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有一类人,叫做“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通常在人际关系中高度敏感,容易误解别人的言行举止,且总喜欢朝坏的方向曲解。比如,开会的时候,因为去的晚了,没有跟经常坐在一起的两个同事坐在一起。那两个同事在咬耳朵窃窃私语,也许只是在聊一个八卦,他们却会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有一种被孤立、被抛弃的感觉。或者是别人因为忙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这本是一种合理的拒绝,可在他们眼中,这却是他人看不起自己的表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充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常常处在这种内耗当中,几乎耗尽了自己的精力。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疤痕实验”:
研究人员找到10名志愿者,给他们画上足以以假乱真的疤痕妆,要求他们在指定地点观察身边人的反应。10名志愿者,都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歧视”。有人觉得,路人在议论自己;有人觉得,路人不愿意和自己坐在一起;有人觉得,旁人对自己露出鄙夷的眼神...等等。这些感受被志愿者们描述地格外具体,真切,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脸上其实没有疤痕,在他们化妆结束后,化妆师便以补妆的理由擦去了他们脸上的疤痕。也就是说——其实这些志愿者和平时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为什么他们还有不同的感受呢?
因为他们不是被脸上的疤痕限制,而是被自己内心的疤痕限制,是他们以为脸上有疤痕的认知,让他们曲解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其实是因为自己给自己画上了“疤痕”,虽然疤痕并不存在,但自己有了这样的认知,就容易曲解别人的行为。
就像有些人只认衣衫不认人,自己衣着廉价不同的时候,就会认为别人觉得自己不够档次;有些人自己挣钱少,便会以为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有些人自己有身材焦虑,便会觉得别人介意自己的身材。但其实,这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戏。无论自己生活如何,挣钱多少,身材管理如何,其实他人往往都不在意,真正在意这些的人,只有自己。倘若自己想不通这个部分,无法完全接纳自己,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让自己自卑,这才是关键原因。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那么我们要做的,从来都不是苛求自己变得完美,在接纳自己缺憾的前提下,努力追求更完美的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拾荒老人在整理垃圾,有三兄弟路过,老大想,拾荒老人身上肯定很真脏,千万不能碰到;老二觉得,拾荒老人真可怜啊,自己一定要努力,可不能老了以后还得捡垃圾;老三觉得,拾荒老人自食其力真努力,自己也要和他一样活到老干到老。那拾荒老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个人眼里有个人不同的哈姆雷特”,对一件事、一个人不同的认知,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在起作用,是一种以己度人的认知障碍。其实就是你相信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就像很多人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其实不是真的被看不起,而是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看不起当下的自己,所以才觉得别人也是如此。这里边隐藏只自己对自己的偏见,同时也隐藏着自己对别人的偏见。我们只有以更开放的眼光,多维度、多角度考虑一件事、一个人,才不会陷入这种认知困境。
阿德勒说:“一段经历,一段创伤,不是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人们赋予这段经历和伤害的意义,才会决定我们最终的人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