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今天来学习《晋灵公不君》这篇文选。这篇文选在教材的149页,这篇文选也是选自《左传》的文选。我们这学期学习这门课程的第一课,就是《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现在我们再学一篇《晋灵公不君》,后面我们还会再学几篇的。
《左传》我们在第一课的时候给大家介绍过,由于它是先秦时期的比较规范的比较优秀的典型的文言文。所以,我们选它的文选稍微多选一点。同时它的行文,也有比较简练,也是比较优秀的。
我们学习它呢,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其实也可以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散文创作的优秀的传统。这些虽然不是我们这个课最主要的目的,但是,也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间,能够有所掌握,因为能够有所体会,这样呢,我们学习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
《晋灵公不君》,这个是在《左传》宣公二年的里面的一小段的文字,我们把它选出来,讲的是晋国灵公这个人,晋灵公这个人,从他的谥号,他叫灵公来看,他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国君了。灵公不是一个很好的谥号。
所以,这个人在为君的时候,做的事情不像一个国君。所以,《晋灵公不君》,这个标题里面的“不君”的“不”是一个否定的副词。因此,它后边的君主的君,本来是个名词,由于受到副词的修饰,它就活用成动词了。所以,“不君”的“君”是名词活用成动词,在这儿呢,就是不像一个国君的意思。不配做国君,不是一个国君,不行君道。
这篇文章就是讲在这样的一个国君,当政的当朝的这样的一个时代,他的臣子当中,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忠心报国的这样的臣子。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人叫赵盾。
赵盾这个人,他对于国家忠诚,对于国君,他既敢于提意见,又仍然还是处在一个尊敬他保护他的这样的一个状况,希望他改正错误这样的一个状况。所以,整个的这一段文字,就是我们选的这篇文选,就是在表彰赵盾的忠诚和正直。
我们来看一看,看看内容。149页这一段。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这一段是讲晋国的两位大臣,一个叫随会,一个叫做士季,他们对于国君的这种不好的作法的进谏。这是一种平缓的进谏,一种和缓的进谏,但是,也体现出这些人的说话的才能。《左传》的这种外交辞令也好,这种进谏的语言的口才都是非常好的。
我们看一下,《晋灵公不君》,我们刚才在标题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其实这个标题都是我们今天人加的,它往往都是取的,就模仿着我们学过的论语,孟子这样的办法,就是把开始的这一句作为它的标题,这一章这一段。
“厚敛以雕墙”,“敛”是收税,收赋税,“厚”就是多。多多的收赋税,用来干什么?用来雕画自己的住处的、宫殿的墙壁,也就是要精装修,把自己的住的地方,弄得特别漂亮。“以”在这儿是个连词,“以”作为连词,它主要连接了两种关系。
第一个是因果关系,第一个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在这呢,手段和目的,就是通过加重对老百姓的赋税的征收,来使自己住的地方得到进一步的装修。
“从台上弹人”,“台”,这是晋灵公的宫廷的,庭院里面的一个高台,本来是为了在上面举行一些仪式,以及了望远处的这样一个建筑。他现在干什么呢?他现在跑到台子上面用弹弓来打那些人,是什么人呢?
到他君主地方来的都是大臣,实际上他是用弹丸来打这些大臣,看这些大臣们躲避弹丸的样子,“而观其辟丸也”,“辟”跟躲避的“避”是古今字,这是一对古今字,后来在上面加了个义幅,表示躲避。你看他像个国君吗,哪有这样的国君。所以,说他不君。
他的台上用弹弓来崩人,“宰夫胹熊蹯不孰”,宰夫是厨师,厨师煮这个熊掌,“蹯”,掌脚的意思。“蹯”,这个足是它的义幅了,这边这个“番”了。《说文解字》里面说这个“番”,就是兽足,就是野兽的脚。上面这半截是辨,底下就像它的脚掌的样子。
所以,字形上看就是一个大脚印,就是一个野兽踩出去的大脚印。上面这个所以叫做辨,就是因为可以根据脚印,来辨别刚才走过去的是什么野兽。所以,它就是个大脚印儿的样子。在这就是熊掌的意思。“胹”,把它炖烂煮熟,他煮熊掌煮的不熟,“孰”,跟今天的有下面有一个火,就是四点火的,这个“熟”也是古今字。
我们学这一课要注意一下,很多古今字的有关的现象,我们在下一节课的里面,我们要讲文字《通论》的时候会给大家专门介绍。
没有把熊掌做得熟,就把他杀了。“寘诸畚”,“诸”是“之于”的合音,就相当于“于”。所以,“寘诸畚”,就是放进簸箕。要注意“杀之,寘诸畚”,的主语变化省略了,这个是谁呢?
