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是一个很神奇的经历。从小学到高中,我似乎都一直在不停的换学校。
我清楚的记得,高三的时候我转学到县里的中学,一次月考成绩过低,成绩处于后面的同学就要走上讲台,伸出手,老师则是会用竹条打手,我也不例外。老师在打我手的时候,我清楚得记得,老师说了一句话,“这虽然不是你的母校,但是... ....”,后面讲了什么我已经忘了,前面这句话十分刺耳,直到今天回忆起高中的经历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常常转学换校,我对于学校没有什么感情,而老师也把我仅视为一个过客。不过我并没有被抛弃的失落感,反倒觉得这样很自在,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互不干涉。
在以前,几乎每个村都会有一所小学,而我家所在的村子却有两所小学,彼此之间相距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在学前班到五年级的这段时光里,我一直都在村口的一所学校读书。在村口的小学读书,会有一种奇怪的心里,表现在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身上。村口的学校距离镇上的集贸市场会近一些,人们会暗暗的瞧不上的村里另外一所学校,老师在分配到我们村的教书的时候,也是希望可以去村口的这所小学。首先是去集市会更加方便,其次这所学校的设施也会更好,可能待遇也会更好一些。
在村口的那所学校其实待了有五年的时间,我能够记得东西,可能十几分钟就讲完了。现在感觉起来几乎就像是没有经历过一样,仿佛我的人生直接从中学开始。
(一)同龄中少有的学前班经历
那个年代,我上学算是同龄当中比较早的,严格算起来四岁半就已经开始读学前班了,我同龄的小伙伴也是很小就开始上小学,现在好像六七岁才可以上小学。当时也没有幼儿园,听都没听过,不像今天,家长把孩子直接交给幼儿园就可以了。
在没有幼儿园的年代,上小学之前,我基本都是待在家里。据说那个时候的我很乖,大人们出门的时候交代我,要我好好的坐在椅子上,晚上回到家,我仍旧是坐在椅子上的。不像后来,完全成了反面教材。在幼儿园之前的半年时间里,家里已经开始在为我上幼儿园准备了,让我学数学,学写字。在上幼儿园的前一天,爷爷托邻居家正在上学的姐姐买了两只铅笔回来,拿给我。前两年遇到领居家的姐姐聊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姐姐的讲法与我的记忆出现矛盾,“没有这个事情啊,当时学校给每个新生都会准备铅笔的,作为开学的礼物,你应该是记错了”,我跑去问爷爷记不记得这回事,爷爷也不记得。难道真的是我记错了吗,可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依旧记得当时的地点,在家门口的院子,时间就是开学前一天的下午。
除了这件记忆混乱的事情事情外,上学前的那段时间我能够记得的就只剩下两道闪过的印记,我趴在爷爷的背上去到很远的地方,其次就是妈妈把一个糖果放在我手上。
学校设置了学前班,大家也不怎么当一回事,学前班那一年,没有自习课,下午三点半就放学了,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愣是早了两个小时。而且学前班的老师只有一个,就是校长的老婆,校长老婆以前是在广东那边打工,后来由于学校的学前班没有老师,就让自己的老婆回来。至于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只有4岁的我,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些。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一直以为学前班的那位“女老师”就是老师,直到一次我和爷爷一起去他家里玩的时候,我从大人们的聊天谈话之中,知道了“真相”。
学前班的时候,我和表妹一起上学,当时校长的孩子也和我一个班级,后来我们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学前班那一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一年的期末考试。数学的考场上,大家都在卷子上认真的书写,校长老婆坐在讲台上发呆。爷爷从教室外面走过,看到表妹在东张西望,爷爷走进教室来到表妹的座位旁边,看看考卷写的怎么样。但是表妹似乎有些题不会做。爷爷拿着塑料尺子往表妹的手上招呼,“平时做了那么多遍的题,还不会... ...”表妹一边哭一边做题一边挨打。校长老婆按耐不住了,跑自己儿子座位旁边,同样的戏码上演了... ...
后来这个校长的小孩和我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忘了交代他的名字了,他叫陈铭。小学距离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至今还记得的小学同学的名字已经不剩下几个了。在小学有一段时间里,陈铭是我非常好的朋友之一。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