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是这篇帖子:《目睹了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后,我内心现在慌的一批》。有人焦虑有人怒骂:“天天都是这样的文章,还能不能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了?”
放平心态,其实没什么可焦虑的。因为这是存在了许多年的事实。只是之前网络不发达,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都是地球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们大天朝能有鸡娃,牛蛙,为啥人家米国就不能推娃呢?
疯狂推娃的,往往都是中产阶级。越是高收入、高学历群体,越是乐此不疲,跟国内也没什么两样。因为推娃的背后,是巨大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
举个例子,网上看见加拿大的几个练习皮划艇的孩子被哈佛提前录取。主要原因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哈佛看到了他们几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孩子参加皮划艇,家长每天凌晨四五点开车送孩子去参加训练,连续数年。加拿大冬天的早晨,有多少人能坚持数年凌晨早起?反正对我来说是个难以想象的挑战。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上文的作者,总结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公式:名校鸡娃标配=好成绩+1项体育+1门艺术+10项社会活动。这是西海岸华人推娃基准套餐。为了满足上述条件,下课后或者周末,家长就必须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辅导班里。米国地广人稀,辅导班往往不在同一个地方。这意味着什么,这个家庭必须有钱有闲,要专门有一个人,规划好时间,开车带着孩子去上辅导班。国外打车比国内贵多了。
反观国内,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身边的同事,有几个周末是安稳呆在家里的?幼儿园的孩子,上舞蹈、合唱、英语、绘画等各种艺术特长班。小学以上的孩子,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偶尔没课的时候,也得博物馆,图书馆走一走。身体和心灵,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为什么中产阶级能下定这么大的决心,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乐此不疲的推娃呢? 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享受到了知识带来的机遇和财富。米国的中产阶级,基本都是医生、律师、投行、职业经理人、IT从业者等。看标签,高学历,名校毕业,国内985,国外常青藤,博士学位。大厂就业,买得起学区房。其中格外焦虑的华裔、亚裔人群,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考大学,出国,在国外扎根,靠的是什么?知识。如何让孩子继续父辈的荣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复制父辈的成功经验,考上名校,知识改变命运。
国内也大抵如此。 买学区房、参加课外班、上名校,只是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而已。 上层阶级不用推娃,因为他们从来都不跟普通人在一个赛道上。贫民区已经放弃了推娃,因为他们付不起相应的成本。没有钱,也不想浪费时间。只有中产阶级,既有奋斗的必要也有实现的条件。
那我们普通人还有必要跟着焦虑吗?首先得承认基因的差异,种下一颗芝麻,必定长不出西瓜。其次,承认环境的重要性,同样是西瓜,在水肥充足,精心照料的情况下,必定长势更好,没准儿还能长成“瓜王”。培养孩子,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