是晋灵公,煮熊掌不熟的是厨师,杀厨师的不是他自己的,这是晋灵公,要注意主语变化的。“使妇人载以过朝”,“载”本来指的是用车载,在这转指,后来也能表示一切的装载,在这就是用人拿着。本来是应该让那些执法人员来,现在因为他自己都知道,杀这个人杀都不对,人家作熊蹯没作饭就把他杀了。
所以,他就派一个女人,把他放在东西里面装着,抬出去。“赵盾、士季见其手”,赵盾和士季,两个人看到了,从簸箕里面露出来,不是说就这么扛着一个人不像话了。所以,他要用东西载着,发现一个手露出来了,说赶紧去问,这怎么回事,一问那个女人,就会回答他,回答了以后,“问其故而患之”,问为什么会要把这个人杀掉呢?
然后为这件事情感到担忧,“患之”,由于这件事情,为了这件事情感到担忧,“将谏”,准备进谏,准备进谏主语是谁呢?
是赵盾。为什么?因为后面写的主要讲的都是赵盾。
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了,士季是另外一个人,他说,如果你进谏国君没有接受,“谏而不入”的“入”,就是说得进、听得进,在这里听不进,如果国君听不进,不接受你的意见的话,“则莫之继也”,就没有人能够继续去进谏了。
“莫之继”,这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之”是“继”的宾语前置了。这个“之”当然在教材里面说,“之”指代的是赵盾,就是没有人,再来继承你了,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之”指代的是进谏这件事,也可以说通。
就没有人能够再进谏。所以,没有人能够再继续进谏。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之”,如果把它看成这个,也可以指代第二人称,你现在不是士季跟赵盾两个人对话嘛。所以,可能指的是对方,就是第二人称了,这时候要慎重。有的时候说看看你像第二人称,其实不是,当第二人称也可以讲通,这是需要注意的。
“会请先”,会就是这个士季,他本人了,我请求自己这个先进去,士季,他名叫随会。所以,“会”,是说自己的名,请求允许我先进去进谏。要是不接受,您再继续进谏。
“继之”,教材上说,是指这个士季自己,这当然也可以,这个“之”,好像指的是我。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我认为都可以理解为进谏这件事,你再继续进谏,我看理解为进谏这件事也是可以的。
所以,它教材上把它一个分析成第二人称的,一个把它分析成第一人称代词,我看这个都是可以进一步考虑的。这个没关系,我讲的有一些观点,跟教材上不完全一样的地方,大家可以,你们要觉得教材讲得对,你们同意教材的也是可以的,这没关系。
我们提倡的就是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提出问题,要能够发现问题,要敢于提出问题,进一步我们要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这种能力和勇气,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失去了根基。所以,我提倡大家包括对于我讲的这些观点,都可以进一步的商量,这没有关系。
“三进及溜”,就三次前进往前走,一直走到了屋檐底下。“溜”,是一样就是滴水的地方,走到屋檐的地方,三进,为什么叫三次进去?实际上它就是要走到国君的面前,他就跪下了。他就向他禀报,他刚跪下,晋灵公装着没看见继续走,他只好站起来又跟着往前走,再一次的作出进谏的准备的时候,他又走了。如是者三,走了三回,最后走到这屋檐底下了,再不能装了。
“而后视之”,然后晋灵公,他看着他,说,你不用说啦,“吾知所过矣”,我知道我杀人杀错了,“将改之”,我准备改变错误的作法,“知所过”,“所过”是一个所字词组。“过”是个动词,就是错误的地方,犯了错误的地方。我准备改正它了,“稽首而对曰”,稽首就是跪下了。叩头。所以,我们刚才说,他刚才不是三进吗?
