃”、“我们家一直都要比他们家优越”、“反倒被压一头”、“这个气我们难以下咽”……这都是这个家庭中大人的感受。
孩子呢?“孩子能读出我们脸上的失望,非常懂事的问:‘我是不是让你们失望了?’”
孩子刚刚幼升小的年龄,他那里还没有街坊邻居攀比和“鄙视链”的概念。他关心的,只是他的家人对他的态度。
“我们确实有点怪他,但怪到最后都知道,这不是他的错。”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孩子没错,那错在谁呢?如果孩子顺利进入“四大家族”,这个家庭一如既往优于街坊邻居,“牛蛙外公”还会痛恨那些攀比的街坊邻居吗?还会对“鄙视链”生厌吗?
不会。
所以,“牛蛙外公”恨得,不是攀比,不是“鄙视链”,他恨得,是自己没有在“鄙视链”的攀比中一如既往占上风,没有从中得到优于旁人的预期感受。
五
“我知道这样会让他丧失可爱,但我宁愿他失去可爱,变得可憎,但也不能让他长大后变的可贱。”
这句话听来,我感到无比扎心。
如果,按照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线成长,他的外孙可能失去可爱,变得可憎,但是可以避免长大后变得可贱。他所谓的“可贱”的标准就是什么?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那我们在读、读过,或者将要读《牛蛙战争》这篇文的人,我们不是人人都清华北大交大复旦,不是“常青藤”,也不是著名公立高中,不都是著名民办小学。有的甚至幼儿园教育都不科学系统,上初中才开始学英文字母。那么,我们绝大多数都是他眼中的“可贱”。
这些人“可贱”吗?
如果外孙顺利进入“四大”,外公会睥睨傲视着“可贱”们,大谈家学和阶层传承。可是,此时,入学不顺,这些“可贱”却被用来渲染情绪。
六
有啤酒肚,是一个人的权利,但不是排斥因自律保持体型的人的工具。
移民,是一个家庭的选择,但不是用来抵抗、对立当下国内教育现状的利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辛苦的外孙没有得到回报,固然让人心酸叹息,但是这不是否定别的孩子的努力和别的家庭选择的理由。
慢点成长的孩子,在田野中长大,在河流中奔跑,每个人都希望他活成精彩的故事,只要他健康高兴。
但是,大上海的星辰大海,也不失美好和励志,也是很多人的梦寐以求。
不去论谁对谁错,学校和家庭的角度不同而已,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追求向往不同而已。做了,选了,各自满足安好即可,何必得不到的就要踹上一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