这三进,实际上就是三次都是下跪了,在这“稽首”就是叩头,“稽”是停留的意思。把脑袋放在地上停一会,回答说,“人谁无过?”,人哪有谁没有不犯过错误呢,“过”就是错过。“过而能改”,犯了错误,但是,却能够改正错误。“善莫大焉”,没有比更大的善。“善”在这里是主语。“莫”在这也是主语,莫大焉,是个主谓词组,“焉大”就是“大于是”。
“焉”就是于是,就是大过这样,然后没有什么大过这个,然后整个的句子的主语是这个“善”,就是好事情中间,没有什么比更大的了,比哪个呢,比能够改变错误更大的。
《诗经》上面说,没有人没有一个好的开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就是没,就没有,没有什么人,没有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束,坚持到底。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什么,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作好事,不作坏事,坚持到最后那是不容易的。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这么说来,像这样就是指像《诗经大雅荡》的这句诗所说的那样,能够改正自己过错的人,那是很少的,“鲜”是少的意思,您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您就是能够做到一个有始有终,有一个好的开端,又有一个好的结果的人,结束的人。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巩固了,我们的国家就能够巩固了。
“社稷之固”,“社稷”和“固”之间是一个主谓关系,国家得到了巩固,“之”连接的是个主谓关系,我们的国家就会巩固了。
“岂惟群臣赖之”,难道仅仅是我们这些大臣依赖它吗?“赖”是依靠依赖,我们这些大臣依赖您改正错误这件事吗?不是,是我们的国家都依赖您改正错误这件事了。
又曰,这是诗经里面的另外一首诗,大雅的烝名里面的诗,说“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衮职”指的是天子的职责,就是周天子在这个诗里面当然指的就是周宣王,说衮职他的职责出现了错误,只有仲山甫能够弥补他。
这个意思说的就是,仲山甫它能够弥补国君的过错。您要是能够改正自己,弥补自己的过错,你的什么呢,“衮”是君主的服装,在这里指的就是你的职位。这个是柔中有刚,就是说,你如果要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你的衣服就能穿住了,“衮服”,你就穿住了,你就不会下台。你要是不改变这个意思,暗含的意思也是很厉害的,就是你的君位,可能保不住。
好,这是第一段讲的是随会,就是士季这个人,在赵盾之前的这种平缓和缓的进谏。
底下是第二段。这是赵盾自己的进谏。
“犹不改。宣子骤谏。”,宣子就是赵盾,相对于刚才的随会,就是士季的缓谏,它这个是一个骤谏。“骤”,暴风骤雨,“骤”就是多,频繁不断的,并且是急迫去进谏。
“公患之”,晋灵公非常为这件事情感到很烦。厌恶的这件事情,就是想要处理好,处理这件事,“使鉏麑(chuni)贼之”,就派鉏麑来杀害赵盾。“贼”,从字形上看,这里有一个戈,这是一个武器,那边有一个贝,用武器把这个贝给损坏了,“贝”是一个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后来货币,就是好的东西,宝物,用戈去打他,把它打坏。所以,是残害的,在这里是杀害,暗杀。
让鉏麑去杀他,这个“之”指代的是赵盾,“公患之”的“之”。指的是“宣子骤谏”这件事。“使鉏麑贼之”的“之”指的是赵盾。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之”,它所称代的对象。“晨往”,一大早前往,清晨前往,“寝门辟矣”,这个主语是,晨往的是鉏麑。主语改变了,然后呢,“寝门辟矣”,“寝”就是卧室,卧室的门,“辟”是开辟了,打开了。
“盛服将朝”,他已经穿上了穿好了上朝的衣服,“尚早”,时间还很早,“坐而假寐”,赵盾坐在那打瞌睡,“假寐”,不躺着,坐在那打瞌睡,因为从生物上生理上说,生物钟来说,他不到起床的时候,他该睡觉。但是,从工作的需要来说,从国家大事的需要来说,他应该早早的起来准备好,然后再去上朝。古代的观念很多都是这样,鉏麑就退回来了。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他说他退,也退回来,退下来了,退出来了,从他要暗杀的赵盾的家里面退出来了,感叹的说,赵盾这个人不忘记对于国家的恭敬,对于自己的职守的恭敬,这是老百姓的依靠,这就是老百姓的脊梁,老百姓的依靠,“主”不是君主的主,指的是依靠,就是我们说的老百姓的脊梁。“贼民之主”,我要杀老百姓的依靠,这是对于国家的不忠。
可是我要不杀他,我就是抛弃了国君对自己的命令,这是不信;我答应了国君来杀他的,我要不杀他,我就是不守信用了。“有一于此”,就是不忠于国家,或者是不守自己的诺言,这两件事情“有一于此”,只要有一个在这儿,只要我犯其中之一,我就不如去死。现在它必须办其中之一了,他要么就杀他,杀了这个国家不重要,不就不杀他,不杀他就失信了。这两个必须其一,那我就干脆死吧。
所以,他回到了晋灵公的庭院里面,在槐树上面撞死,这是因为他要向国君证明我去过了。他不能在外面死了,那就暴露了国君,你看他要是在赵盾家,他在那撞死了,到那一看这院里面死一个人怎么回事,一打听这人是国君手下的这个武士,他肯定国君派来的。所以,他回到朝廷那死就没有事,不会暴露国君的意图。
这是在暗地里面较量,忠义战胜了这种不君的晋灵公。接着是公开的较量。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到了秋天9月份的时候,“晋侯饮赵盾酒”,让赵盾喝酒,这是一个双宾语,要注意,“饮”是使动,使他喝酒,赵盾和酒,都是它的宾语,在这儿是一个双宾语的结构,请大家注意。“伏甲将攻之”,埋伏了甲士武士,准备要杀这个赵盾,“其右提弥明知之”,赵盾的右车上的武士叫提弥明的这个人,知道了这件事情,怎么样?
“趋登”,就小跑地登上。“趋”是小跑,快步地登上什么?登上喝酒那个堂高台阶,他本来在台阶底下的,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臣子侍奉国君喝酒,喝了三杯就可以了,超过了三杯就不符合礼了,实际上,他了解到旁边有伏兵,想把他拉走,找一个借口,“爵”,就是大酒杯,“遂扶以下”,于是就拉着赵盾走下堂,走下喝酒的大堂,“扶”是拉的意思。
这个时候晋灵公一看跑了,赶紧怎么样?“公嗾夫獒焉”,就唆使巨大的狗,猛犬来咬这个赵盾,这个狗是非常厉害的。“明搏而杀之”,提弥明,博是徒手的搏斗,没有武器,为什么?提弥明是一个赵盾的大臣,自己车上的车右,他有武器,但是,到国君的宴会上,是不许带武器的,要经过安检的,他进不来,因此,他是徒手杀的,这句话反映出什么呢?
赵盾他用的这个车右,既有计谋,他一发现情况,他赶紧就是说一句话,把他主人拉走,第二又有勇力,他虽然没有武器,他也能够把非常凶猛的狗给杀了。
于是赵盾就说了,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不用人,抛弃了人,来用狗,即使狗很厉害很凶猛,又能够做什么事呢?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是赵盾的话,“斗且出”,一边搏斗一边逃走,“出”就是逃出。“提弥明死之”,提弥明为了掩护赵盾而死了,“之”指的赵盾,这是晋灵公与赵盾的正面的冲突。
由于赵盾善于用人,他用的提弥明这个人,忠心耿耿,又有见解,又有武艺。所以,得以逃脱。这也通过这样的提弥明的记述来反映赵盾的有才干,善于识人。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yi)桑。”,当初赵盾在首山这个地方打猎,田就是打猎,在首山这个地方驻扎,“舍”就是住宅。
“见灵辄饿”,“灵辄”是一个人名,看到他饿得厉害了,饿跟饥有区别,饥是一般的饿,饿是饿得厉害,“问其病”,就问你得了什么病了。这个病是重病,实际上在这还是要问这个,您得了什么病了,你遇到什么困难,出了什么问题,在这路边呆着,脸色这么不好,并不是要真的给他看病,是说你遇到什么问题?
曰:“不食三日矣。”,灵辄就说了,我有三天没吃饭了,“食之”,赵盾就让他吃饭,“舍其半”,这个要注意,主语转变了,“食之”是赵盾让他吃,“舍其半”是灵辄吃的饭,剩下一半。
“问之”,赵盾问他为什么,“曰:宦三年矣”,留学已经三年了,“宦”是出来游学的意思。“未知母之存否”,我不知道我母亲还活着不活着。
“今近焉”,我现在已经接近了我的母亲了,就是我快回到家家中了,“请以遗(wei)之”,请求您允许我把剩下来的这一部分饭,带回去给我的母亲,我虽然出来游学,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但是,今天我终于得到一点饭,我就带回去,“遗”表示送给他,这个“之”是他的母亲,“使尽之”,主语是赵盾,赵盾让他完全吃完,“尽之”就是全部吃完。
“而为之箪(dan)食与肉”,就是送给他,给他预备了一筐饭和肉。“箪食与肉”,一个宾语。“之”也是个宾语,“为”是动词。所以,这是个双宾语句,“之”和“箪食与肉”是一个双宾语句。
“食与肉”是加起来,“箪”是作它的宾语,就是一筐食与肉。“寘(zhi)诸橐(tuo)”,就是放进口袋,“橐”就是一种口袋,“寘”就是放进去,放进口袋。放进口袋,交给灵辄。这是他曾经做过这一件事情,当初打猎的时候作过这些事。
“既而与为公介”,灵辄回来以后,就做了晋灵公手下的一个武士,“与为公介”的“介”就是甲。就是铠甲的意思,“介”从字形看,是一个人身体在两边有一些小点,这小点就是一小片,小片的铠甲,在这里是指,穿上铠甲的武士,就是甲士。
这个时候,他本来是埋伏在里面的,让他出来杀人的,可是他出来一看,要杀的人就是当初救过自己的人,因此,怎么样?“倒戟以御公徒”,它倒过来跟那些要杀赵盾的人来对抗,来抵抗这些公徒。“而免之”,使赵盾免于祸乱。“问何故”,赵盾就问他说,你本来是要杀我,你现在干嘛帮着我来打他们呢。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我就是当年你在翳桑所救过的,那个饿得要死的人啊。“问其名居”,这个主语是赵盾,“其”指的是灵辄,就问灵辄,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不告而退”,没有回答就走了。“遂自亡也”的主语是赵盾,不是灵辄,为什么?
因为底下马上就要说是赵盾他逃,逃到哪就回来了,这就是一段。这一段写的是赵盾,依靠灵辄而得以脱身,免于被国君杀死,这是写出什么呢?
赵盾不仅善于用人,前面写的提弥明,提弥明是赵盾自己挑选的车右,另外在讲灵辄的时候是说,赵正不仅善于这个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更重要的什么?它是随时随地的在爱护人才。所以,他在既往的生活当中,遇到了人家有困难,他就帮助人家,终于得到了一个好的这个回报。这就是写赵盾的忠诚善良。贤能是他的一贯的品格。
最后这一段。
“乙丑”,这是纪年法的干支计时,乙丑这一天,“赵穿攻灵公于桃园。”,“攻”就是杀。在桃园赵穿把晋灵公给杀了。
“宣子未出山而复”,赵盾逃亡,但是,没有逃出国境,现在国境线的山旁边停下来了,为什么?对于国家的这种怀念,不肯逃出去,逃出去了怎么样,逃出去了他就是一个,我们上次在《寡人之于国》也里面学过那个氓,就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过来的,就没有自己的祖国了,不愿意离开国家。
“太史书曰”,太史指的董狐,是史官了,“赵盾弑其君”,太史在史书上记载说,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以示于朝”,把这个在朝廷上给大家看。宣子曰:“不然。”,赵盾说,不对,不是我杀的人,“然”,是这样的。
不是我杀他的,杀国君的人是赵穿啊,不是我,赵穿当然是赵盾家族的人,但是,毕竟不是他自己。太史董狐就回答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说你是国家的正卿,你的地位在国家是非常高的。现在你遇到了国家的动乱,你出逃,但是,你没有逃出国境线,“竟”跟有一个“境”,是古今字,“竟”它可以表示各种东西的尽头,现在为了为国家土地的尽头,它也能表示,后来为国家土地这个尽头,专门造了一个字,加了个土字边变成环境的境,这个就是加了义幅。
“亡”是逃亡,前面的“遂自亡也”的“亡”。所以,我们刚才说的“遂自亡也”,它的主语,我们认为不是灵辄,而是赵盾。因为他在这儿是,“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反”跟返回的“返”是古今字,我们上一次课已经讲过了。
你从那山回来以后,你虽然不是你杀的,你回来你应该把赵穿抓起来杀掉,他杀了国君,“非子而谁”,不是你是谁呢?赵宣子就说了,“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这是引用诗经中的诗歌,跟诗经里面的原文的字不完全一样,这没关系。我只怀疑我对祖国的怀念,不敢逃出国家,自己给自己带来了忧患。
“伊”,这种,“秋水伊人”,就是那个人嘛,“戚”就是忧患、悲泣、悲伤这个“戚”,我们在《段太尉逸事状》里面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其我之谓矣”,这说的就是我吧,我用“之”复指,放到“谓”的前面,我们在讲句子时候讲过,句式的时候讲过,这种句式宾语前置的意思,这就是说的是我吧。
这一段写的是晋灵公不实行君道,不像一个国君,终于导致自己的被杀。赵盾听说了这件事情,就立刻回到了国都。他不是逃亡吗?他为了躲避他,不能待在国度,待在国都,晋灵公还会把他再杀掉的。
所以,他就逃亡了,但是,他没有逃亡出国境线,并且一听到国都里面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立刻就回到国都,这都是为了表现他对于祖国的一片忠心,忠心耿耿的这种赤诚忠心的一个表现。
“其我之谓矣”中的“其”,在这教材上,把它分析成语气词,表示一种感叹。哎呀,说的就是我啊,他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衷心地忠于朝廷,也忠于国君的人。现在却说他,是杀了国君,这个就让他感到有些悲伤,但是,他也没办法,为什么?
我们看看最后这一段。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孔子说了,董狐,这是古代的非常好的史官。
“书法不隐”,这是我们今天写大字的“书法”,书法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就在这儿。但是,这个说法跟我们今天说的写字的书法不一样,这是记载事情的法则,就是书写历史的法则,叫书法,跟后来书法的意思不一样。
书写历史的法则,就是什么?
不为任何人避讳,隐晦。即使赵盾是个忠臣,他有错误照样给他写上,不给他避讳。赵盾是古代的非常好的大夫,非常好的臣子。由于这种书法的实行,由于这种不为好人来避讳,这种书写历史的法则缘故,而蒙受了杀国君的恶名,真可惜啊,如果他逃跑的时候,要逃出了国境线,他就能够避免承受这样的恶名了。逃出国境就不是国君的臣子了,他再回来就没关系了。君臣之义,要是逃出国境线,就没有君臣之间的关系了,这样就可以不蒙受弑君的,就杀国君的这种恶名了。
整个的这篇文章,通篇都是写了赵盾这个人的忠心,正直。虽然文字不多,写这个人的形象非常丰满。
当然赵盾的,包括最后的孔子的评价,也是从一个侧面来写它的忠直,但是,在我们今天来看,其实我们更加赞成的是赵穿。这样的一个残害人民,残害大臣,迫害国家的人,早应该把他撤了。所以,赵盾也有那个时代的局限。
这一课课文,是我们是要求大家全文背诵的。所以,请大家这是非常好的一篇文章,也很好背,也有一个情节,请大家背诵,这是一个。
再有这篇文章里面,我们看到了不少双宾语句,看到了很多的我们前面在句子《通论》里面提到过的,承前省略的各种情况,包括一些古今字的这些例子,都是请大家要分门别类的,加以归纳总结。